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兩次進攻日本為何都失敗了?

陳京-曾經


忽必烈兩次進攻日本均遭遇慘敗,其原因無非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忽必烈出兵日本的同時,還與南宋或東南亞政權作戰,可謂是多線作戰;日本遠在海外,海上天氣環境惡劣,颶風多發;元軍以漢人為主,作戰不力。多重因素下,忽必烈最終兩徵日本失敗。

至元十一年(1274)三月,尚未滅掉南宋,忽必烈就已經調遣各方軍隊遠征日本。八月,蒙古大將忻都率領蒙軍、漢軍、高麗軍從合浦出發,十月攻佔日本對馬和一岐二島。隨後日軍與元軍在博多灣大戰。元軍因孤軍作戰、兵疲彈盡,不得已全軍撤回船上。恰遇海上颶風,援軍損失慘重,不得以撤軍。

至元十八年(1281)正月,忽必烈再次徵發十萬大軍東征日本,怎奈元軍再次遇到颶風襲擊,元軍“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慘敗而歸。


老照片


元朝是我國封建歷史上少有疆土大朝代,版圖最大時期橫跨歐亞,連俄羅斯都是我們的。成吉思汗的鐵騎,所到之處,插上旗子,這裡就是我的疆土,就這麼霸氣。但是到了忽必烈時期攻打了兩次日本,都遭到了失敗。
(忽必烈進攻日本,圖取其意)


這原因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客觀原因就是自然災害的影響,據記載第一次攻打的時候前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把日本兵打的落花流水。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某一天晚上突然出現了狂風暴雨,反過來把元軍打得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導致攻打日本的計劃擱淺。

第二次去攻打日本的時候,日本那邊經受過了第一次的教訓,也做了一些準備。當時日本在防守的邊境修建了一堵牆,這堵牆讓元軍吃了很大的苦頭,由於第一次沒有帶戰馬,這第二次攻打還帶了戰馬,但是戰馬在第二次戰役中也沒有派上用場,就是因為這堵牆的存在。
(元日戰爭,圖取其意)


而且這次呢,打著打著颱風又來了,這次的颱風跟上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吹得整個元軍東倒西歪,別說打仗了,連站都站不穩了。日本也得以在這次颱風的幫助下扭轉戰局,第二攻打也就此宣告破產。

主觀的原因,是當時我們的技術真的不太先進,畢竟是馬上得來的天下,對海上的一些軍事設備,還不精通。造的船忍受不了颱風。只要颱風一來就跟柔弱的女子一樣,硬往人家懷裡靠。如果有明朝的時候那麼先進,別說攻打日本了,你說跨個太平洋去佔領北美殖民地我都相信。
(忽必烈第二次進攻日本以失敗而告終,圖取其意)



史事春秋


“十萬之眾,得還者三人耳。”

《元史》上對侵略日本的兩次作戰記載簡略,用詞誇張,但確實承認蒙古軍入侵日本失敗,究其背後原因卻並不相同。

(《元史》記載生還者僅有三人:於閶、莫青、吳萬五3位南宋降兵。但根據其他史料和高麗方面記載,其實返回者遠遠不止他們)

總的來說,忽必烈第一次入侵日本幾乎成功,而第二次卻完全一敗塗地。

如今託網絡發達的福,元朝史書可以和高麗、日本史書對照,大致分析出兩次對日作戰的經過和成敗原因。(筆者對第一次元日戰爭有長文詳細敘述)


入侵原因——

忽必烈個人野心。當蒙古帝國因為內部汗王爭位分裂以後,西部的察合臺汗國、金帳漢國、窩闊臺汗國紛紛與元朝敵對,同樣渴求汗位的阿里不哥和海都更是不斷挑戰忽必烈。放眼望去,向西擴張已不可能,忽必烈本人又是一位控制慾征服欲極強之人,怎麼辦?他便把目光投降亞洲剩餘未征服地區,比如海對岸的日本,毗鄰南宋的越南暹羅,以及遙遠的南洋爪哇。

元朝繼承了蒙古帝國的擴張性,依舊採用“試探—侵入—掠奪—征服”的慣有手段來面對鄰國。通過發動侵略戰爭來獲取直接經濟利益和政治聲望。至於傳統所說的消耗降軍等其他因素都是次要原因。

(蒙古戰士形象復原)


第一次入侵日本過程簡述(3萬對10萬):

忽必烈要求日本稱臣未果後,開始利用朝鮮半島作入侵計劃。日本官方更聽聞南宋僧人商賈敘述蒙古軍在中國的暴行,決心抵抗。主政的北條家開始動員各地領主和軍隊。

1274年(南宋滅亡前5年)10月初,蒙古高麗聯軍3萬多人乘900艘戰船開始攻擊日本。蒙古軍首先攻陷對馬,壹岐島,接著往九州博多登陸。蒙古軍分三路進攻,與已有準備的日軍交戰。日軍號稱10萬之眾,但歸屬不同部隊,且戰術落後。當他們用“一騎討”(單挑)戰術向蒙古軍挑戰時,遭到對方弓箭、投石機集火打擊。蒙古軍使用的火藥彈造成日軍極大恐慌,傷亡慘重。

(自制略圖,蒙古軍已擊破日軍初期抵抗)

日軍又聚集優勢兵力抵禦蒙古西路軍,雙方戰成僵持狀態。後蒙古東路軍從背後夾擊日軍,導致日方大敗。加之蒙古軍主力攻陷港口博多,縱火焚城,迫使日軍退向太宰府。日軍撤退時士氣幾乎崩潰,只能依靠過去白江口之戰後建立的水城來抵抗(原本預備防備唐朝入侵)。

