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大象國壽,是怎樣守住老大之位的?

中國人壽是一個集團,上市公司只是中國人壽股份有限公司,數據也只是中國人壽股份的數據,與其他上市險企不同,所以有些數據不能拿來直接對比。

2018過半之際,大象國壽的聲音再度點出了當前壽險江湖的最大看點,或許也會是未來兩三年內最大的看點。

一方是覬覦壽險一哥之位多年;另一方已做大哥好多年,是中國壽險市場底蘊根基最深者。

淨利潤、個險等皆不如主要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依舊憑藉半年22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增長,再度穩固市場老大之位。

期間喜憂,透過半年報,或可知一二。

1

守住市場份額第一

大象國壽,是怎樣守住老大之位的?

守住市場份額第一,2018上半年的國壽最大的業績。

這一年的一哥之爭,也極具戲劇性。

1月因遭遇政策拐點,開門紅首月業績慘淡的國壽,當月規模保費被主要競爭對手以52億元超越,市場譁然。2月份再度被之以147億元的保費優勢領先,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相對於一二月份的落寞,開門紅最後一個月的國壽絕地反擊,奪回一哥之位。

“今年保費不會出現負增長”的承諾中,3月的國壽拿回失去兩個月之久的壽險一哥之位,領先優勢擴大到百億元。

行至6月份,領先優勢達到500億元,無論是原保費還是規模保費均守住市場第一的交椅。

遺憾的是,4.2%的保費增速較主要競爭對手20%多的增幅依舊暗淡。

有意思的是,對於保費統計口徑國壽有不同看法。

現在保險業有兩個數據,一個是規模保費,一個是原保費,真正按照會計準則的就是原保費。

國壽股份總裁林岱仁如是表述。

中國人壽對外發布所有的數據都是原保費,就是會計準則保費,從來沒有規模保費。但是同業其他公司經常會發布規模保費。

因此在比較分析時,不要用規模保費跟原保費比較,這兩個數字有時候差別很大。

這或許是最好的解釋,也是對於“第一”的一種解釋。

2

砍掉500億躉繳

原來我們銀保渠道每年的新單保費90%都是躉交,現在已經完全調過來了,正好倒過來了,期交已經佔到了90%了,躉交也就是剩下10%幾了。

砍掉數百億元的躉繳保費,乃國壽的第二個業績。

回首本世紀初的躉繳與期繳之爭,讓中國人壽大放異彩之時,也為後期轉型埋了不小的壓力。

2004年、2008年、2013年,三個時點的系列躉繳產品,同樣帶來了蹉跎歲月。直至2016年中國人壽才完成期繳保費賣過躉繳保費難關,耗時長達十餘年之久。反觀主要競爭對手,卻早已憑藉大續期、大個險恢復元氣,甚至遙遙領先。

2008年,為應付上市前後大量躉繳產品,及 “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國壽再度發售千億級別的躉繳產品。這樣的“大手腳”確實也契合大哥身份。

然而,未來一場曠日持久,甚至可以說是“開刀放血”的調整也在等著這位大哥。

2017年底,中國人壽依舊存有600億元左右的躉交保費;2018年1月,國壽保費負增長20%,期間原因之一既是躉交保費的大幅下降。

2018年,一場政策主導下的調整,終令國壽幾乎砍掉所有躉繳業務。

2018年上半年,中國人壽躉交保費由613.38億元壓縮至100.89億元,壓縮比例達83.6%;同時,續期保費增長至2351.61億元,同比增長30.3%,佔總保費比重的65.24%。

對之,國壽還有如下表述。

在整個行業在調整轉型下,國壽要抓住機遇,長痛不如短痛。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在續期拉動保費的情況下,減掉500多億的躉交不會讓總保費下降。而且,我們計劃到今年底,躉交保費佔總保費的比重維持在2%左右。

躉繳保費“一刀切”式做法,也讓國壽的繳費結構調整任務基本完成。

3

守住180萬營銷隊伍

這隻180萬人的營銷軍隊,是國壽守住江山的最大利器。

期間的主力人群乃144萬人個險隊伍和30多萬的銀保隊伍。尤其是個險貢獻了2722億元的保費,同比增長了19.7%。國壽個險保費2018上半年的總保費佔比中達到75.5%,同比提升近10個百分點。

不能忽視的事實是,國壽個險人力出現負增長8.7%。

對之國壽的解釋為:

這是行業性現象,原因在於

人口老齡化,勞動力需求比較緊張,增員出現困難”;

和大環境有關,保險代理人收入因業務發展困難出現收入下降,也對增員和留人帶來挑戰。

與此同時,對於代理人隊伍的未來走向國壽的基調與行業契合,擴量提質。

我認為現在行業總體的人力,如果再想像前幾年那樣高速增長不太現實。因此,我們中國人壽也提出來,我們擴量提質不變,這幾年要加大提質,但是量也要保持一定規模,也不能快速的下降。

老大老二均做出上述判斷時,這就是信號:整個行業人力或許不再有之前那樣高速度的增長趨勢。

但前提是:“量也要保持一定規模,不能快速的下降”。

4

最大利器當是那份強勁的激勵政策

事實上,國壽可以守護江山最大的利器是那份激勵幅度頗大的業務推動方案。

這份涉及產品激勵政策、特優核保支持政策、和分支機構員工工資掛鉤的激勵方案,極大激發了前端銷售、中端省級管理機構到後端核保的全流程的活力。

期間不乏對當家保障型產品,“首年保費10%的銷售獎勵直接獎勵給銷售人員,不計入基本法的津貼基數和考核基數”的激勵;

也不乏對主推非保障型產品“給予首年保費3%的”階段性強力激勵政策,且強調獎勵不計入基本法考核,直接獎勵給銷售人員。

後端,則有對個別產品免體檢年齡的放寬、最低承保保額的降低等階段性特優核保政策;

對省級公司負責人、銀保、個險線條的分管領導,及其他全體內勤進行的績效工資獎勵或扣減等。

這也直接促成了三月份保費直接領先主要競爭對手500億元的優勢。

大象國壽,是怎樣守住老大之位的?

當然,這份強勁的激勵政策也被認為有激進之嫌。

5

大量5年期以下產品的憂慮

一個階段的完成,預示著下一階段的開始。

當國壽將600億左右的躉交保費砍的所剩無幾時,保費結構調整基本完成,也將面臨下一步的產品結構調整。

2018年上半年,國壽首年期交保費中,5年期以下產品保費達443.48億元,同比增長146%;

5-9年期產品保費為146.95億元,同比下降35.2%;

十年期以上產品保費為226.69億元,同比下降38.8%。

從產品方面,國壽2018年上半年對5年期以下的產品有很大調整,這也是其續期保費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象國壽,是怎樣守住老大之位的?

但“5年期以下”業務的高速增長意味著什麼,短期保費成為拉動中國人壽新業務的重要生力軍。

渠道端口亦是如此,代理人、銀保渠道的首年期繳保費中僅有“5年期以下”業務是正增長,且高於100%。

大象國壽,是怎樣守住老大之位的?

大象國壽,是怎樣守住老大之位的?

大量5年期以下產品的出現,將是未來幾年國壽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這將影響著未來的份額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