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炊煙,我的鄉愁

我自幼生長在農村,對於家鄉的一草一木、老景舊物都是非常熟悉,尤以這裡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更是瞭如指掌。然而,那些整天飄灑在家家戶戶房頂上的炊煙,更是讓我難以忘懷。

炊煙,是農村一道獨一無二的靚麗風景線。每天,當燦爛的早霞燃遍東方天空之時,中午火紅的太陽當頭照射之際,晚上夕陽西下紅霞漫天時刻,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會隨著農婦燒火做飯,從一根根高低不齊的直立煙筒上冒出一股股炊煙。這些炊煙,無風時扶搖直上,像一根根直挺挺的黑柱,衝向天際,直上雲端;有風時則是隨著風向,似一條條黑色皂帶,飄飄飛舞,匆匆散去;晴天時,冒出煙筒,嫋嫋升騰,似戲臺上的仙子蓮步輕移,輕舒廣袖;陰天時,雖出離煙筒,卻慢慢騰騰在屋頂盤旋,像腿有殘疾的人步履蹣跚。當然,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這些炊煙,最終都將瀰漫在天空,混入空氣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炊煙,我的鄉愁

炊煙,對於整日躬耕田畝的農民來說,就等於報時的鐘表。當這些祖祖輩輩,辛勤耕耘在黃土地上的農民們,忙忙碌碌地在田間幹活時,由於沒有計時的工具,每天收工下班,一是抬頭觀望一下太陽的影子,二是引頸探看一下家中屋頂上的煙筒,是否冒出縷縷炊煙。冒了炊煙,就是說明家中的主婦,已經在燒火做飯;當飯菜將熟之時,由於釜底已經抽薪,煙筒冒出的黑煙,從重變輕,由有形到無形,說明到了用餐之時,於是,就收起手中的農具,趕著車馬,哄著牛驢,沿著田間小路,迴歸家中吃飯去了。

炊煙,對於孩童們,就是家長的無聲召喚。清楚地記得,在筆者處於學前兒童時代,我們這些不諳世事的孩子,時而嬉戲於街頭巷尾,盡情地玩著各種遊戲,捉迷藏、擠油油、扇畫片、彈小球等;時而跑到村外的大地裡,從事著天真無邪的活動。打麻雀、採野花、撿柴火、挖鼠窩等。玩得興趣濃厚之時,往往就會忘掉回家吃飯。此時,絕對聽不到家長的召喚,只是偶爾回頭看一下自家的煙筒,已是炊煙裊裊,或是天已當午,或是日落西山,坐在灶臺前的母親,點燃灶膛裡的柴火,手拉著吹風的風匣,已經將熱氣騰騰的飯菜做熟,正在等待著我們回家吃飯。如果再不放棄活動,免不了就要受到父母的呵斥和責罵了,所以,都是不失時機的跑回去,和家人一起用飯。

炊煙,我的鄉愁

炊煙,對於世世代代居住於農村的百姓來說,又是一個興旺衰敗的標誌。歷代詩人,都曾有過對炊煙的描繪。唐朝大詩人李白曾說過,“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宋朝詩人陸游也寫過“茅簷細雨溼炊煙,江路清寒欲雪天”。由此可見,炊煙總是與“人”和“家”密切相連的。人,總得吃飯,而吃飯就離不開燒火,燒火必然就得有煙,這也就是“炊煙”的最好詮釋吧。如果一個地方,繁榮富強,人丁興旺,安康幸福,這裡象徵一日三餐的炊煙,必然按時裊裊上升,“山村炊煙映朝陽 ,遠陌青山綠意長”。可是,假若遇見兵災天禍的年代,家業衰敗,路斷人稀,一定是炊煙稀少,冷冷清清。村莊如此,家庭也是如此。

炊煙,既是歷史的記憶,又是時代的標誌。它的存在,折射出人類在發展、進步方面,是息息相關的。炊煙因人而存在,人因炊煙而生存。從原始人類的鑽木取火,到現代人們的生活;從硝煙瀰漫的戰場爭奪,到和平年代的人與人的相處;從一朝一代的交換更替,到新生政權的誕生,時時刻刻都沒有,也不可能離開過炊煙。所以說,炊煙是連接時代的鏈條,是我們不能忘卻的鄉愁,是貢獻於人類的功臣。

炊煙,我的鄉愁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長期瀰漫於農村的炊煙,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取代它的是快捷方便的燃化氣灶、潔淨衛生的各式電器。這些新時代的炊具,徹底改變了婦女們“鍋臺轉”的命運,拋開了煙熏火燎的邋遢狀況,節約了從事社會活動的很多時間。更為明顯的是,進一步改善了生活環境,減少了煙塵對大氣層的汙染,這不能不說是人類生活的滄桑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