正當蒙古揮軍大進,追趕潰散日軍之時,副帥劉復亨突然中箭落馬(根據日方資料可能為將領少貳景資所射),導致全軍不得不立即停止了乘勝追擊。

(日本繪畫中的少貳景資射中劉復亨)

當晚,蒙古軍退回戰艦之上,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後續策略。高麗大將金方慶強烈主張繼續作戰,一舉打垮日軍。他稱:“我軍雖然兵少,但已經攻入敵人地界。現在可以用孟明視焚舟,淮陰侯背水的計策,與敵再做決戰,一定可以取勝!”結果卻因將領間個人關係不和,得不到其他人支持。統帥忻都也表現出遲疑猶豫,他表示:“兵法所說,弱於敵人就要堅守,強於敵人便將其擊敗。如今我們率領的軍隊已經疲憊不堪,再深入敵國,恐怕不是好辦法。不如先撤軍,再做良圖。”

不等各軍統一行動,受傷的劉復亨就顧自坐船撤走,其他部隊也只好接連起錨。結果,蒙古軍船隊回程時於日本海面遭遇風暴,船隻和人員傷亡近半(約13500人未返回)。

《元史》記載:“入其國,敗之。而官軍不整,又矢盡,惟虜掠四境而歸。”《新元史》記載:“劉復亨瘡重,乃引所部先歸。是夜大風雨,官軍戰船角崖石多破壞,忽敦等乃乘夜引去。”《元寇紀要》記載:“劉復亨傷頗重,先引兵還。是夜,大風雨,賊船觸崖多破,金侁墜水死。於是全軍亦乘夜遁去。”《高麗史》記載:“軍不還者,無慮一萬三千五百餘人。”

失敗原因分析:

第一次入侵日本屬於試探性進攻,作戰目的在於展示兵威和劫掠,壓服日本稱臣納貢。兵力運用不多,且沒有做持續長期作戰的準備。在連戰連勝後士兵疲憊,將領也產生見好就收的退意。

最重要在於關鍵時刻副帥受傷,失去進取心。加之蒙古和高麗將領不能齊心合力,導致匆忙撤退。回國時遇見風暴只是偶然,如果當時佔據海岸或博多城,完全可以進一步威脅整個九州。

日本方面因事先得到消息,有一定準備,召集兵力超過蒙古軍數倍。雖然單兵能力較強,但戰術陣法落後,還不能對蒙古軍構成實質威脅。

(現代海洋考古發現的蒙古軍火藥武器,震天雷)


第二次入侵日本過程簡述(15萬對25萬):

滅亡南宋以後,忽必烈再次對日本展開徵討。

1281年春,元軍聚集起15萬大軍分兩路攻擊日本。其中,東路軍由左丞相阿剌罕以及都元帥忻都率領,以蒙古、女真、契丹、高麗人構成,大約40000餘人(不含水手)。江南軍由范文虎、囊加歹率領,以南宋投降軍隊構成,大約100000餘人。

總共4500艘軍船航向日本,如同元朝官吏所言:“隋唐以來,如此盛大雄壯的出師,從未曾所見啊!”元軍兩路計劃各自出航,在6月會和於日本壹岐島,一齊攻打太宰府,拿下整個九州。這其實和第一次入侵計劃如出一轍,因為日本本土適合大規模登陸的地點並不多。

(日本鎌倉時代裝扮復原)

忻都再一次見到了日本,他的東路軍很快選在熟悉的對馬島登陸。和預期完全不同,7年前輕鬆取勝的場面不復再現。剛剛下船登島的元軍就遭到激烈抵抗,日軍早有準備,混戰中,元軍郎將康彥、康師子戰死。5天后,元軍東路軍又突襲壹岐島,結果還沒抵達就遇見暴風雨,差不多150人摔落海中失蹤。

好不容易佔領兩座小島,東路軍來到上次撤離的博多灣。和過去不同,進入眼簾的不是滿眼沒有防備的街市,而只有長達20公里以上的石牆防禦陣地(元寇防塁,日本沿海各地均有修築)。如同縮小版長城的陣地後面,是密密麻麻的號旗攢動。日軍大部隊正防禦在此以逸待勞。忻都觀察以後,發現這些石牆大約2—3米高,厚達2米,一旦部隊登陸就需要面對牆後日軍射來的遠程火力。如不動用雲梯或者其他攻城器械,士兵採用”蟻附“戰術傷亡將相當大。並有水手彙報,淺海處存在大量木樁阻攔,強行衝灘難度過高。無奈之下,元軍轉向北面的志賀島登陸,暫時作為船隊停泊地。

(日軍修築的石牆,可見部署有大量士兵防禦)

沒等元軍開始新的登陸計劃,日軍搶先行動,用夜襲干擾元軍。幾日後,日軍水陸並進,兩向攻擊元東路軍。激戰中,日軍300多人被殺,但仍舊一意突進,把高麗部隊衝的亂七八糟,連都元帥洪茶丘都丟下坐騎雜入亂軍逃跑,全賴某位王姓萬戶從側翼解圍,殺日軍50多人才挽救局勢。日軍河野通有等將領表現突出,帶傷衝上元軍戰船,甚至抓獲一些元軍將校。

6月初,元東路軍和日軍的志賀島之戰就以日軍勝利告終,元軍只能放棄此處,退往壹岐島,等待江南軍增援。

(日軍小型兵船攻擊元軍船隊)

