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空鋪越來越多,以前轉讓費五萬八萬的商鋪現在不要錢都沒人接手,難道生意那麼難做嗎?

龍瑞美業


朋友開了兩年的小飯店,當時接手的轉讓費是4.5萬,生意一直不溫不火,每個月能賺2000塊錢吧!也就是說賺的錢還不如上班掙得多,而且很辛苦。現在想盡快轉出去,報轉讓費2.5萬,幾個月了沒有人接手。生意真難做,我很佩服那些現在還想開實體店鋪的人的勇氣。可以這樣說你拿幾十萬上百萬去投資一個實體店鋪,賺錢的可能性只有1%,我們經常去的一家飯店幾年前中午你不提前預定肯定沒有位置,現在任何時候去除了我們我沒有看見過別人。



剛來這個城市的時候租房在市中心,每天早上六七點就開始擠一直到晚上十點左右還很擠,以後經常去市中心也是人挨人擠不動。自從開了車多少年不敢去市中心,沒地方停車啊!而且在那個地方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移動幾百米是常事,以前只要誰讓我開車去市中心我跟誰急。去年開始,今年又去了幾次市中心,我發現市中心的概念已經沒有了,市中心的人和車還不如平常的街道,大家基本上都不怎麼上街了,人們的生活模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若干年後還有市中心的概念了嗎?前幾天我在頭條寫了一篇文章《大街的車變少了》很多網友不信,我在繼續觀察,街上的車確實變少了,但是節假日前和下雨天車變多了,說明大家腰包確實癟了,平時車放家裡不開,節假日來開開,下雨天開著方便一點,交警在路上都沒有以前那麼忙了。大家錢包癟了沒錢消費,網絡購物的衝擊,實體店還怎麼開?互聯網到處燒錢似的模式確實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是有影響的,任何東西都有成本,你低於成本價砸錢剝奪了其他人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讓那一個領域都無錢可賺,還有就是購房透支了大家太多的消費能力。


創業特種兵傳遞快遞物流信息分享創業心得!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就拿我姐姐來說吧,二個月前轉了個門面,11O平吧,轉讓費7萬,後期裝修20萬左右吧,房租一萬,裝修耗時一個月,主要做早點餐之類的,請工人9個,開業時,我去幫忙了幾天,開業第一天,親戚朋友來抬莊,賣了一千六百左右,還有免費送雞蛋,第二夭就不到一千元,後來就平均六百一天,沒辦法,就做活動,全部半價三天,第一天五千多,第二天四千多,第三天四千不到,恢復之後,還是五六百,然後辭退四個工人,現在轉也轉不出去,如果做,每天虧六百左右,不做只虧房租,也就不到四百,她們說不要轉讓費,叫我去做,我不想去,怕耗時耗力,到今天也只做了二個月,目前已經虧了三十多萬,投資大真的需慎重啊






武漢美食屋


問題:現在空鋪越來越多,以前轉讓費五萬八萬的商鋪現在不要錢都沒人接手,難道生意那麼難做嗎?

..............

前言

這個問題真的要從兩方面看,一現在的很多店鋪真的不便宜,第二,確實有很多店鋪很難轉讓,出現了不少空鋪招租的現象。

一、從前 找一個沒有轉讓費的店鋪幾乎不可能

在十幾年前做生意時,我為了找一個店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後來竟然找到一個沒有轉讓費的網點,原來的店主欠了水電費和房租跑了,我代繳了千把塊錢水電費而已。朋友們都認為這是個奇蹟。

我相鄰的飯店半年後轉出時,收了下家十萬塊錢。

那時候網絡經濟還沒有這麼火爆,而且商業地產供應量很少,因此大量的資金流向的商鋪。商鋪年年漲租金,但是租戶如同打不散的蒼蠅一樣,走一批來一批,房東的主要任務是考慮下個合同年漲到多少錢合適。

二、商業地產積壓嚴重的時代來了

這些年房地產的開發成了市場經濟中的一股主要力量,有住宅就有底商,好地段的商鋪還是和住宅一樣,沒等交付就一搶而空。但是漸漸的,地段稍微差一點的商鋪就沒有那麼好賣了。

原因也簡單,第一回報率不如買住宅,同樣的資金買住宅可能買幾套,這幾套住宅的租金和一套底商的租金差不多,而且住宅容易變現,升值的空間比商鋪要大。

第二就是,商鋪沒有以前那麼好租了,漲錢漲不上去,降價又不肯,所以出現了很多漲錢不成租不出去的商鋪,這一類商鋪雖然沒有轉讓費但是短時間也租不出去。

我朋友做了一個很大的海爾專賣店,因為房租上漲生意下滑就只留下了一小半處理庫存,沒有想到房東談好的銀行毀約,房子隔出來2000多平方一直閒了一年多。後來才降價租出去了。

