01.13 金庸笔下的战争狂人,却一生痛恨杀戮,遗愿下辈子做宋人

金庸笔下的战争狂人,却一生痛恨杀戮,遗愿下辈子做宋人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大英雄乔峰的结义兄弟有好些位,其中最招读者恨的,当属他那位“皇帝大哥”——辽国皇帝耶律洪基。

这位书中的暴虐帝王,曾在危难时几次得到乔峰相救,却终为自己的权欲野心,悍然发动了对大宋的侵略战争。然后就有了乔峰为制止战争身陷死境,最终为明心志,在雁门关上悲怆自尽的虐心一幕。其悲剧的直接“凶手”,就是这位战争狂人耶律洪基。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位大辽帝国的掌舵人,是否和小说里一样凶残?

一、滦河之乱

其实,历史上的耶律洪基,比起金庸笔下的那位战争狂人,形象差得实在太远。特别是比起小说里耶律洪基“识英雄重英雄”的眼光来,历史上的耶律洪基,却以其昏聩用人,亲手折腾出一场大乱:滦河之乱。

耶律洪基即位初期,重用自己的叔叔耶律重元,将天下兵马大权都交给了耶律重元,非但如此,耶律洪基还重用耶律重元的儿子涅鲁古,封了涅鲁古做知南院枢密使事。一时间,耶律重元父子俱为朝中显贵,权势之盛,天下无匹。

俗话说“斗米恩,升米仇”,耶律洪基对耶律重元父子的信任重用,并没有让耶律重元觉得皇恩浩荡,相反,薰天的权势让耶律重元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急剧膨胀的权利欲怂恿着耶律重元谋反篡位。

公元1063年,也就是契丹清宁九年,耶律重元父子趁着耶律洪基去太子山行猎的机会,突然起兵叛乱袭击了滦河行宫,史称“滦河之乱”。

金庸笔下的战争狂人,却一生痛恨杀戮,遗愿下辈子做宋人

这次叛乱策划的很周密,耶律洪基又毫无准备。原本应当万无一失,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名叫耶律良的官员无意间发现了这件惊天阴谋,并且立刻告知了太后。

太后爱子心切,担心直接揭露此事打草惊蛇,于是传出消息假称自己得了重病。耶律洪基听到消息后,急忙赶来探望,太后就趁着这个机会将耶律重元叛乱的事情告诉了耶律洪基。

一般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就该平叛了,可耶律洪基没有,因为这个糊涂虫压根不信自己的亲叔叔会造反!

不信就算了,耶律洪基还怀疑耶律良搞破坏,离间他们叔侄感情。耶律良急得没办法,对耶律洪基说:“臣要是说了一个字的假话,陛下只管杀了臣就是,陛下如果不信,不妨派人召见涅鲁古,他要是不来就说明有问题”。

耶律洪基想想也对,于是派使者去召涅鲁古,结果使者刚到涅鲁古处,立刻就被扣留了。好在这位使者的求生欲极强,趁人不备偷偷地逃了回来,向耶律洪基报告了涅鲁古谋反的事情。

耶律洪基这才不得不信,盛怒之下,他立刻派人去捉拿涅鲁古。正在此时,只能外面人喊马嘶,兵戈相交之声大作,原来是涅鲁古带领的叛军已经打上门来了。

《天龙八部》小说,乔峰大英雄危难时刻显身手,一顿降龙十八掌拍死叛军的给力剧情,就是取材于这段历史。不过真实历史上没有乔峰,却幸亏南枢密院使耶律仁先与耶律乙辛率兵拼力抵抗,总算打败了叛军,涅鲁古被杀,耶律重元兵败自杀。用人用出坑的耶律洪基,算是惊险逃过一劫。

金庸笔下的战争狂人,却一生痛恨杀戮,遗愿下辈子做宋人

二、十香词

滦河之乱后,耶律洪基的用人眼光有没有进步?答,继续坑到家。

这里的“坑到家”,指的是接下来一场,直接闹进耶律洪基后宫里的大丑闻。起因,就是滦河之乱后,深受耶律洪基重用的又一位奸臣:耶律乙辛。

耶律重元死后,耶律洪基又开始重用耶律乙辛,一时间耶律乙辛声望之隆,不亚于耶律重元当年。这位耶律乙辛,虽说没有耶律重元那样简单粗暴闹叛乱的做派,黑手却默默伸向耶律洪基的身边人——皇后。