原本很快就該抵達的江南軍行動遲緩,他們從寧波定海出發後,直至6月下旬才到達北九州。這期間,等待中的東路軍疾病流行,3000多人患病死亡,戰鬥力大大降低。

7月初,日軍龍造寺、島津、松浦黨(海盜)等數萬部隊主動攻擊元東路軍,雙方傷亡劇烈攀升,日軍元軍皆有不少大將戰死(日軍龍造寺季時被殺)。好不容易守住陣地的元軍越來越感到形勢不如預想,統帥忻都再一次動搖了。

(右側日軍攻擊元軍圖繪)

7月下旬,江南軍終於抵達,東路軍第一時間前往與其會和。元軍大部隊如今停留在鷹島一帶,正制定計劃準備如何攻打太宰府。結果日軍又一次主動出擊,用大規模艦隊攻擊元軍。鷹島之戰非常激烈,因為缺乏史料記載,只知道兩軍從天黑一直打到天明,日軍才自動退走。元軍招討使忽都哈思於此役戰死。

(海底考古發現的元軍鐵盔)

面對日軍積極出戰,元軍逐漸被動。開始在鷹島開始修築土城,並且將戰船連接做成“船城”,猶如崖山之戰南宋之舉。誰都看得出,元軍離進佔日本的目的越來越遙遠。因為日軍方面,又得到6萬多人的援軍(六波羅探題所部),雖然還在路上,但即將徹底壓塌兩軍實力的天平。

7月30日深夜,停泊在港的元軍巡夜士兵,親眼看著“如同大山”一般的颱風襲來(山の如し)。巨大風浪把4000多艘軍船肆意揉捏,拋上天空又摁入海底,或者摔打於岩石之上。整個宏大船隊完全屈服於自然力量面前,待到風雨稍稍停歇,元軍僅剩1000艘左右戰船。其中高麗船隊損失較小,江南軍數百艘也受害不大,至於其他船隻就已化為木屑碎塊,要麼沉沒於海底,要麼漂浮於海面了。其中,高麗國王兒子,東路軍左副都元帥阿剌帖木兒等人皆溺死。江南軍范文虎手下一位將領抱住一塊破木板,漂流了整整三晝夜,才被救起。至於范文虎本人,也和其他人一樣,落水後被人救出。

事已至此,誰人還有戰心。元軍各自撤退,被遺棄在島上的部隊則遭到日軍圍剿。在日軍大部隊面前傷亡殆盡,大約20000—30000人被俘。正如史書所言,俘虜中的原南宋人被用為奴隸,工匠和懂耕種專業知識的被留下一命,其他皆被處決。


  • 《元故贈長葛県君張氏墓誌銘》八月一日夜半、颶風大作、波濤如山。震撼撃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明日、大帥命公先歸。
  • 《元史》文虎等議還、禧曰、士卒溺死者半、其脫死者、皆壯士也、曷若乘其無回顧心、因糧於敵以進戰、文虎等不從、曰、還朝問罪、我輩當之、公不與也、禧乃分船與之、時平湖島屯兵四千、乏舟、禧曰、我安忍棄之、遂悉棄舟中所有馬七十匹、以濟其還、至京師、文虎等皆獲罪、禧獨免。
《元史》九日、至八角島、盡殺蒙古、高麗、漢人、謂新附軍為唐人、不殺而奴之、閶輩是也、蓋行省官議事不相下、故皆棄軍歸、久之、莫靑與呉萬五者亦逃還、十萬之眾得還者三人耳。

失敗原因分析:

元帝國第二次入侵日本屬於完全失敗之舉。

因為日本經過第一次入侵,已有了抵抗意識。並且有長達7年時間準備。比如修築海防工事,調整經濟政策,召集御家人,募集軍隊,改進武器,檢討戰術。原本兩軍存在的明顯差距被一步步彌補,日軍戰鬥意志一步步加強。到作戰對陣之時,元軍可以說毫無優勢可言。


從兵力來看,日軍佔據絕對上風,從各地調來的部隊已經休整停當,隨時可以投入作戰。元軍經歷海上顛簸,體力損耗較大。受阻於日軍後又爆發疫病,士兵戰鬥力無法發揮。

從地理上看,除了小島,元軍未能佔領完整登陸場。受限於狹窄區域,歷來嫻熟的騎兵戰術和機動能力無從施展,只能和日軍肉搏,而肉搏戰正是日軍強項。

元軍內部,兩軍協調不力,犯了依次投入兵力的大忌。加上新徵服的南宋軍兵心懷怨憤,高麗軍兵戰力不一,更削弱了投入戰鬥的力量。

作為元軍指揮官,不考察地理天候,不探查敵軍兵力,不研究敵我動向,只顧沿著老路向九州登陸,完全是緣木求魚。即便颱風不來,失敗也只能是時間問題。

(歡迎觀賞,圖片來自網絡,侵刪。關注可查看更多文章)

參考文獻:

  • 《元史》 明

  • 《高麗史》 高麗

  • 《東國通鑑》 高麗

  • 《元寇紀要》 日本

  • 《八幡愚童訓》 日本


文史小茶館


元朝忽必烈打過日本兩次,但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分析下原因就是第一次打運氣不好真的怪“天災”,那第二次打就真的是“人禍”。

在1264年高麗國太子王倎以內屬國國王身份,高麗國正式歸順於忽必烈,忽必烈成為高麗國的大佬之後,就開始關心日本與高麗之間的海域一直存在的海盜問題,他們搶劫高麗沿海一帶,高麗人卻沒辦法清剿。於是在1265年至1269年,忽必烈先後派了多批使者到日本,但沒有一個得到回應。

