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怎麼辦?中日友好醫院專家詳解康復治療方案

【環球網報道】2月29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冠肺炎治療與患者康復有關情況。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患者出院後該如何進行康復治療成為我們關注的話題。對此,中日友好醫院康復科主任謝欲曉在會上進行了解答。

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出院怎麼辦?中日友好醫院專家詳解康復治療方案


輕症患者出院後主要以恢復體適能和心理調整為主

部分重症患者出院後要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和體能訓練

新冠肺炎輕症、重症患者治癒出院後該如何鍛鍊身體呢?謝欲曉表示,對新冠肺炎治癒出院後的患者,在繼續做好安全防護和遵守兩週醫學觀察的前提下,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根據患者的心肺功能、心理狀態、體能等,可以因人而宜、分類指導,可以適當可行的康復干預。

輕症患者出院後,康復主要以恢復體適能和心理調整為主,可以根據患者過去的運動習慣和愛好選擇循序漸進的有氧訓練,逐步恢復到發病前的活動能力。

重症患者符合出院標準以後,可能少數人在一段時間內還會存在全身虛弱、氣短、呼吸肌無力和肌肉萎縮以及有一些心理問題。對他們首先進行心肺功能以及全身功能評估,如果合併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這些疾病的,還要和相關專科大夫合作設計個性化的康復方案,包括呼吸功能訓練和體能訓練。

重症患者做體能訓練,尤其是做有氧訓練方案的時候要特別細緻的制定運動處方,逐步增強運動強度和時長。一般來說有氧運動每週要求訓練3-5次,每次時間是20-30分鐘。如果病人特別容易疲勞,就要採取分段間歇性的運動形式,比如說可以從3-5分鐘一小節開始,每天分3段進行,爭取在第二週能夠爭取到每段10分鐘以上。活動量的掌握,要注意活動中要有可以簡單對話不中斷,運動後沒有明顯的疲勞感,尤其是第二天沒有疲勞感,這樣的情況是最合適的。

保證不要完全臥床 能夠站就少坐 能夠坐就少躺

在疫情期間有的患者可能不能到醫院接受康復治療,如何在家中進行自我康復治療?謝欲曉表示,疫情期間不方便到醫院的患者,首先最主要的是保證不要完全臥床,在家裡有限的空間儘量主動活動,能走至少可以採取踏步練習,能夠站就少坐,能夠坐就少躺。如果是躺著,也要爭取多翻身。

針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首先強調藥物治療和合理飲食,運動鍛鍊方面注意保持日常常規的活動量,可以採取合適居家的方式變換過去的習慣方式,等量的方式採取,比如換成固定的踏車、室內的慢跑或者快走,練習太極拳和八段錦等等,但是不主張這段時間裡突然增加運動量,造成運動過量以及跌倒的危險。

針對中風癱瘓的患者主要注意保持坐位,自己訓練或者在家人輔助下從臥位到坐起、床邊坐穩、從坐到站的練習,只要能站的話,爭取每次站30分鐘以上,不管是被動的站,別人扶著站還是自己站。在家訓練走路的時候如果沒有家人在旁邊扶持,一定要保證好手的這一邊有穩定的扶手或者有牢固的傢俱扶持,避免跌倒。

對於骨折、打石膏固定這樣的患者,也要積極早期活動,固定的是骨折部分,活動的是不固定的這部分。比如下肢要在扶穩的狀態下進行早期站立活動,手術大夫也許會說不要負重這一側下肢,不負重也要站,就在好腿負重,總之不能臥床時間長和完全臥床,研究證明完全臥床一天我們的肌力就會下降2%。

吞嚥障礙的患者往往是家庭護理的難題,也是容易造成反覆的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這樣的患者進食的時候,把床頭搖高或墊高至少大約30度,稍稍低頭,在身體兩側墊枕頭,使身體保持穩定,選擇不鏽鋼稍厚一點小一點的勺子,從少量的開始慢慢的進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