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法國,意大利三國為何都沒有航母?

航空母艦作為現代海戰的核心力量,誕生於一戰末期,在二戰期間嶄露頭角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戰爭期間,美國、日本、英國都擁有龐大的航母編隊。

與之相比,同樣作為主要參戰國的德國、意大利和法國卻由於種種原因未能趕上戰前航母發展的浪潮,直到二戰爆發也未能建造成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能夠投入實戰的航母。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法國,意大利三國為何都沒有航母?

埃塞克斯級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法國,意大利三國為何都沒有航母?

企業號

德國

其實,在二戰的前期,德國已經計劃好要去建造航母,並且已經列入“Z計劃”中了,而且還是兩艘,除了齊柏林伯爵號航母,還有一艘姊妹艦,但是二號艦在中途停工報廢了,齊柏林伯爵號航母最後成功下水了。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法國,意大利三國為何都沒有航母?

齊柏林伯爵號

但是,由於希特勒並沒有把重心放在航母上,而是放在潛艇上,還有陸軍和空軍上,因此,齊柏林伯爵號最終只是完成了85%,也沒有達到設計的33節航速,42架艦載機的容納量,再加上二戰後期德國資源緊張,這艘航母也只能停工了。

直到1945年德國戰敗為止,德國海軍始終未能建成一艘可以投入實戰的航母,其大型戰列艦在大西洋上一旦被盟軍發現,就只能聽憑對方艦載航空兵的宰割而無還手之力,1941年5月,俾斯麥號被擊沉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齊柏林伯爵號在德國戰敗前夕自沉,後於1947年被蘇聯打撈,經波羅的海拖往列寧格勒,經過研究分析之後被解體,結束了它默默無聞的一生。

意大利

1922年墨索里尼上臺,狂妄的認為意大利本身就是就是一艘巨大且不沉的航母。根本沒有必要再去建造航母而且1925年,意大利還規定海軍,不建造任何航母,還禁止海軍使用任何固定翼飛機,這就等於徹底禁止了海軍擁有航空兵。直到1940年11月,英國光輝號航母襲擊軍港塔蘭託,意大利軍3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被擊沉或重創。面對血淋淋的事實,意大利海軍終於認識到了航母的戰略價值,被迫決定建造航母,但卻一直未能完工,只能將地中海的制海權拱手讓給了英國人。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法國,意大利三國為何都沒有航母?

未完工的雀鷹號

不過和德國一樣,知道戰爭結束航母卻未完工。

法國

一戰前夕,法國開工了五艘“諾曼底”級戰列艦。可戰爭爆發,大批工人被徵召入伍,再加上要優先製造槍械、火炮等其它軍備,“諾曼底”級的建造進度非常緩慢,以至於後來完全停工。一戰結束後,尚處在建造中的法軍戰列艦已經完全過時,而且法國還成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約國,這些都預示著“諾曼底”級戰列艦無法建成服役。為了起到“廢物再利用”的效果,同時也為了嘗試航空母艦這種新型武器,法國決定將完工程度最低的“諾曼底”級五號艦改裝成航母,並將其命名為“貝亞恩”號。

亞恩號於1927年建成服役,其標準排水量為22100噸,飛行甲板長約180米,可搭載飛機25架,最高航速為21.5節。該艦儘管整體佈局設計較為合理,但由於航速太低,無法適應新型艦載機起降的需要,因此只能作為飛機運輸艦使用.貝亞恩”號的艦體四周總共安裝了八門155毫米艦炮,兩舷裝備有6門75毫米和8門37毫米高平兩用火炮,艦艏還保留了四具魚雷發射器。如此眾多的火炮魚雷足能武裝一艘輕巡洋艦。可見,法國人的思維還停留在鉅艦大炮時代,對於新海戰模式的認識並不充分。“貝亞恩”號與其說是航空母艦,倒更像是一艘載機巡洋艦。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法國,意大利三國為何都沒有航母?

"貝亞恩”號

儘管受限於性能,“貝亞恩號”未在實戰中有突出表現,但其卻執行過一項特殊任務。1940年5月,納粹德國全面入侵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並向法軍發動大規模空襲,德軍裝甲部隊在地面快速推進,勢如破竹。面對滅國危機,法國決定將法蘭西銀行儲備的2226噸黃金秘密轉移到北美,防止其落入希特勒之手。這個代號“魚”的秘密計劃很快進入實施階段,第一批200噸黃金由“聖女貞德”號和“貝爾登”號巡洋艦負責運輸,從布加勒斯特啟航。“貝亞恩號”航母則負責運送第二批194噸黃金從土倫港啟航。三艦匯合後,橫渡大西洋,最終於1940年6月順利抵達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後來經過幾次行動後,2226噸黃金均被成功轉移,沒有落入德軍之手,在二戰結束後,在法國的重建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