直到1270年,忽必烈的藩邸重臣趙良弼,再次代表忽必烈出使日本。在日本諸島前後滯留了三年,還是什麼重要的天皇和幕府將軍都看不到,無功而返。此刻忽必烈就想給個下馬威給日本,要對自己的王朝臣服。所以在1274年三月,忽必烈下令東征日本。

第一次打日本時的颱風真猛,還沒開打人就死了一萬三千五。在1274年10月,元軍由鳳州經略使忻都(唯一的真正蒙將)、高麗軍民總管洪茶丘(高麗人)為帥,包括高麗的屯田軍、女真軍及水軍一萬五千人,船九百艘殺去日本,結果在對馬島,僅憑九州太宰府守軍就擊退了元軍,而且突如其來遇上一場颱風,元軍白白就死了一萬三千多人,真正的天災……大軍不是被敵人幹掉的,多數是被天氣幹掉的。

第二次打日本,元軍大軍統帥竟然自己先跑路了不戰而敗。1281年正月,忽必烈以遣日使臣杜世忠被殺為由,開始發動第二次的徵日之戰。為此,元朝組建的軍隊阿剌罕為右丞相、高麗國王王賰為左丞相,范文虎、忻都、洪茶丘為右丞。其中要注意一點的就是,范文虎本來是南宋降將,以擅長逃跑著稱。忻都和洪茶丘是第一次攻日主帥,應該算是有經驗的人。

到了六月,元軍兵分兩路出發。臨出兵前,阿剌罕病死,范文虎成為江南軍實際的領兵者。七月,兩路軍先後抵達日本鷹島、平戶島一帶,但是卻沒有開打,而是一直在“等風來”???到了八月一日,颱風一來戰艦倒下。

擅長逃跑的統帥范文虎再次勝利逃亡,十多萬軍士被直接拋棄,群龍無首。蒙古人、高麗人與北地漢人全部被日本軍隊殺死。大部分江南新附軍成為了日本人的奴隸。

想想看,忽必烈也是要檢討下自己的派兵計劃,當時如果認真重視這件事,將領不要派一些降將或者是高麗雜牌統領,而是派出自己的精銳將領,絕對不會兩次打敗輸得那麼慘,多少大軍都折損在這兩次攻日的“天災人禍”當中,好可惜啊!



這些歷史要讀


我來回答吧!很多人對如日中天的蒙古帝國未能征服日本趕到不解,畢竟,這是大陸勢力距離征服日本最近的一次!但若仔細分析,便會發現蒙古人的失敗幾乎是必然的!

第一,不識水紋氣象!蒙古兩次入侵分別發生在深秋和初春,皆是氣候頻繁變幻之時!同時,因為不熟悉當地水紋地貌,造成諸多艦船沉默,出現了大量非戰鬥損失,也是因水紋條件不熟,限制了登陸點的選擇,登陸點過於狹小,不利於大兵團的展開!而在狹小地域和經受過嚴格訓練的武士纏鬥是不明智的!

第二,部隊戰鬥力低下!在蒙古軍中,真正的蒙古軍隊實際上並不多!蒙古人也知道他們騎馬的大屁股是做不了船的,所以多是動用了降軍中的高麗人和宋人,這些人都是迫於蒙古人的逼壓才不得不出戰的,其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很值得懷疑!一群保家衛國都能苟且偷生的人,會為你出死力?真天真!

第三,艦船質量低劣!入侵用的艦船多是高麗人建造,那個時代的造船技術本就較為原始,只能近海航行,渡海遠征風險很高!別以為今天的韓國造船業很發達當年就行!即便是當年行,風帆船隻在這種颶風中航行漂泊也是極為危險的!

最後,準備不足,蒙古入侵日本多少有些“王怒而興師”的味道,各種準備不足,情報不清,別說是旱鴨子蒙古人,就是大不列顛來了也得撲街!






彭時南


“蒙古襲來”是日本本土上第一次遭到外敵入侵。

很多人都相信這是次東海小國日本能夠從大元朝的武力碾壓之下再次逃出生天,是靠著兩陣突如其來的颱風。所以就有了關於“神風”的種種傳說。在魯迅的雜文《說鬍鬚》中有這麼一段話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留學日本的學生因為恨日本,便神往於大元,說道'那時倘非天幸,這島國早被我們滅掉了!'”

魯迅先生說的是晚清時期的事情,而當時日本有一首“愛國”歌曲《元寇》也極力渲染“神風”之說,比如這首歌的最後一章《玄海灘》中就有這樣的描述:

天は怒りて海は 逆巻く大浪に 國に仇をなす 十餘萬の蒙古勢は 底の藻屑と消えて 殘るは唯三人(ただみたり) いつしか雲はれて 玄界灘月清し (天威大怒,海上逆卷之大浪將國仇滌盪。那十餘萬之蒙古軍勢化為海底之藻屑,殘敵不死唯三人而已。叢雲散開之際,玄界灘灑滿月華清輝。)

可見天降“神風”救國於危難的宣傳至少在明治維新之際便成為“主流意見”,並且深入人心直至今日。

但歷史上大元朝果真是因為颱風而放棄攻打日本的麼?

