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頭騰”撕逼大戰,為什麼大多數媒體人都“親”騰訊?

“頭騰”撕逼大戰,為什麼大多數媒體人都“親”騰訊?

近來頭條和騰訊的撕逼大戰一直沒有停過,先是朋友圈高層互懟,接著是各自利用各種的媒體資源互黑,抖音被騰訊屏蔽事情,抖音提示騰訊屏蔽自己,再到頭條今日推送的《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引起大部分知名媒體人的“強烈反響”,《騰訊起訴今日頭條系,索賠1元並要求道歉》出來不到幾個小時突破10萬+......隨著戰況的繼續下去,當前的形勢對頭條越來越不好,在無數媒體輿論的引導下,頭條越來越成為網友口中的眾矢之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媒體人指出頭條的《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推送是全網推送,指責頭條的文章出處沒有在新華社科技首頁推薦,沒有署名作者,指責這個文章是三無文章,暗指軟文。這種缺乏事實證明的指責和猜測的文章,使得無數媒體人和讀者一邊倒的支持騰訊,騰訊的形象越來越高大,而頭條的形象也越來越小人了。

但是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是否真如文章所寫的那樣?在沒有當事人出來澄清的情況下,頭條真是背鍋背的地老天荒,好賴頭條有人出來澄清了。今天下午頭條的副總編徐一龍在頭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澄清。

第一:這個文章並不是全網推送,頭條只是根據自己的推薦機制推送給互聯網的從業人員而已。

第二:修改文章內容的事情並不是頭條改的,頭條只是根據其他媒體的推送,比葫蘆畫瓢照搬而已。

可以看出這個事情還是比較簡單的,並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但是奇怪的是為什麼這麼小的事情成了媒體眼中的“大事”,甚至還引起了無數吃瓜群眾對頭條的鄙視,比如騰訊告頭條的聲明一出來,瞬間筆者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大家都在支持騰訊。我想這裡面還是有問題的。

首先:這些都說明了頭條公關缺乏戰鬥經驗。這些就表現在頭條的公關不夠接地氣,和很多媒體人溝通不暢,導致很平常的小事被人拿來利用。頭條做為一個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和那些騰訊,阿里,百度的公關來說,還算是比較一個新的公司,特別是在公關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一方面缺乏“久經沙場的作戰經驗”,一方面不夠重視很多外部的信息應對。這些弱的原因導致了在頭條的很多事件出來後,由於不能及時快速的反應,很多時候處於被動的狀態。比如內涵段子被封的時候,老張的道歉就出現的很晚,那個時候網絡批鬥之聲已經氾濫開了。還有這次的推送事情,都是在過了幾天才出來澄清,顯得非常被動。所以說,頭條需要在公關方面好好加強一下。

其次,頭條可能中了“暗箭”。比如這次很小的推送事情被放大化,上次頭條朋友圈哭窮抖音被微信屏蔽後朋友圈媒體人清一色的罵頭條,說頭條是哭窮,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背後操縱。頭條是不是全網推送,其實是經不得推敲的,因為這種推送不是後臺負責人,是沒人知道的,但是一推送就被蓋上“全網”推送的帽子可見是用意明顯。接著就是指責新華社發佈的文章《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為三無文章,也是經不起推敲的,比如沒有首頁推薦,沒有作者,這種很可能就是陰謀論,我們可以去看看新華社科技頻道的文章,沒有作者,沒有推薦的文章很多,而且推薦不推薦,官媒肯定有自己的規則,沒有必要都帶上指向化和陰謀論。還有就是把改標題的“鍋”很早的扣在頭條頭上,這種改不改標題的求證過程很簡單,只要通過百度搜索文章標題看文章的發佈時間,就會知道誰在改標題,但是連做這種最簡單求證都不做,直接給頭條扣鍋的出招方式著實比較狠毒。在這些狠招之下,頭條顯得難以應付。

再次,頭條的公關不夠接地氣。當下很多大的互聯網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媒體人圈,能和媒體人進行一對一的溝通通氣,使得很多誤解和錯誤能夠及時得到糾正。比如馬化騰的深夜回應,騰訊的公關都反應的比較及時,第一時間回應,同時在頭條哭窮微信屏蔽抖音的時候也都是第一時間出來回應。而這些頭條的回應一方面比較遲,一方面回應的人確是副總編,並不是公關方面的人士,也可以看出公關方面確實不到位。

所以說,頭條如果想做好公關,正確引導輿論,還是要接地氣,做好和很多媒體人的溝通工作。當然這些都是要頭條自己去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