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一場暴雨,為什麼“看海”的又是濱江

2018-06-20 16: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劉雪松

一场暴雨,为什么“看海”的又是滨江

昨夜暴雨,水漫濱江。千家萬戶挪車位,千車萬車如行舟。杭州歷次暴雨,濱江總是以這樣的情形刷新同城市民的觀感——濱江怎麼了?為什麼每次暴雨總是濱江中招?

濱江治水,不遺餘力。濱江是從2014年起到2016年,投入45億治水的先發區域;濱江是2014年當年,半年投入12.5億,“交出首份治水答卷”的先行區域;濱江是2016年杭州推進“海綿城市”確定的示範區域。這一次投入多少資金,相關報道未作介紹。但是2016年,先期投入45億元治水之後,又成了“海綿城市”全面建設的“起步之年”……

但是濱江,昨天暴雨,又能“看海”。雖然類似於2010年9月11日發生的那次一個小區11個地下車庫被淹的“911事件”沒再出現過,但是暴雨一來,濱江“看海”是常態,雨水倒灌仍常演。濱江與暴雨洪水的鬥爭,從未間斷過。很多在官方總結與公開報道中治到位、治出成果的區域,一旦暴雨,滿路蒼白。

1996年12月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的杭州濱江區,滿打滿算不到22歲。本來是一張可以描繪現代城市區域的最美畫卷,但這個年輕的軀體上,已經不得不一次次因為治水而“開膛剖肚”。而每次“手術”,都指向“根治”。但是直到今天,濱江還是在“看海”,還是在與暴雨洪水作鬥爭。這種不屈不撓,精神可嘉。但顯然,科學治水的到位程度明顯不足。

2014年初,濱江計劃到2016年,3年時間投入45億治水時,確立了2014年當年“年底前要實現的目標”——嚴防城區出現大面積嚴重積水和內澇現象,全面消除垃圾河、基本消除河道黑臭現象。

今天回頭看,這個目標訂得有些理想化。當年半年時間砸下去12.5億交出的“首份治水答卷”,今天讓百姓來打分,給出的分數可能非常有限。

公允地說,不能說濱江治水,2016年之前三年的45億都打了水漂。但是從這45億投入的分配來看,收效並不是太明顯。治汙水7.3億元,防洪水4.9億元,排澇水21億元,保供水12億元。洪、澇兩塊的投入,佔了一半多。這筆錢,說少也不少。2014年,包括南寧、濟南在內的16個全國首批海綿試點城市,中央財政補貼也就只有10多個億。但今天的濱江,一旦暴雨,洪與澇的總量,市民並沒有感覺減少一半。因此,從投入與“產出”、目標與結果的比照來看,政府部門的目標訂得有些“急功”。既小覷了治水的到位難度,又沒有找準根治的科學辦法。因此一次次下決心,一次次投入,最後直到今天,都沒有一次把防洪排澇的底給兜住過。

濱江區域,面積不大。但面積不大的濱江,今天依然是杭州一旦暴雨便能“看海”的地方、是同城市民看到濱江市民曬“海圖”也會驚訝地問一句“這是哪兒”的地方,這是與杭州2016年“海綿城市”建設任務,敲定濱江先行一步的定位與期待,是不相匹配的。公開報道顯示,濱江區在杭州市出臺《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之前的早一年,就“率先編制完成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實施方案”,部分區域當年就已開工。但是濱江這個杭州海綿城市建設的“排頭兵”,今天一場暴雨,就被當頭淋得有些稀里嘩啦了。可見這場暴雨,既是一次檢驗,也是一盆清醒劑。

杭州需要以實際治水的效果為尺子、以市民的感受為標準,重新審視治水的目標、規劃與投入。從根本上治水,才能讓投入不打水漂。

“海綿城市”建設,說到底是個“裡子工程”,更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它不是哪一屆班子手上就能完成的事,更不是砸一次錢就能解決的事。需要一次科學規劃、一組系列配套的政策與法規、一屆接著一干屆的“久久為功”。各級政府需要避免一次投入、立竿見影的政績觀,少些任內“根治”的急躁,多些科學紮實的內功。既要捨得投入、堅定決心,又要甘於寂寞、不計功績,把城市的“裡子”一針一針地繡到位,把堅硬的骨頭一根一根啃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