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過後不「看海」,蕪湖將做一個會呼吸的海綿城市!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雨天積水、水體黑臭、熱島效應······

這些問題要翻篇了!

未來蕪湖將實現小雨不積水、

大雨不內澇、暴雨不成災!

因為蕪湖將做一個會呼吸的海綿城市!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海綿城市是什麼?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就像會“呼吸”。

這樣聽起來“高大上”的概念離我們並不遠。記者7月31日從蕪湖市住建委獲悉,《蕪湖市海綿城市建設規劃(2016-2030)》已經市規委會審定同意,正式公佈。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2030年全市建成區80%面積“海綿化”

根據規劃要求,為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目標,我市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應轉變傳統的排水防澇思路和汙染治理思路,讓城市“彈性適應”環境變化與自然災害。

“海綿城市”建設規劃的主要原則為:生態為本、自然循環、規劃引領、統籌推進、政府引導、社會參與。

根據規劃,蕪湖“海綿城市”建設的功能目標為實現“水生態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改善、水景觀優美、水資源緩解、水文化豐富”的發展戰略,建設河暢岸綠、人水和諧的“海綿蕪湖”。

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2020年,全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要求;2030年,全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要求。

據悉,“海綿城市”建設管控要求根據地形地貌、排水分區,綜合考慮水系和路網對規劃區的切割,將中心城區建設用地分為6個一級分區,94個二級分區。

地下可實施“海綿管廊”

此規劃按照建設用地類型分別對建築與場地類,市政道路類,公園綠地、廣場類,水體類給出建設指引。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趙亞玲 攝

政道路類

適宜採用的設施為透水下墊面、植生滯留槽、生態樹池、植被草溝、滲管/渠。實施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路段,可結合綜合管廊規劃,增設雨水截流艙室,實施“海綿管廊”。

公園綠地、廣場類

適宜採用的設施為收集回用設施、植被草溝、滲井、生物滯留(流)設施,雨水溼地、植被緩衝室。

水體類

適宜採用的設施為雨水溼地、滯留設施、植被緩衝帶、雨水排出口末端處理。適宜技術選擇上則包括透水鋪裝、植草溝、雨水花園、屋頂綠化、植被緩衝帶、雨水調蓄池。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會 “吸水”的海綿城市

怎樣避免暴雨過後城市“看海”?在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看來,不斷提高海綿城市的建設標準,讓整個城市“會吸水”是其中的關竅所在。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趙亞玲 攝

例如,根據《規劃》,城市公園綠地應結合周邊水系、道路、市政設施等統籌開展豎向設計,因地制宜地採取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植草溝和小微溼地等措施。公園綠地內的步行系統、廣場和停車場等硬質鋪裝宜採用透水材料,不斷提升公園綠地對自身雨水徑流的消納和淨化能力,併為周邊區域提供雨水滯留、緩排空間。

今後,城市道路、建築將體現海綿城市理念,真正實現“會吸水”。

在該《規劃》中,新建道路的綠地率應滿足以下要求:紅線寬度大於50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得低於30%;紅線寬度在40-50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宜低於25%;紅線寬度小於40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宜小於20%。新建建設工程硬化面積達10000平方米以上(含)的項目,應配建雨水調蓄設施。具體配建標準為:每萬平米硬化面積配建不小於500立方米的雨水調蓄設施。

暴雨过后不“看海”,芜湖将做一个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此外,公共停車場、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車道和建設工程的外部庭院的透水鋪裝率不小於70%。當屋面坡度不大於15度時可設置綠色屋頂,並根據建築物的結構強度、景觀和內澇防治需求等因素,合理確定綠色屋頂的類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