答案是:蒙古遠征軍確實在撤退前遭遇了大風雨,但不是颱風。而且即使沒有風雨侵襲,這支跨海而來的大部隊也是敗局已定。

先說一下第一次“蒙古襲來”的始末。

近世日本浮世繪中大敗元軍的是毗沙門天和大持國天王。

第一次元日戰爭、

宋鹹淳二年、元至元三年、日本文永三年,也就是1266A.D.——蒙古的新帝元世祖通過高麗使臣向日本遞交國書,希望日本成為蒙古陣營的一員。但是日本官方的態度極為冷淡,首藩北條時宗尤的情緒尤其牴觸。因為日本與宋朝素來友好,所以對宋朝的死敵——蒙古的印象也不會太好。而且,蒙古的國書中除了“冀自今以往,通問結好,以相親睦”之外,也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指日本最高統治者)其圖之”這樣咄咄逼人的句子。 數年之後,佔據高麗南部的珍島,堅持反抗蒙古統治的高麗義軍“三別抄”也向日本送上來求援信,信中控訴蒙古人是野蠻民族。

到了宋鹹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一年,也就是1274A.D.,對於身在大都的元世祖來說似乎是個萬事如意的一年——在高麗南海龍藏城負隅頑抗的三別抄義軍和扼守長江的襄陽城都被解決,混一天下的大局已定。於是一直“好大喜功”的元世祖決定儘早解決日本問題,並在這年十月從高麗派出戰艦九百,蒙古、漢軍及高麗軍共二萬餘人,從合浦(今朝鮮烏山)出發,越海攻打對馬、一岐兩島,殺其守將。繼而在博多灣(今日本福岡)等處登陸。

雖然一開始元軍有著絕對的武備上的優勢,比火炮、強弓、鐵甲。但元軍在對方十萬之眾的阻擊下,最終也是兵疲箭老,未能深入。 而且,此次出征在後勤上可以說相當的薄弱。因為本來在這一年正月,元世祖就曾命高麗君臣督造鉅艦三百,準備在六月左右進攻日本。為此高麗舉國上下動員了三萬五千餘名工匠與民夫服役,一時間高麗上下“時驛騎絡繹,庶務煩劇,期限急迫,疾如雷電,民甚苦之”。至五月,又有一萬五千名參與東征的元軍來到高麗,其補給皆由高麗提供。 高麗再此之前曾經有整整一代人被捲進了對抗蒙古-大元的戰爭之中,而民生也早就因此凋敝不堪到了極點。這次被迫參與東征日本,對經濟已經脆弱到了極點的高麗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因此心力憔悴的高麗元宗還沒等到東征之役開打,就在六月十八日薨於開京堤上宮,享年五十六歲。

東征日本的時間因此就又往後拖了三個多月,而這三個月的滯留又幾乎耗盡了東征軍本來就不多的糧草軍需。 所以元軍雖然以壓倒性的優勢打下了僅有百十人鎮守的對馬、一岐兩島,但在博多、赤坂等地登陸後就要面對日本北條得宗政權麾下集結的十萬之眾。

面對著有著技術優勢的元軍,日軍用不斷進攻的人海戰術耗盡了元軍的火藥和弓矢,終於使得元軍“官軍不整,又矢盡”,也就是說此時的元軍已經在戰鬥中難以保持陣型,火藥和弓箭都用盡。之後元軍副元帥劉復亨也負了重傷。見戰況不利,元帥忻都只好下令退回船上進行休整。而當晚,風雨大作,這使得毫無鬥志的元軍將領下決心回師。

《高麗史·金方慶傳》對這次戰鬥的記載是這樣的:

“復亨中流矢,先登舟,遂引兵還。會夜大風雨,戰艦觸崖壁,多敗,侁墮水死。”

而日本的文獻《勘仲記》中則記載:

“或人云,兇賊船數萬艘,浮海而至,俄爾逆風吹來,吹歸本國”。

注意,這裡是“或人云”,也就是說大風把元朝“數萬艘”戰艦吹回去的說法只是個傳言。

元軍敗回,但統兵將帥不敢對元世祖如實相告,於是就隱瞞了損失,只是說準備不足,所以退回來了。而元世祖也覺得這次應該把日本一方震懾住了,所以就想當然的決定在滅亡宋朝之後就遣使去日本招撫。 到了第二年,元世祖派禮部侍郎杜世忠、兵部侍郎何文著帶領使團耀武揚威的去招撫日本——結果全部被日本北條得宗政權斬殺。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當初花剌子模的摩訶末蘇丹就是殺元太祖的使者和商隊後,從而引發了蒙古第一次西征。對於如今歷史重演,元世祖雖然同樣的忍無可忍,但卻因為南方宋朝猶在,而作為大元海上武裝主力軍的高麗也民窮財盡,急需修養。故而一向眼裡不容沙子的元世祖也只好對此事暫時放下,並把所有資源都拿去對付宋朝。

日本《蒙古來襲》繪卷中“元寇”的形象——當日本守軍看到來犯的元軍並不是身高逾丈,可以生吞活人的怪獸時,恐怕是常常的鬆了口氣。


第二次元日戰爭、

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二月。隨著厓山之役宋朝君臣百姓十餘萬壯烈殉國,大一統帝國再次君臨中原大地。春風得意到了極點的元世祖最後一次派使臣赴日招撫,宋朝降人周福和欒忠在這一年的夏天被派往日本。但此時宋朝君臣殉國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東瀛。故派遣兩個降人來使,這無異於對日本的羞辱和威脅,於是日本公武兩家都認為:“亡宋舊臣直奉日本帝王之條,誠過分歟!”周福和欒忠兩人在博多被就地斬首。 元日兩國的第二次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至元十八年正月,元世祖在準備了一年之後下旨,兵分兩路攻日:

一路以洪荼丘、忻都、金方慶為首,率蒙古、高麗、漢軍四萬人、舵工水手一萬七千人,分乘戰艦九百艘自高麗合浦出港;