虽然耶律洪基工作上业务能力不强,家庭却是十分美满。耶律洪基的皇后萧氏,辽钦哀皇后的侄女,出身皇后世家,是真正的名门闺秀。

据史料记载,“(萧皇后)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就是说皇后不仅美若天仙,而且文化修养很高,能写诗,会琵琶,简直是美貌与智慧并存啊。

不仅如此,萧皇后4岁就嫁给耶律洪基了,而且给耶律洪基生了一子三女。青梅竹马的情谊再加上儿女双全,妥妥地一对神仙伉俪。

金庸笔下的战争狂人,却一生痛恨杀戮,遗愿下辈子做宋人

可惜,帝王家最是无情塚。耶律洪基晚年疏远了萧皇后。萧皇后伤心之余,写下了10首《回心院》,盼能以此挽回君王之心。当时有个叫赵惟一的伶人唱得最好,于是萧皇后常常叫他来彩排歌曲。

那耶律乙辛听说后,心想:“太子渐渐的参与朝政,我再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何不借此机会,出一口恶气呢!”

于是,耶律乙辛买通了宫女单登,让她拿着早已写好的《十香词》去请皇后抄写一遍。

所谓《十香词》,其实是一首写了女子身上十个部位的艳曲。单登拿着《十香词》去皇后面前花言巧语一番,皇后本是才女,雅好诗词,没怎么考虑就照抄了。

抄写完,皇后感伤身世,自怜自哀下写了一首《怀古》诗。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辽·萧观音《怀古》

金庸笔下的战争狂人,却一生痛恨杀戮,遗愿下辈子做宋人

哪知耶律乙辛拿着皇后抄写的诗,去找耶律洪基告状说皇后出轨赵惟一,偏偏皇后的怀古诗中正好也有“赵惟一”这三个字,耶律洪基大怒下,不加详查就命皇后自尽,史称“十香词冤案”。

这场冤案的后果,可比花边八卦新闻还严重,萧皇后含冤而死,萧皇后的儿子太子耶律植也被害死。耶律乙辛得以放肆专权,一度把辽国闹的乌烟瘴气。最严重的后果是:虽说耶律乙辛最终也恶贯满盈。但辽国皇室遭此重创,早已是人心离散,英武太子耶律植之死,更叫辽国后继无人。耶律洪基死后即位的耶律延禧,就是赫赫有名的昏君辽天祚帝。多年后辽国灭亡的大坑,等于就是耶律洪基提前挖好。

以这意义说,金庸笔下的“战争狂人”耶律洪基,比起历史上那位糊涂虫,还真是“拔高”了。

三、热爱和平

耶律洪基虽然为人糊涂,但却是一个厌恶战争的和平使者,或许这也与他一直热爱中原文化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宋朝士兵越境进入辽国,还射杀了辽国百姓,耶律洪基知道后给宋神宗写信说:

“窃以累朝而下,讲好以来,互守成规,务敦夙契,虽境分二国,克深于难知,而义诺一家,共思于悠永。”表明了自己愿意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主张。

难怪苏辙说耶律洪基是一个一心想着和宋朝交好的皇帝,他觉得耶律洪基的终极理想应该是汉人辽人都能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永远不要有争斗。

耶律洪基除了是和平大使,还是文学爱好者。他常常写诗送给朝臣,还和臣子有“诗友”之交。他写得诗像极了唐诗,平仄韵致十分讲究,后来汇编成《清宁集》,可惜现在已经失传了。

金庸笔下的战争狂人,却一生痛恨杀戮,遗愿下辈子做宋人

公元1101年,耶律洪基去世,临终前他交代继位的耶律延禧说:“你要和宋朝一直和平的相处下去”。

上世纪考古发现,耶律洪基曾经用白银铸了一个佛像,上面写着“愿后世生中国”,抚今追昔,不知他的遗愿可曾实现?如果要评价耶律洪基,我想可以参考宋徽宗。同样是能诗能文的文人雅士,只可惜错生了帝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