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愛孩子,就要教給他不恐懼

愛孩子,就要教給他不恐懼

看到前同事轉發一關於人販子文章。我留言:這樣的信息也轉,白瞎了你出警的那些年。

他說:自從有了孩子,便見不此類文章出現。

普天下父母,沒有不擔心自己的孩子被拐騙,這是事實。所以,一旦有類似孩子被“搶”之類的信息,便會瘋傳。

一年前,因為瘋傳的所謂“搶孩子”視頻,很多看孩子的老人不敢出門。我去一同學家,正好遇到同學的父親對母親說,沒事別瞎轉,聽說咱這裡來了開著箱式貨車專門偷孩子的人。

雖然證實,那是謠言。但,同學父親那句話才是反映最大眾的心理:還是防著點好。

正是這種防著點好的心態,讓謠言光速撒播,讓恐懼不斷蔓延。

那個開著箱式貨車到處偷孩子的謠言傳遍了全國,也有各地不同的版本。於是,山東兗州,有人報警,疑似發現偷孩子的人,眾人同仇敵愾:不但打了那個所謂“偷孩子”的人,還與前來出警的民警發生衝突。事件曾經一度鬧的沸沸揚揚。雖然後來查明,那個所謂“偷孩子”對孩子進行所謂“打罵”的人是孩子的親戚,但真相併不重要,大家一起“享受”教訓偷孩子的“懲噁心理”還是愉悅的傳播開來。

事實上,很多人並不關心真相,只是看他想看到的東西。

我的小同事瞬間刪除了朋友圈信息,並私信我說:我刪除了,對這些不負責的信息,我要提高辨別力。

我笑了笑回覆:在以前的工作崗位上的經歷,應該讓你的這種醒悟能力。愛孩子,是每個為人父母的本能。但是,恐懼和焦慮也會傳染給孩子。

同樣的事件還曾發生在朋友媳婦身上。

那天我正在開會,朋友焦急的給我打電話,甚至等不到我回信息。我問他怎麼了,他急急的說,剛才媳婦抱著孩子在小區裡玩,有一個女的過來想抱孩子,媳婦感覺她身上有迷藥,可能要搶孩子,抱著孩子踉踉蹌蹌的跑到警衛才“逃一劫”。這種重大的警情一刻也不能耽誤,派出所,刑警,技術,監控等所有部門立即聯合行動。很遺憾,沒有任何線索與孩子媽媽提供的信息相符。

公安機關對重大警情的行動力,絕對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弱。

後來,我和破案的主力私下交流,並找到了因恐懼產生高度緊張焦慮狀態的依據。

當然,這並不能完全排除事件的存在的可能性,但是,也調查的結果也恰恰證實某些謠言對人內心產生的焦慮和恐懼會讓人身心受損。

前幾天看一文章《你的焦慮正在毀了你的孩子》雖然內容是因為在孩子學習問題上不斷增加的期望值而焦慮,並把這種情緒無形中傳導給孩子並導致孩子的焦慮。但是,情緒的傳導性的存在確實是個不爭的事實。

你活在焦慮裡,必會反映在行動上。而在你影響下的孩子會最先感觸到。所以,很多情緒不良的人做事容易導致不好的結果。而樂觀的人也最容易做成事。

被偷被搶孩子的謠言的盛行,正是擊中了人們脆弱的內心,從而產生恐懼並有強烈的縮回保護殼裡的下意識行為。

孩子父母對看孩子的老人講有偷(搶)小孩子的,不要外出。於是父母便抱著孩子躲在有防盜門的小房子裡——即便這樣,陌生人敲門也是瞬間高度緊張。這種圈養對一個要適應社會生存的孩子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總比被偷(搶)要強!

這種帶有普遍性的防禦心理,其實是一種不思考不去辨別被動接受謠言的懶惰。

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接處警近二十年,從基層到機關。掌握的數據足夠證明一點:二十年,幾十萬起警情,沒有一起是發生在本地的偷“搶”孩子的真實警情。有報警,但從來沒有一起是案件。那些破獲拐賣兒童案件多是偏遠山區以生孩子為生的父母所為。

可能,我說的不夠全面,畢竟,拐賣案件依然發生。但是,我想說的是不要讓謠言製造你的恐懼,從而傳導這種焦慮。

愛孩子,就從要教給他不恐懼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