一路以阿剌罕、范文虎為首,率江南軍十萬人、戰船三千五百艘,自寧波港出發。

兩軍約定於六月中旬在壹岐匯合,之後共同進攻博多太宰府。 但是這次會師並沒有如期而至,因為當南路軍出發前,主帥阿剌罕病倒,臨時改由阿塔海代理。但阿塔海卻因又故不能到任,最後南路軍只能由副帥、南宋降將范文虎統領。 六月初,北路軍繞過對馬和壹岐,侵入博多灣,攻克了志賀島。但因為日本早已在博多灣附近建起石堤,以至於元軍根本無法登陸,甚至出現了“大戰者數矣,船壞糧盡”局面。以後一個月裡,元軍多次強行登陸均被日軍打了回去。於是元軍只好退到肥前的鷹島,等待南路軍趕來會合。

至七月初,南路軍才姍姍來遲,於是兩軍在會合後,再次發動進攻。不過由於日軍的頑強阻擊下,元軍不僅未能取得實質進展,反而損失慘重——“招討使忽都哈斯等戰沒”。 待到八月一日夜間,暴風雨降臨,元軍艦船又因為泊位過近,彼此緊緊相鄰,就在風浪之中相互撞擊,加上元軍的船隻不少都是接收宋朝的內河船隻,抗風暴能力極差,就導致了數千艦船頃刻覆沒:

“戰船皆破壞終覆沒,左副都元帥阿刺帖木兒以下溺死者無算,流屍隨潮汐入浦口,積如丘陵”。

還沒有正式登陸,元軍就已經損失過半,而且馬上就要捱餓。因為元軍只備了三個月的糧草。究竟冒險一搏繼續打下去,還是趕緊班師回朝,元軍內部為此吵成了一鍋粥。其中副帥張禧主張置死地而後生,但主帥范文虎卻決定不要冒險,主張扔下十萬之眾逃回去。並對別的將領們保證:“還朝問罪,我輩當之,公不與也”。

八月五日,元軍將領各乘船突圍,據後來逃回來的元軍士兵回憶,當時:“諸將各擇堅好船乘之,棄軍士十餘萬人于山下”。 三天後,日軍發動總攻,剩餘的元軍被逼至一個叫八角島的狹窄地區後向日軍投降。之後日軍將除“新附軍”(也就是亡國之後被脅迫的宋人)之外的元軍全部斬殺。

至此,大元朝兩次對日征伐都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綜上所述,暴風雨,或者也可以說是颱風,也許對元軍的戰鬥力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但是元軍的失敗,主要還是準備不足和戰術失誤造成的。所以,即使沒有暴風雨的“從天而降”,大元朝在這場戰爭中都難逃失敗的命運。


大元朝兩次東征皆折戟沉沙,這不僅僅是中日兩國的歷史轉折點,也是整個遠東的歷史轉折點。


陳大舍


忽必烈稱帝后,為何2次伐日?又因何都以慘敗告終?

原創 說歷史的女人 2019-04-01 07:38:21

(說歷史的女人——第708期)世界上沒有常勝的軍隊,當初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鐵蹄踏向歐洲,征服歐亞大陸建立龐大的蒙古帝國的時候,大概不會想到,後來他們的大軍居然會敗在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小的島國日本手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發起這場戰爭不是旁人,正是成吉思汗最優秀最不可一世的後代忽必烈。忽必烈在稱帝之後,派使臣去日本“通好”,日本不但不答應,反而痛斬來使,忽必烈大怒,發動14萬大軍討伐日本,但卻遭到慘敗,幾乎全軍覆沒。為何天下無敵的元軍會敗給日本?日本人對付元軍有什麼奇招嗎?欲知詳情,本期分解。

一、忽必烈稱帝,欲一統天下。

蒙古帝國在同南宋聯合滅掉金朝以後,便同盟軍南宋反目,接著發動了吞併南宋的戰爭。雙方打了20多年之後,互有勝負。在宋元雙方戰事處於相持階段之時,忽必烈於1260年稱帝。當然那時他還不是元朝皇帝,而是大蒙古國皇帝。鑑於蒙古帝國的強大,同年,高麗便向其稱臣,成為蒙古國東藩。

1264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正式定都大都。此時的忽必烈意氣風發,儘管南宋還沒被完全滅掉,但已不在話下,中州大地似乎已盡收囊中。這時他有更大的打算,他有包舉宇內、一統天下、囊括四海、併吞八荒之意,於是又把眼光投向了東海。首先進入其眼簾的便是日本。他當然要把這個島國先收之麾下。但鑑於南宋戰場上還在大動刀兵,他也不想傷筋動骨對日本有太大動作,於是先不動武,先來文的,若日本有什麼想法,再來硬的。於是在1266年,他先派藩國高麗的使者去日本,以“通好”之名,勸日本歸附大元朝。

二、忽必烈第一次征伐日本。

高麗使者攜國書赴日,書中要求日本效法高麗來元朝“通好”,但日本人不予理會;1268年,忽必烈又派遣了第二批使者,但同樣是空手而回。此後,忽必烈又繼續發送了一系列的信件,並以戰爭相威脅,但日本仍置之不理。當時日本處於幕府時代,即鎌倉時代中期,但幕府並無實權,實權掌握在權臣北條時宗手中。北條時宗態度強硬,決不向元朝臣服,並立刻著手加強日本九州島的防禦。

