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海綿”自行車道、智慧公交站臺……深圳中心街區這些變化你發現了嗎?

銀灰色精緻智慧燈杆集照明、監控、氣象監測、信息發佈等功能於一體、獨立自行車道可以做到“小雨不溼鞋、大雨不內澇”、智慧公交站臺結合路況對公交到站精準預測實時顯示,誤差小於1分鐘……

2019年底,福田中心區交通設施及空間環境綜合提升工程(下稱“綜合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這些新變化你發現了嗎?

近日,“福田發佈”第十五期在福田中心街區“邊走邊發佈”,小南跟隨福田區建築工務署署長楊曙光走進改造後的街區,近距離感受福田的智慧交通系統。

“海绵”自行车道、智慧公交站台……深圳中心街区这些变化你发现了吗?
“海绵”自行车道、智慧公交站台……深圳中心街区这些变化你发现了吗?
“海绵”自行车道、智慧公交站台……深圳中心街区这些变化你发现了吗?“海绵”自行车道、智慧公交站台……深圳中心街区这些变化你发现了吗?
“海绵”自行车道、智慧公交站台……深圳中心街区这些变化你发现了吗?“海绵”自行车道、智慧公交站台……深圳中心街区这些变化你发现了吗?

一路一策針對性改造

“深圳中心城區經過20幾年的發展,已經屬於超期服役、超負荷服役,破損、破舊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升級改造勢在必行。”楊曙光表示,此次改造以問題導向出發,採用一路一策解決方案進行。

楊曙光介紹,福華三路因為有會展中心,旁邊眾多的高端商務、商業,導致人行、車行通行量非常大。改造中,便對原來的人行的空間進行了相應的梳理,對很多人行道進行了加寬,加寬以後就解決了原來會展中心這邊一到會展期間擁擠過街的狀況。

“這次我們還做了慢行系統的連接,像旁邊做了透水混凝土的車道,就是為非機動車提供使用的空間。”楊曙光表示,原本非機動車和人行都是混雜在一起的,非常不安全,經過道路空間重新分配、組合後,人、車各行其道,不安全的狀況會有非常大的改善。

據介紹,此次共新增對內、對外自行車廊道27.7公里,鼓勵綠色出行,構建綠色交通體系。這27.7公里的慢行系統也會和福田區其他的慢行系統做好對接,通過新洲路、金田路、紅荔路等道路連接。

值得一提的是,慢行系統採用透水混凝土建設車道,打造成海綿城市生態設施。楊曙光現場演示,一瓶水倒在地面後,液體很快就滲入地面。目前,可以做到“小雨不溼鞋、大雨不內澇”。

此外,為保證通行空間與城市本身立體交通都做好相應的連接,綜合提升工程還完成了二層連廊系統,具有跨街、聯繫街道兩邊更便捷更安全的特性。

智慧交通建設今年6月全面完成

行走在中心街區,會發現路邊同一個位置有兩個路燈。楊曙光介紹,目前包裹著的為此次工程新增加的“智慧燈杆”,該燈杆有幾種用途,不僅可以照明,很快還會安裝監控,集智能照明、視頻採集、移動通信、交通管理、環境監測、應急求助等諸多功能於一體的複合型公共基礎設施,是未來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感知網絡的重要載體。

小南獲悉,所有智慧燈杆將在今年4月份全部安裝完畢,安裝完畢調試好以後,原來的燈杆就會進行移除,完全替代原來的那些設施。

此外,福華一路的大中華國際廣場北公交站,率先成為福田區首個智慧公交站,該公交站可實現全系統感知和全面監控,車站配備的攝像頭能夠對整個站臺的等車狀況,和人員流動流量的狀況進行實時抓拍,將數據上傳到監控終端後,終端會通過AI分析,監測站臺有多少人侯車,有多少客流量,以此調節車輛的頻次。

“主要通過視頻和感應全系的感知,把整個交通裡面所有各種要素都協同組合起來,車路協同,有了車路協同以後,使出行的效率能得到更好的體現。這對整個交通運營管理、精細化管理會有非常大的幫助。”楊曙光介紹,未來類似的智慧公交站將超50個,整個中心區都會有,現在目前這個是做的一個樣板,進行測試。

據悉,中心區智慧交通系統預計將於今年4月底完成鋪設,經過兩個月的調試運營之後,到6月底智慧交通的建設將全面完成。

問答

小南:為什麼在中心區道路上隨處可見“待處理”三個字?

楊曙光:我們這一次做整個交通改造裡面,有一塊叫做設施的綜合提升,建設中涉及到電力、水、交通、各方面的系統,這些系統都需要控制。原來建設時沒有通過綜合的統籌的協調,所以有一些單位的控制箱體,只要是哪兒方便它建設,它就放到哪。我們這次做了整個設施的梳理,把破舊的、設置不合理的移到相應不妨礙通行的綠化帶或者是設施帶裡面去,也做了一些相應的合併,這些“待處理”就是整合梳理的目標。

此外,一些板磚上寫著“待處理”,是因為它的板材不符合要求,已經壞了放在這兒,我們要求它更換的。噴上“待處理”,一個提醒我們自己今後要在這塊進行完善,另外也讓民眾知道,有一些地方沒有鋪轉,是怎麼回事,減少大家的疑惑。

小南:請問中心區道路之後還會頻繁維修嗎?

楊曙光:這次統籌的改造就是為了道路的長期安寧,所以我們這次用的很多材料品質也都是比較好的,前20年之前建的很多用的水泥磚,不同行業部門用的不同的材料標準,經常破經常修,所以這一次通過採用高品質材料也是儘量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儘可能的降低維修頻率。

【撰文】徐峰

【攝影】魯力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