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推薦: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紫釵奇緣》中的霍小玉)

【作者簡介】風露清愁,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搜狐開博十年,70後文學女中年,愛文字,愛生活。

初識李益,源自一出京劇《霍小玉》,一個才子佳人的悲劇故事,唱腔婉轉動人。那個時候年紀小,只記住了劇中始亂群終棄的男人,叫做李十郎。

後來年紀漸長,才終於把寫詩的才子李益,同薄情漢李十郎劃上了等號兒。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紫釵奇緣》中的李益)

(一)隴西才子李益名冠天下

李益,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大曆四年,進士及第,獲得“出身”,有的書中把他列為“大曆十才子”之一。後來因為仕途失意,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李益的邊塞詩寫得當真不錯,他的《塞下曲》名篇,“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通過東漢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貴三個名將的故事,謳歌了將士們激昂慷慨、視死如歸、堅決消滅來犯之敵的英雄氣概和勇於犧牲的精神,全詩情調激昂,音節嘹亮,豪邁之情溢於言表。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一組《紫釵奇緣》圖片)

而《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則寓情於景,以景寫情,抒發出了戍邊將士濃烈的思鄉之情。劉禹錫在《和令孤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中提到李益,有“邊月空悲蘆管秋”句,可見此詩在當時已廣泛流傳。

《唐詩紀事》說這首詩在當時便被度曲,譜入弦管,天下共唱,成為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二)一個妓女找上門來

但就是這樣一個大才子,卻因為一件情事被釘上了薄情寡義的標籤,千百年來被世人所詬病。

這就要提到前文說的那個名叫霍小玉的女子了。

唐代傳奇《霍小玉傳》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霍小玉的母親本是霍王爺家的歌妓,因容貌秀美被王爺納為侍妾,生下霍小玉。後來霍小玉母女被王府趕出來流落風塵。十六歲的霍小玉明麗可人,通詩文、善歌舞,名動京城。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隴西才子李益,“門族清華,少有才思,麗詞嘉句,時謂無雙。”李益進士及第,少年登科,正是春風得意之時。他的詩每每是墨跡未乾,長安的教坊樂工就千方百計地求來,譜上曲子讓歌姬吟唱。大曆年間的長安城,無人不知李益李十郎的詩名。

霍小玉傾慕李益的才情,經街坊穿針引線,終於見到了李益,二人談論詩文,情投意合,度過一段相知相戀的幸福時光。

不過這樣無媒無聘的露水姻緣終究難以長久,李益要回鄉探親,臨行之際發下誓言:“明春三月,迎娶佳人,鄭縣團聚,永不分離。”而後二人揮淚而別。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三)被貼上薄情寡義的標籤

李益回鄉後,父母早已為他另聘了一門親事,女方是豪門盧氏女,李益不敢違抗父母之命,棄誓言不顧,拋棄了霍小玉。

霍小玉相思成災,大病一場。有一個江湖豪俠之士黃衫客聽到這件事後,路見不平一聲吼,愣是把李益架到了霍小玉的門前。

其實前面的故事和那些負心薄倖的故事都差不多,故事的不同在後面。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被辜負了的霍小玉說出一番令人震驚的話,“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慈母在堂,不能供養。綺羅弦管,從此永休。徵痛黃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當永訣!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擲杯於地,長慟號哭數聲而絕。

同樣的紅顏薄命女,魂歸離恨天,不過這個女子實在是夠狠夠決,情散身死之時,還不忘深深怨念,賭咒發誓的說:“我死以後,一定變成厲鬼,讓你的妻妾,終日不得安寧!”後面李益果然終日疑神疑鬼,娶盧氏後因猜忌休妻,“至於三娶,率皆如初焉”。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如果沒有痴情成魔的霍小玉,就沒有那個負心薄倖的李十郎。

天下變心的男人多的是,可是向他這麼因負心而出名的卻並不多!以至於連累的才名都蒙上了灰塵!“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李益的心大到裝得下大漠狼煙,邊塞烽火,恐怕卻裝不下那一場情殤,究竟是從此無心愛良夜,還是不忍再想起良夜裡那個痴情的佳人,又有誰能知道呢!

唐朝才子李益與歌妓霍小玉的是是非非

相關閱讀: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關注、點贊、轉發,歡迎參與評論,說出您的想法;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