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1948年北京城老照片:北京古城牆還能看到,崇禎帝自縊處一片荒涼


【說媒的男子】這是一組反映1948年北京城的老照片,當時的北京城還稱為北平,正處於和平解放的前夕。儘管民國期間政府對北京城的建築有所改變,但此時的北京城也是最有韻味的時刻,依稀能看到明清時期北京城的影子。

【航拍故宮三大殿】北京故宮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是皇權最高象徵。太和殿等級最高,它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今名。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也是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

【人們在故宮內除草】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從此北京故宮廣為人知。那麼,紫禁城這個名字怎麼得來的呢?紫禁城取紫微星居於天地中心之意,寓意這裡是中國的中心。“紫”是指居於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徵。另外,皇宮戒備森嚴,又是禁地,故稱紫禁城。


【大明門】大明門,清稱大清門,民國稱中華門。大明門位於北京中軸線上,是天安門的外門,也是皇城正南門。古人以南方為尊,因此大明門在明清時期享有國門的待遇,其規制很高,又稱“皇城第一門”。大明門於1954年被拆除。

【站在天安門上遠眺】這張老照片再現了明清時期天安門前的場景,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天安門廣場兩側的“千步廊”被拆除了,其他沒有變化。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廣場面積很小,是一處“T”型廣場,是舉行盛大典禮以及發佈昭告的地方。

【最後的太監】太監是一群悲劇的群體,大都都是走投無路的人,淨身入宮是為了能有一口飯吃。然而,太監因身體不全,去世後無法葬回家鄉。明清時期太監們在紫禁城當差時,都會把一部分工資捐給北京城周邊的寺廟,寺廟也成為太監老邁出宮後的最終落腳地。


【天安門城樓】天安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它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初名承天門,寓意為“承天啟運”、“受命於天”。起初,天安門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釘,後來多次重建,最終形成了如今的佈局。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城臺下有券門五闕。

【城樓和城牆】北京古城牆無比壯觀,這點已經成為人們共識。梁思成曾設想:“城牆上面,平均寬度約10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薔薇一類的灌木,或鋪些草地,種植草花,再安放些園椅。夏季黃昏,可供數十萬人的納涼遊息。秋高氣爽的時節,登高遠眺,俯視全城,西北蒼蒼的西山,東南無際的平原,居住於城市的人民可以這樣接近大自然,胸襟壯闊。”

【煤山崇禎自縊處一片荒涼】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禎皇帝登上了煤山,隨即在一棵老歪脖子刺槐上自縊,真實上演了“君王死社稷”的悲壯一幕。照片中的老歪脖子樹都後來重栽的,而石碑則是民國十九年三月樹立。


【紫禁城城牆上的角樓】故宮角樓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築,屋頂有三層,上層是縱橫搭交的歇山頂、中層採用勾連搭的做法,是四面抱廈的歇山頂環拱中心屋頂、下層簷為一環半坡頂的腰簷,使上兩層的五個屋頂形成一個複合式的整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