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關於短期理財你所需要知道的

關於短期理財你所需要知道的

對於初次涉及個人短期理財產品的家庭來說,一定要牢記個人短期理財的預期年收益率不等於實際收益率。購買銀行個人短期理財產品前多問多比較,如產品是否保本、收益最壞的情況等。

1、弄清產品期限

客戶一般認為銀行理財產品期限和定期存款一樣,是從購買當天計算起息。其實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中寫得很清楚,何時為起息日何時到期日。建議大家購買理財產品時候,一定看清楚說明書中募集日和起息日,需要提醒一點是理財產品到賬日,是在到期日再加三個工作日,注意如果在三個工作日期間,有周六日在其中,還需要再多加兩個工作日,這樣所計算的到賬日期即為正確的日期。

2、關注收益率

由於投資範圍不同,個人短期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相差較大。即使是同類型產品,各家銀行的預期收益率也各不相同。因而投資者要經過多方諮詢後再做選擇。一般來說,預期收益率比較高,指的是在理想情況下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這就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預期收益可能最終不能實現。而固定收益率的風險幾乎為零,基本上可以實現,這就註定它不可能太高。最低收益率則一般很低,它在保障投資者最低收益的基礎上,還有一定的獲利潛力,投資者在選擇這類產品時,應著重考慮產品收益有無實現的可能性,可參考產品以前年度的業績,或關注市場走勢分析。

3、個人短期理財誤區

雖然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因為週期短、流動性強、收益高、風險小等原因一度火爆發行,但是其實很多人購買後會發現,首先收益並沒有那麼高,甚至是相當低;這是因為大部分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合同沒有細讀,首先收益率大部分都是預期年化收益,這樣就意味著其實很多情況下是達不到這種宣傳的收益的,另外在購買這些理財產品的過程中,大多投資者忽略了前面的申購期和後面的清算期是額外都不計息的,而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免費借給銀行的。例如某款7天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8%,但是算上申購期和清算期可能前後加起來12天左右,如果按這12天一平均,收益就相對低多了。

4、個人短期理財建議

其實很多人購買個人短期理財產品基本都是出於,風險低、收益比存款高、流動性強這些原因,其實很多其他投資方式都有這些優點,比如可以投資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流動性強、風險低、收益一般也比存款高;另外低風險投資回報看得是長期(一般至少一年)才有可比性,如果這幾天買一款短期理財產品,過幾天再換另一款,這樣一年下來,你的收益往往還沒有一年定期存款高呢!

所以絕對不要把資金全投在短期理財產品上面,真正的理財方式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到達保值增值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