三、互聯網經濟時代 實體經濟的沒落

以前馬路上最常見的是服裝店,但是服裝店是最受互聯網衝擊的行業,連紅蜻蜓、美特斯·邦威這種到處撒錢開店的巨無霸都沒落了。

前些天碰到朋友說,他的飯店也快開不下去了,原因竟然也是受到互聯網的影響,

前幾千美團餓了嗎大戰的時候,飯店是收益的,如同滴滴快的大戰時的出租車一樣。但是當這個市場經過幾場併購之後,被寡頭控制,開始收取佣金。

對於這些傳統飯店來說,交佣金沒有利潤,不合作沒有收入,那些家庭作坊式的餐飲從業者節省了店鋪的費用,他們可以承擔美團們的佣金還有利潤。這對於實體店鋪的衝擊是很大的。

您要知道,淘寶對於服裝店的衝擊,美團們對於飯店的衝擊,攜程們對於住宿旅館的衝擊,滴滴們對於出租車行業的衝擊,都改變了傳統經營的模式。甚至原始的農村趕大集都受到了影響。

青島有個著名的李村集,我們開玩笑說,那裡可以買一隻襪子,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都能買到,但是淘寶出現以後,我們發現,連李村集買不到的東西在淘寶上也能買到。

結語

現在空鋪越來越多的時代,是馬雲說的新零售時代的開始,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日本電視劇叫做《阿信》,對於阿信開超級市場對於原始百貨店的衝擊印象非常深。

今天的時代又是一個革命性的時代。跟不上節奏就只能被淘汰,空鋪現象是一種表象,背後有著新的商機,有失去的就有收穫的,就看你的眼光和行動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曾幾何時,臨街的商鋪一鋪難求,倘要接手,往往要額外付出高於租金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價錢,名曰“轉讓費”;然而斗轉星移,最近幾年,門店的輝煌不再,一些商鋪即使不收“轉讓費”也難以出租、轉手。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一、商鋪數量增加

近20年的造城運動,在建設大量住宅樓、寫字樓、辦公樓的同時,亦建造了數量不菲的樓、堂、館、所。物以稀為貴,昔日的稀缺資源——臨街門店已經相對過剩。

二、租金高企

伴隨著房地產高歌猛進,價格芝麻開花,租金水漲船高。通常,商業用房的產權只有40年,而價格卻是產權70年的普通住宅數倍,參照貨幣貶值指數,一般認為如果15~20年不能收回投資,則是虧本的投資。故,門店的租金往往是同位置普通住宅的十幾倍,高企的價格逼死承租者。

三、電商衝擊

電子商務異軍突起,對實體店衝擊強烈,部分傳統商業在夾縫中生存,很多已經難以為繼。

四、經濟新常態

經過多年高速增長,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普羅大眾的收入有限,又被房價、醫療、教育、養老等現實問題困擾,“吃飯穿衣趁家當”,有點錢也不敢大膽消費,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北大屠夫陸步軒


我也差不多,

以前科技城比較火的時候,我開始做的,那時候的房租是一月2400,過了一年後漲到了2800,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幹,比上班打工強,後來15年的時候科技城很明顯的不如以前了,其實當時也打算放棄,房東還催著交房租,有點急,就直接說了,降房租吧,現在這市場眼看著就不行!不錯了,降了150,唉,湊合吧!比不降強點!

17是直接不行了,估計你可以去你們當地的科技城看看,除了手機攤位,其他行業可以說都是店家,沒有客戶,18年打算轉行做手機,也不想呆在科技城了,於是乎,去了萬達廣場,找了家門頭,房租當時不貴,一年60000,生意還說的過去,現在都漲錢了,不止漲房租,而且沒有了,新來的只能轉讓了,轉讓費都10多萬了!這個行業估計也成不了多久,現在發現太迅速了,一天一個新技術!更新快淘汰快,你永遠不會知道明天是不是還能賺錢,所以,我們也是一樣,隨著變化而變化吧!

商品房,還是別聽賣房子的瞎忽悠,他們是以賣掉房子為目的,其他才不會對你半點負責!


邊境線旅行者


說起這個話題,我也是深有感觸。湛江的商場越來越多,過去是國貿、世貿、鑫海、怡福、凱德、鷹展……現在動不動就是城市綜合體,鼎盛、萬達、金沙灣,華都匯也要開了。

在湛江,大的綜合體商場如大魚吃小魚一般,讓本來不景氣的中小型商場或是社區商鋪的生意更加難做。現在社區裡只有一些生活服務的還勉強能經營,如髮廊、美容、理療、快餐店、便利店等。上面所說的幾家老牌商場,特別是以購物為主的,裡面的商鋪更是流水似的兵,沒做多久就換一家,有些小商場甚至場內空空蕩蕩。

經濟不景氣嗎?我覺得也不能這樣說,高端的消費少一些,但中低需求還是挺大的。商鋪不好轉手,生意難做最大的原因還是商業模式變了。比如我原來單位一同事,投資30萬,包轉讓費和裝修費,在霞山某條街開了一家200多平方米的米線店,兩個月就停業了。為什麼?