在先後四次對日本派使者並被拒之後,忽必烈決定對日本動武。1274年10月3日,忽必烈任命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000人、水手6700人,計3.23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東征日本。元軍以強大的攻勢很快就攻下來日本的馬島和壹岐島。然後又逼近肥前沿海諸島,使幾百名日本武士在戰鬥中喪生。10月19日元軍兵船駛進博多灣,第二天登陸。在元軍步兵集閉戰法和火藥武器震天雷的威力下,日軍處於不利地位。

對此,日本鎌倉幕府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發出了緊急動員令,急令各地守護武士按照事先指定的防禦計劃,迅速帶領兵馬向博多灣、大宰府等北九州沿岸要地集結迎戰。但日本數百年來未與其他國家發生過戰爭,日本武士的戰術還是比較原始的“一騎討”戰法,即由高級武士帶著自己的家臣發動衝鋒。

而元軍中不僅有以騎兵突擊為長項的蒙古軍,還有講究排兵佈陣的漢人軍隊,同時,元軍還使用了其橫掃歐亞大陸的重型武器“鐵炮”。這樣,由蒙、漢、高麗三族軍隊組成的聯軍,不但在戰鬥力,還在戰術方面都遠遠高於日本,讓日本武士損失慘重。

然而畢竟在日本的本土,戰爭時間一長,元軍的優勢就會下降,比如日本多山,而元軍卻不擅長山地作戰,無法突破九州島崎嶇的地形進入九州腹地。且日軍戰鬥意志頑強,堅決抵抗,給元軍也造成了不小損失。後來元軍火藥和弓箭都將用盡,副元帥劉復亨又不幸都中箭落馬負了重傷。見戰況不利,元軍元帥忻都下令退回船上進行休整。

可當晚便發生了意外。海上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颱風,元軍船隻被傾覆二百餘艘,落水淹死者不可勝數。

第二天,當日軍又來交戰時,發現海面上已經空無一船,只有隨波漂流的屍體和碎木,待抓到了倖存的元軍俘虜後才知道,元軍遭受颱風死傷過半,其餘已經撤退回國了。日本人欣喜如狂,逃過一劫,而元軍在遭受颱風打擊後好不容易撤回本土,只剩下一萬多人。至此忽必烈第一次征伐日本以失敗告終。

三:元朝使臣被日本斬首,忽必烈怒發14萬大軍再伐日本。

元軍遠征日本失敗回國後,統兵將領們因害怕忽必烈追責,便隱瞞了不少損失,只對元世祖忽必烈彙報了“官軍不整,又矢盡”,就是說因為路途遙遠,準備不足,而導致失敗,但損失不算嚴重,只是小負;不過此戰也確實讓日本人嚐了不少苦頭,領教了我天朝之威。言外之意,日本人害怕了。這讓向來自負的忽必烈認為這次遠征日本是並不是失敗的舉動,反而功績不小,已經給了日本足夠的教訓。所以他還像之前一樣,再次派使臣向日本“通好”。

1275年,忽必烈派禮部侍郎杜世忠、兵部郎中何文著、計議官撒都魯丁出使日本,再次宣諭,讓日本臣服大元朝。但在第一次戰爭中獲得勝利的日本鎌倉幕府並不買賬,而且打破“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慣例,將三位使臣以及書狀官董畏、高麗人徐贊共五人全部斬首。

簡直豈有此理!一個小小島國,彈丸之地,竟敢斬我使臣,犯我天威?對於此奇恥大辱,忽必烈勃然大怒,於是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再次發兵討伐日本。但因當時對南宋戰場還處在膠著狀態,元軍也沒有太多精力對付日本人。

到了1281 年,元軍已經徹底滅亡南宋,忽必烈終於下定決心,進行第二次征討日本。

此次東征聲勢比第一次浩大得多,共派兩路大軍14萬人。東路軍(高麗盟軍)由忻都、洪荼丘率領4萬作戰部隊,戰船900艘,從高麗金州合浦出發;南路軍由阿剌罕、范文虎、張禧率領10萬江南軍,戰船3500艘,從揚子江口出發。兩軍約定於六月中旬在日本壹岐島匯合。但南路軍出發前,主帥阿剌罕病倒無法成行,只能由副帥、南宋降將范文虎統帥,所以南路軍出發較晚。

六月初,東路軍繞過對馬和壹岐島,進入博多灣,攻克了志賀島。但因為日本鎌倉幕府已經在博多灣附近建起了牢固的石堤,元軍戰艦竟找不到一處可以登陸的地點,只好停泊在海面。

以後一個月裡,元軍多次強行登陸失敗,日軍也多次進行偷襲,雙方各有損傷。於是元軍退到肥前的鷹島,等待南路軍趕來會合。

七月初,南路軍終於到達,兩軍會合,再次發動進攻。但在日軍的頑強阻擊下,仍然未能取得進展,反而損失慘重。待到八月一日夜間,再次出現了意外,海上突然颳起了劇烈的颱風,元軍艦船面對如山巨浪,互相撞擊,多有沉沒,士兵溺死者甚眾。這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就是被後來日本人稱為的 “神風”。當時只有張禧部軍隊事先在平戶島築壘,避免了大風襲擊。

損失如此之巨,再加上對臺風的恐懼,元軍統帥們都已鬥志全消,只想逃走。只有張禧沒有氣餒,鼓舞大家重整旗鼓,繼續戰鬥。但遭到主帥范文虎反對,他完全不聽取張禧的勸說。八月五日,范文虎等人丟下部隊,乘船逃走。張禧無奈之下只得儘量挽救士兵,由於大部分船隻被毀,他只有將船上的七十匹戰馬趕入海里,讓士兵上船。儘管如此,仍有近十萬士兵被扔下,因為船隻都沉沒了,他們連逃跑都不可能。

