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晚年李鸿章的硬气:终身不踏上日本国土

李鸿章在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一直以来各方面对他的认识褒贬不一,差异很大。有人视他为国之栋梁,也有人骂他是卖国贼。

晚年李鸿章的硬气:终身不踏上日本国土

1895年,大清在对日本的战争中输的一塌糊涂,李鸿章经营一生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他忍受着内心的巨大痛苦来到日本马关,代表朝廷与日本签订合约。

在日本和谈期间,日方倨傲无礼,态度十分蛮横,完全就是拟好条约,让李鸿章直接签字代表朝廷认可就行了,完全没有给大清讨价还价的机会,李鸿章当时已是70多岁高龄,他据理力争,日方完全不理会,威胁到:阁下如再不签约,我大日本帝国军队就要打到北京去。

晚年李鸿章的硬气:终身不踏上日本国土

在谈判僵持期间,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一次,李鸿章在结束谈判返回住处途中,一名激进的日本青年在大街上向他开枪射击,一颗子弹打入了他的脸颊,胸前的黄马褂被鲜血染透了,对日本的仇恨更加深刻了。

刺杀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大为光火,首相伊藤博文认为这件事丢了日本作为一个文明国家的脸,要求将凶手判处死刑,可是法官不予理睬,仅仅判了无期徒刑,关了几年就放了。

晚年李鸿章的硬气:终身不踏上日本国土

终于在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完成了谈判,李鸿章颤颤巍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大清就丢掉了台湾、澎湖列岛以及两万万两白银,从此李鸿章就暗自发誓,终身不再踏上日本国土,他恨这个国家,他无奈,只能以此表达内心的愤恨。

1896年,李鸿章代表大清出访欧美,一股中国旋风迅速席卷欧美。李鸿章带着自己的棺材,历时190天,访问了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和美国等8个国家,横跨三大洋,行程9万多里。所到之处,受到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的热烈欢迎,万人空巷。

晚年李鸿章的硬气:终身不踏上日本国土

可是在返回中国时,要在日本横滨换船,为了履行诺言,李鸿章无论如何都不肯踏上横滨码头,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在美国轮船和他要换乘的轮船间,铺上了一块木板,74岁的李鸿章在随从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换了船。

终其一生,李鸿章始终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再也没有踏上日本的国土,直到5年后孤独地死在北京贤良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