一是運營費用高,每天的租金人工水電費都上千,沒有顧客也要花。二是人們更願意去大商場吃,空調好,吃了還可以逛逛玩玩。三是商場的餐飲店是總店直營或指導,菜式更好吃,管理更專業。

至於零售業也是如此,現在都是實力強大的全國甚至全球的廠商直接入駐城市,選址以城市綜合體為主,產供銷一條龍,質量價格管理都有優質。十幾年前去廣州批發些貨,租一個小鋪頭來賣給街坊的模式,越來越不適合集約化的大商業時代,可能在小縣城小鎮還有市場。

當然,網購也是一個原因,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說了,但實體店的商品即視感、正品保證、快捷擁有、售後服務及快樂的購物體驗是網店替代不了的。我感覺,主要是零售及服務終端的模式變化,使得本已壓縮的實體市場更加艱難,個體式的新店很難生存,原有的老店也受到衝擊和挑戰。

補充一個網友評論:實體店被網絡大佬們玩死後,現在他們自己開始玩實體店了 ,並不是實體店不能做,是一般人很難做。你必須有足夠資金,響亮的品牌,創新的思維。這話沒毛病,一句話,要是你沒資金又沒出色的能力和技術,僅僅只有勤奮,還是別玩實體店了。


湛江縱橫哥


我來說說自已的吧。2012年在成都一數碼城買的鋪面,三樓,22平,60萬。買的時候有租戶租,3500元一個月。兩個月到年底,租戶說降租到2500 元,否則不租,告訴我們之前就是2500元租的,賣家補貼了費用,讓她說3500元。那真的吐血,但沒法,降吧。

接著過了兩年又要降到2000,到了2016年,直接說不租了。

現在是管理公司回租,1000元一個月,沒法,不回租,光物業費就要1500元。

電商衝擊太大了,沒人再去電腦城,都上網了。

那麼其它店喃,也一樣見不得好。

成都國際商貿城,近新都那個,很大規模,當時建就是希望取代荷花池,現在生意很秋,一半以上的空鋪,即使租的商鋪,也多是廠家或代理商租,給大批淘寶小賣家供貨或鄉鎮上的小門面商家。

生意秋,除了電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商城太多了,有樓盤的地方附近就會有幾個商城,還有底商,大家又沒料到電商衝擊得如此快,如此急。





琥珀想想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而嚴峻的話題。

首先,可用於做店鋪的房子越來越多,客觀上造成了空鋪數量的增加。我沒有對這樣的情況進行過具體調查。也沒有第一手數據。但是,根據觀察,空鋪增加的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商鋪增加的數量太多,一般城市,能夠用作商鋪的房子,都是過去的幾倍,有的甚至十倍以上。也就是說,縱然做生意的再多,也無法將所有的商鋪全部用完。而商鋪越多競爭也越強,自然,空鋪就越多了。

其二,電商讓很多能夠運行的商鋪難以運行下去。必須看到,過去在普通商鋪消費的,主要是兩大群體,一為老年人,二為年輕人。隨著電商的普及,到商鋪購物的年輕人大減,自然,很多商鋪也就經營不下去,只能選擇關門。自然,空鋪就會越來越多了。

第三,商鋪的成本較大。成本大主要源於兩個方面:一是絕對成本加大。由於上游的成本因素增加以及人工成本上升,從而使商鋪商品成本也面臨較大的上升壓力。二是與電商成本相比,商鋪的相對成本要高得多。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與電商競爭,也就根本沒有可能。


譚浩俊


我17年開飯店,150平米,位置是黃金地段。

接手別人的店鋪,轉讓費10萬,房租一個月10000,交了半年,後期簡單裝修5萬,一共花了21萬,不算員工和水電成本,一個月成本為18000元。

員工方面,1個洗碗阿姨,2個廚師,3個服務員,1個前臺,每月成本:24000元

水電費一個月1000。

下面說一下店鋪一個月賺多少錢,平均每天銷售額2000塊錢,一個月60000元,利潤:扣除材料費用 42000元。

一個月賺48000-18000-24000=不賺錢。

如果銷售出現下滑,或者人工工資上漲,就會虧本。

時不時還有消防、食品安全檢查之類的,你說這生意怎麼幹?後來餐廳被一個幹超市的接手,5萬轉讓費 ,唉,真是生意不好做,都給房東跟員工打工了。


80後搬磚大叔


現在空鋪出租率低,和生意難做有一定關係,另外和網上購物,收入少,支出大有關係

我一個朋友給我講了這麼一個故事,說是一批發街上有一門頭到期了, 房東就把租客叫了過來,給他講現在物價飛漲,房租也要漲,要從以前的10000元漲到15000元,房客考慮了幾天,因為換門頭需要挪貨物,以前的客戶又找不到了,又要重新裝修,所以就同意了😕,到了第二年,房東又打算漲房租,準備從15000元漲到20000元。租客還是忍痛搬到別的地方了。房東以20000元一年的價格,對外招租,然而一年多也沒有出去。後來以每年8000元連租三年的價格,租給了鄰近的一個商戶。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