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金融科技以優化信貸傳導機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金融科技以優化信貸傳導機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中小企業為我國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拉動了60%以上的GDP,產生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解決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力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然而,在現有金融信貸體系內,中小企業卻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窘境。銀行等金融機構多采用抵押擔保的方式對企業進行授信,這使得缺乏固定資產的中小企業,面臨無法從銀行獲得授信或者授信不足的情況,融資成本也在這種背景下激增。

2014年底,依託於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研究成果孵化的道口貸平臺,聚焦“社交網絡+供應鏈金融”,採用創新的金融科技手段,逐步探索出中小企業依託互聯網進行直接融資的“三個機制”:

第一,通過“金駿眉”風險定價系統,實現對中小企業和各類資金提供方更有效率的風險定價和風險分散機制;第二,通過“道口雲”應收賬款融資管理系統,實現中小企業及供應鏈企業間的信用傳導機制;第三,通過“道口貸”網絡借貸服務系統,實現以充分披露為主要措施的企業信用約束和投資人保護機制。

在這“三個機制”基礎上,道口貸為眾多中小企業及其供應鏈企業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風險可控的融資服務。

金融科技以優化信貸傳導機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2018年9月10日,道口貸累計成交額突破100億元。道口貸探索的這種不依託抵押擔保,而是強調供應鏈企業間信用傳導與基於互聯網的信用約束,真正利用金融科技實現風險定價和風險分散的服務方式,已服務食品飲料、建築工程、農牧業、節能環保、零售快銷等多個行業。

截至2018年9月10日,道口貸平臺累計服務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突破100億,為84家核心企業的6200餘家供應商、經銷商提供了融資服務,平均綜合年化融資成本為12%左右,顯著低於其他民間融資渠道。三年零九個月服務的100億借貸中,由信用風險引發的不良為2240萬元,整體上看風險處在合理可控的範圍。

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牧民賽烏拉就是道口貸這種模式的受益者之一。賽烏拉家裡世代以養羊為生,以往飼養的羊出欄送至羊業公司後,因為羊業公司付款週期問題,往往要等上一兩個月後才能拿到貨款,這段時間由於缺乏資金擴大生產,就只能讓養殖設施部分閒置。而自從接觸了道口貸這種服務模式,賽烏拉通過道口貸平臺能及時拿到貨款,用來買羊羔買飼料,生產效率及收入擴大近一倍。

賽烏拉表示,自己現在有閒錢了,也會在道口貸平臺投上幾筆, “自己身邊的項目也比較放心,自從有了道口貸,感覺現在是在和全世界做生意了。”

金融科技以優化信貸傳導機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信用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引擎,道口貸在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上近四年的探索與實踐,為完善中小企業信用傳導與信貸服務機制,提供了可貴的經驗與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