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我國比美國人“有錢”,為何人民幣購買力偏低?三大原因

人們最怕的是“通脹”,因為一旦通脹,意味著人民幣的購買力會越來越弱,手中的錢會越來越不值錢。

近日,央行發佈了1月份金融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1月末,我國M2(廣義貨幣)餘額達到202.31萬億元,同比增長約8.4%。

我國比美國人“有錢”,為何人民幣購買力偏低?三大原因


我們需要知道,2019年我國GDP預測值僅為99.09萬億元左右,M2餘額是GDP總量的兩倍多。為什麼中國要過度發行貨幣?它不怕引起通貨膨脹嗎?

我國比美國人“有錢”,為何人民幣購買力偏低?三大原因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讓我們看看美國的數據。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段時間公佈的預測數據,美國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可能達到21.44萬億美元。截至2020年1月,美國M2餘額約為15.4萬億美元(按現行匯率計算,摺合人民幣107.6萬億元)。

可以發現,雖然目前中國的經濟規模與美國還有一定差距,但中國的貨幣供應量遠高於美國。

我國比美國人“有錢”,為何人民幣購買力偏低?三大原因


M2指廣義貨幣,即流通中的現金加上各種存款。存款包括各種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中國m2之所以會很高,是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國家,所以數據遠高於美國。

這裡,我們可以參考央行公佈的一組數據:到2020年1月底,人民幣存款餘額為1958.1萬億元。此外,根據相關數據,到2020年1月底,美國的存款總額約為13.3萬億美元(按現行匯率計算約為92.9萬億元人民幣)。

我國比美國人“有錢”,為何人民幣購買力偏低?三大原因


一國貨幣過度發行並非沒有邏輯。首先,超發貨幣量大的原因是歐美等國家主要依靠私人消費和投資拉動經濟,而我國以前主要依靠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當大量信貸資金流向這些領域時,一定會有一部分流向其他地方,從而導致價格上漲。

我國比美國人“有錢”,為何人民幣購買力偏低?三大原因


其次,我國企業在銀行融資和間接融資中所佔比例較高。如果他們過分依賴銀行,這將直接導致大量新增信貸資金流向市場,甚至使貨幣超發,M2依然居高不下。但外資企業很少向銀行放貸,主要依靠股市IPO、資產支持公司等融資手段。

最後,我國以前依賴出口,長期出口將有較大的貿易順差,加上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大量海外資金繼續流入我國。

據悉,我國實行結售匯制度,央行只能以同一人民幣兌換等值外匯。這樣,當央行被迫向國內金融市場投放大量基礎貨幣時,也就造成了貨幣發行量過大的現象。

我國比美國人“有錢”,為何人民幣購買力偏低?三大原因


事實上,央行別無選擇,只能這樣做。如果我們想阻止這種現象,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讓私人資本快速流動。因此,在消費和投資領域有一種說法是非常正確的。利用民間閒置資金,促進貨幣流通,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很容易理解的是“激活”社會股票基金。此外,房地產等行業確實是泡沫經濟,除了GDP增長質量不高外,還容易推高通脹和資產泡沫。為此,曹德旺先生說要發展實體經濟!

我國比美國人“有錢”,為何人民幣購買力偏低?三大原因


通貨膨脹實際上是一件讓人民非常不安的事情。沒人願意花10元買一件衣服。現在需要100元甚至幾百元才能買到。現在,錢越來越不值錢,但物價卻在上漲。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