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又是一年端午日

又是一年端午日

2018年6月18日,又是一年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又是一年端午日

端午由来

又是一年端午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大家也是众说纷纭,小编这就为您一一介绍一下。

纪念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日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深爱自己祖国的屈原看到这一幕悲愤不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他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去汨罗江凭吊屈原,于是有了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纪念伍子胥

又是一年端午日

伍子胥助吴伐楚,然而吴王夫差听信谗言欲将其赐死。伍子胥视死如归,对邻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这个故事就此传为神话,端午节也被传为是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的来历中,较为出名的是这三个故事,其他的说法还有恶日禁忌说、夏至说、纪念介子推说等。

端午习俗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放风筝,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等。"

又是一年端午日

挂菖蒲

又是一年端午日

佩香囊

又是一年端午日

吃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日

赛龙舟

端午美食

提起端午,怎能错过这个节日专属的美食呢?

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日

古称“角黍”,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咸鸭蛋

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始于江南一带,在这里,端午节午餐要吃十二红,顾名思义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江苏高邮的土特产咸鸭蛋因其蛋黄鲜红,故为十二红之一,清袁枚《随原食谱》对高邮鸭蛋称赞有加,高邮咸蛋也因之声名大振,悦来越多的地方仿效十二红,也就有了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

黄鳝

端午节吃黄鳝的习俗,主要出现在江汉平原一带。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的黄鳝,到了端午时节前后品质是最好的,个个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也特别的丰富。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煎堆

在我国福建的晋江地区,家家户户到了端午节都要吃一种叫做煎堆的小吃。它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据传原由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闽南一带在端午节前后经常下雨,当地人认为是天漏所致,所以吃这种煎堆的目地是为了补天。

送 /你 /一/个/香 /包

又是一年端午日,在这短短的几天假期内,食几只粽子,饮几杯雄黄,感受端午节带来的舒适与惬意的同时,也要记下传统习俗与历史文化的风韵。

最后为您送上一首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供您品鉴,祝您端午安康。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

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

终身荷圣情。

又是一年端午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