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一周热点聚焦

一周热点聚焦

2018-6-8

本周上榜关键词:CDR、QFII额度

导语:目前,A股市场“三破”股大量出现,截至6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105只个股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52只个股股价跌破定增价,241只个股股价跌破上市发行价。在衡量A股估值底部的时候,类似银行股的分红收益率可作为重要参考。同时作为横向比较,A股的市盈率在全球重要市场中仍有明显的低估优势。

从市场平均市盈率看,截至2018年5月28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5.3倍,深市平均市盈率28.18倍,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为19.14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为33.15倍,创业板市场平均市盈率为45.1倍。有观点表示,从沪深主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来看,当前市场基本上回归至相对合理乃至相对安全的投资区域之中。那么,在这里首席投资顾问老张给您带来一周深度解析,助你挖掘投资机会。

一周热点聚焦

热点之一:启动CDR仿真测试

名词解释:CDR(中国存托凭证),是指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从而实现股票的异地买卖。

目前第一批CDR名单已确定,先是7月16日小米,随后百度、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网易、携程、舜宇光学将陆续推出。中信、银河、华泰、国君、安信、平安等券商都获得了6只CDR基金的代销权,而中信主推的是华夏3年封闭战略配售基金,华泰、安信等主推的是南方3年封闭战略配售基金。下周一,南方等六只CDR基金即将发售,按每只基金500亿规模计算累计将有3000亿资金,如此大的代销蛋糕,银行、券商等机构都在纷纷抢食。

近期,沪深交易所及中国结算向各家证券公司发布了启动CDR仿真测试的通知,通知明确CDR的基本设计思路主要参照A股。这意味着,合格投资者买卖CDR的过程与交易普通A股股票并无显著不同。目前,各家券商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系统升级和改造。

CDR上市初期将往何处走?中国CDR发行定价向机构倾斜,初始上市有锁定。综合分析后,给出以下五个问题的结论:

(1)CDR上市初期会涨吗?由于具备稀缺性以及企业估值相对较低,该机构认为大概率会上涨。台湾地区TDR上市首月最大涨幅平均为33%,阿里巴巴ADR最大涨幅为27%。我国试点企业质地较好,估值相对海外较低,且具有稀缺性,上市初期大概率上涨。

(2)CDR上市初期波动幅度如何?由于配售向机构倾斜与存在锁定期,我们认为上市初期波动幅度相对合理。台湾地区TDR历史最大涨幅平均为100%,最大跌幅平均为-13%;借鉴阿里巴巴在美国发行ADR的经验,上市后半年区间最大波动幅度为27%。而我国CDR试点企业质地较好,加上配售定价向机构倾斜等抑制投机的举措,预计我国CDR发行普涨后波动幅度合理。

(3)CDR上市初期波动多久才能消化?前期股价波动消化时间可能为4-6个月。从台湾地区TDR经验,TDR股价在上市1个月内达到峰值,4-6个月内上市初期波动逐步消化,从阿里巴巴与Facebook案例中我们也看到类似的表现。

(4)CDR发行配售能拿到份额多吗?预计此次CDR发行申购活跃,网下配售可能得到的份额较少,网上发行的中签率也将较低。

(5)CDR上市初期安排与发行规模?该机构认为上市初期不可跨境转换,乐观考虑发行规模为2855-4010亿元,谨慎考虑发行规模为1360-2200亿。

相关概念股:普路通、开润股份

评论:小米作为第一家CDR独角兽企业,其相关概念必然会受到市场热捧,“物以稀为贵”,“潮水退去,好的贝壳才能显露出来”。

一周热点聚焦

热点之二:QFII投资市值创历史新高 A股将迈入全球资金配置新时代

名词解释: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英文简称,QFII机制是指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投资的资格认定制度。QFII是一国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外国投资者若要进入一国证券市场,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得到该国有关部门的审批通过后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287家QFII获批投资额度为994.59亿美元,与4月份持平。而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以及股债两市成熟度的不断提升,众多国际资管巨头纷纷“漂洋过海”,争相布局A股市场,通过QFII和港股通渠道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持续放大。统计显示,QFII今年一季度投资A股市值创历史最高水平。

QFII作为境外投资者,其持股动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继2017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连续增持之后,QFII今年一季度持仓A股的个股共279只,比2017年四季度增加6家。投资A股的市值为1436.43亿元,比2017年第四季度增加82.8亿元,增幅为6.11%,为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4月沪港通、深港通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额达386.5亿元人民币;进入5月,北向资金进一步加速流入,截至5月28日收盘,5月以来净流入423.68亿元,刷新了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的历史最高纪录。分析认为,众多国际资管巨头之所以“漂洋过海”布局A股,主要是因为A股估值具有吸引力。外资的持续净流入说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金看好A股的长期配置价值,A股市场将迈入全球资金配置的新时代。

相关概念股:中信证券、通化东宝

评论:大金融、蓝筹和白马股是入选MSCI的优质标的,是外资优中选优的必投品种,蕴含着长期投资的价值典范。

以上评论均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一周热点聚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