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歷史上最悲劇的皇帝:母親、妻子、女兒都想除掉他

680年,英王李哲被唐高宗立為太子,李哲也因此恢復了李顯這個原名。而對於這個太子人選,唐高宗多少有些無奈,因此在此之前,唐高宗已經廢掉了三個太子,分別是長子李忠,以及五子李弘、六子李賢。李忠不是武則天所生,其母又出身低微,武則天成為皇后以後,自然不能容他。而李弘、李賢雖然是武則天所生,最終失去太子之位,卻與武則天有著密切關係:李弘死得蹊蹺,野史總是歸於武則天的陰謀,至於李賢,則更是因武則天揭發其造反,而被廢除的。

李弘、李賢均是有才有德之人,在朝中威望又高,本是太子最好的人選,可惜他們的才德卻正好妨礙了他們的母親武則天獨攬大權的步伐,這也是兩人悲劇的最根本原因。而相比而言,李顯不不僅平庸,還有些懦弱,無論如何與他的兩位哥哥,是無法媲美的。但對於武則天來說,平庸懦弱的李顯成了她的最佳選擇。

歷史上最悲劇的皇帝:母親、妻子、女兒都想除掉他

不過,李顯雖平庸,倒也不傻,尤其是有前三任的前車之鑑,李顯當上這個太子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象了。在戰戰兢兢度過三年後,也就是在李顯十八歲的時候,唐高宗駕崩,李顯奉詔即位,他就是唐中宗。而根據唐高宗的遺詔,軍國大事有不決者,應請示武則天。這份遺詔的真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給了武則天臨朝稱制的法理依據,可憐的李顯從此成了傀儡。

本來武則天是李顯的母后,就算臨朝稱制,從親情的角度講,只要李顯聽話,自可保帝位無憂。可偏偏武則天是一個野心非同尋常的女人,而李顯也很瞭解他的母親:太后之位絕不會滿足她的野心。換句話說,武則天已經有了稱帝的野心。

就這樣,母子從此不再是母子,李顯雖是傀儡皇帝,但依然是武則天稱帝的最大的絆腳石。生怕被武則天除掉的李顯也就此破釜沉舟,在即位後,立即提拔他的皇后韋氏的父親韋玄貞,想憑藉外戚勢力與武則天對抗。

歷史上最悲劇的皇帝:母親、妻子、女兒都想除掉他

既然李顯這麼不老實,武則天也當然不能容他,在李顯即位兩個月後,武則天就改立李旦為皇帝。李顯被廢除帝位後,降為廬陵王,發配到今天的湖北一帶幽禁。也就是在發配的路上,韋后生下了女兒裹兒。就這樣,在幽禁地,只有韋后及裹兒陪伴著李顯。

那段日子大概是李顯最不想回憶的時期,由於徐敬業等人造反,打的旗號都是匡扶李顯,李顯從此惶惶不可終日,生怕他的母親對他下毒手,若不是韋后好言安慰,李顯怕是早就自盡了。也正因為如此,李顯對韋后非常信任,感情很深。

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大周。這一天,其實李顯早已料到,但他沒想到的是,他的命運從此發生改變。隨著武則天年紀越來越大,究竟立誰為太子成為難題。她的侄子武承嗣曾非常接近太子之位,但關鍵時刻,親情起到了作用,兒子畢竟是兒子,哪怕他姓李,也是侄子所不能比擬的。所以,武則天最終立李顯為太子,大唐天子頗為戲劇性的成為大周太子。

歷史上最悲劇的皇帝:母親、妻子、女兒都想除掉他

705年,張柬之等發動了神龍革命,武則天被迫禪位給李顯,李唐也正式復辟。重登帝位的李顯當然不能忘記與他共患難的兩個女人:韋氏被封為皇后,裹兒被封為安樂公主。只是韋后是一個與武則天一樣有野心的女人,對帝位有著同樣的渴望,當上皇后以後,韋氏就開始干預朝政。而為了壯大的自己勢力,韋后還私通武三思,與武氏一族勾結在一起。雖有人提醒李顯,警惕重蹈武氏專政的覆轍,但基於共患難的感情,李顯對此根本沒當回事。

而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燈,她野心勃勃的居然想當皇太女。在建議李顯廢掉太子李重俊遭到拒絕後,為了皇太女之夢,安樂公主也全面倒向了韋后。至此,李顯反而成了韋后母女專權的最大障礙,而這母女倆為了實現野心,最終決定鋌而走險。

710年農曆六月,韋后與安樂公主密謀後,向李顯進獻了一碗湯餅,李顯食用後竟毒發身亡,這個可憐的男人就此結束了一生。母親、妻子、女兒,這是一個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而李顯的這三個女人卻都想要除掉他,這大概是最大的悲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