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如何讓語言富有文采?

文采,原是指“華麗的色彩”,現多指文章的語言富有表現力,能夠給人以美感。如何讓作文的語言富有文采呢?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如何讓語言富有文采?

一、錘鍊字詞,使語言準確貼切

唐代詩人賈島“推敲”的故事,就給了後人很好的啟示。“僧推月下門”和“僧敲月下門”,兩句僅一字之別,意境卻大為不同。“敲”字更顯夜晚的寧靜和主人的禮貌,比“推”字更勝一籌。

言為心聲。寫作時,運用哪個字詞,都應該是人物內心世界的準確反映。例如,著名作家楊朔在《埃及燈》中有這樣一句話:

“她三十歲左右,高身段,戴著墨鏡,耳朵上晃著兩隻金色的大耳環,飄著彩色長裙,怪好看的。”

兩個動詞“晃”和“飄”,就生動地寫出了女舞蹈家婀娜的身姿,也表現了作者對該人物的印象評價。如果換成“戴”和“穿”,就顯得很平淡了。

所以,我們在寫文章時一定要注意錘鍊字詞,表達準確貼切、生動形象。這樣,語言就有了文采。

如何讓語言富有文采?

二、變幻句式,使語言錯落有致

古人寫文章就很講究駢散結合。一篇文章中,既有對仗工整、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內容相關的駢句,也有長短不一、自由活潑的散句。

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就是如此。此文大部分句式都以對偶為主,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等,句式都很整齊。而最後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則為散句。整篇文章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

一位同學在作文的開頭這樣寫道:

“青春如歌,婉轉而又動聽;青春如火,熱烈而又激昂;青春如花,絢爛而又易逝。每個人的青春就如同一部紀錄片,永遠銘刻在自己的記憶裡。回首初中的三年時光,一幕幕情景又浮現眼前。”

這裡,作者就靈活變化了句式,整散結合,使語段和諧流暢,又富有精緻與灑脫之美。

三、細緻描寫,使語言清晰可感

貧乏單調的語言往往不能夠把意思表達明白。只有善於觀察,學會對某人、某物、某事進行細緻描寫,才能把心中的意思表達清楚。

當代作家宗璞在《紫藤蘿瀑布》中有這樣一段話: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作者就運用細膩的筆調,對眼前的盛開的紫藤蘿進行了描寫,生動地表現了花的茂盛和勃勃生機。

一位同學在描寫自習課老師到來之前教室的情景時,這樣寫道:

“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開始做自己的事。有的人在埋頭做題,有的人在嬉戲玩鬧,還有的人在吃零食。不知誰喊了一句:‘老師來了!’一瞬間,教室裡變得安靜起來。每個人都坐得端端正正,認真地學習著。”

作者運用了動作、語言等描寫,整個場景就如在眼前了。

如何讓語言富有文采?

四、善用修辭,使語言生動形象

在寫作時,恰當地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能夠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富有文采。

比喻和擬人,是最常用的。例如: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這句話運用比喻的手法,把山尖的雪比作一道銀邊,寫出了雪的晶瑩閃亮。再如: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這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山腰上的那點薄雪寫得十分可愛。

引用和排比,效果也很好。如:

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幸福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穫;幸福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幸福是“奇聞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愉悅。

這句話採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恰當引用古詩句,既生動地寫出了幸福的含義,又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