但餘下的士兵並未向日軍投降,而是推舉一位姓張的百戶長為統帥,一面抵抗日軍攻襲,一面伐木造船,準備回國。但是,孤立無援而又無裝備的士兵們在日軍包圍剿殺下很快崩潰,近十萬人中大部分戰死,餘下兩三萬人被日軍俘虜。日本人將東征軍戰俘押送至八角島,“盡殺蒙古、高麗、漢人,謂新附軍為唐人,不殺而奴之”。後來人們認為日本人不殺南宋新附軍是因為文化上的親近感。其實,十萬孤軍中大部分是南宋新附軍,他們大都被殺了。即使被俘而未殺者也都成為奴隸。

這次遠征日本的慘敗當然令忽必烈大為憤怒,他於1286年試圖再次入征討日本,但由於同時元朝在南方發動的對越南陳朝的進攻受挫,造成元朝國力匱乏而只有作罷。

四:元軍慘敗的原因,難道果然是“神風”幫助了日本人嗎?

忽必烈對日本發動的兩次遠征,特別是第二次的慘敗,讓後人不斷提起,讓元朝人,甚至是後來的中國人耿耿於懷。假如當時元軍勝利了呢?是不是會吞併日本?或者至少日本也成了元朝的藩國了。但事實是,日本一直是獨立的。

戰爭失敗了,但許多年來,人們對它失敗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許多種猜想。日本人把他們勝利的原因主要歸結為“神風”的幫助,他們認為兩次元軍的失敗都是因為及時颳起了颱風,是天助日本,所以他們把那次颱風稱之為“神風”。不過後世學者認為,那只是日本人故意神化自己罷了。其實元軍失敗的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日本人準備充分。自第一次元軍伐日失敗之後,日本幕府就開始做準備了,因為他們認為不久元軍可能再次來攻。所以他們更好地組織起九州的武士練兵,並學習元軍特別是漢人的戰術體系,他們還在很多登陸點修建堡壘和其它防禦設施。這些登陸點中包括博多港,他們在博多灣沿岸長達十多公里的地帶修築了一條高約六尺、厚約一丈的石壩,日本人稱之為“元寇防壘”,隨時準備迎戰。

第二是日本人的頑強。還有元軍的不團結,元軍有蒙古人、漢人和高麗人組成,很難形成一個向心力。還有做為主帥的范文虎的臨陣逃脫,讓元軍群龍無首,使軍隊士氣暴跌,很快崩潰。

第三才是颱風的影響。颱風儘管給元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可是颱風是在元軍多次搶灘登陸不成、退回到海上之後到來的,只能算是給元軍的失敗造成的最後一擊,這一擊當然也是致命的。不過,兩個月之久的作戰,元軍哪怕有一次能夠登陸成功,颱風都無法發揮作用。

第四是關於元軍艦隊被颱風摧毀的原因。因為即便有颱風來襲,元軍的十幾萬大軍,那麼多船隻豈能那麼快就被摧毀殆盡?元軍的戰船是紙糊的嗎?有種說法認為是因為元軍使用的是在內河航行的平底船,採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置,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由於元朝蒙古統治者在中國及高麗的殘酷壓迫,導致兩地(高麗與中國南方沿海)對於造軍船很反感,造船的漢人和高麗人故意使用錯誤的船型,而蒙古人對航海又一無所知;又或者是忽必烈征伐日本太過倉促,未有充分準備海船,造船人只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

總之,忽必烈這次東征日本的慘敗也證明了一個道理,世上沒有常勝將軍,更沒有不敗之師。(文/一米暖陽)

參考資料:《歷史遺忘的元日戰爭》《元史》等。


說歷史的女人


先說日本,日本是個等級森嚴的國度,加上日本孤懸海外,很少受外敵入侵,元朝本意讓日本和平投降,日本卻斬殺來使,忽必烈大怒,於是日元開戰。公元1274年,4萬大軍900戰艦浩浩蕩蕩從朝鮮半島出發,向日本進攻,這邊日本面對強大敵軍,沒有驚慌,沉著冷靜,積級奮戰,元軍一路頗順,於8月開始登陸,激戰一天後,元軍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在岸上紮營,卻回到船上體整,無奈晚上臺風驟起,元軍船隻互相撞衝,全軍覆滅。公元1284年,元軍二次東征日本,這次規模更大,北方艦隊,南方艦隊合計3500戰艦,150000人馬,蔽天蓋日,殺向日本,一血前恥,日本上下一心,積級備戰,還在沿海修了十幾公里的石牆。激戰一月後,元軍始終無法在陸上安營紮寨。8月的一天,颱風又起了,元軍在船上又一次慘遭大敗,日本又一次奇蹟般勝利了,元軍失敗主要原因,天時地理人和都不佔優,兩次都遇上了颱風,他也違背了自己遠交近攻的戰略,跨海遠征日本,戰船質量也不達標,海戰本就不是草原陸地民族的強項,另外勞師遠征,後勤保障不足,因此,以自己的弱點卻進攻敵人優點,只憑血勇之氣,元軍敗的不冤。反觀日本,天時地理人和都佔齊了。勝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漢光防務


海風救了日本,兩次差點攻上日本領土,如果被海嘯幫助了日本,從此日本流行神風之說,包括後來二戰時期,日本還組成了一個神風特工隊。


大熊歷史


草原和大海是兩種不同的氣候,說被神秘力量所阻止,不如說古人對海洋的不瞭解,對氣候的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