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新冠”下我們的機遇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打破了原有的經濟節奏。線下經濟集體受到重創,之前商業模式受到嚴重影響,但同時,一批有前瞻性、提前佈局的企業開始加速成長。

2003年的非典造就了淘寶、京東;

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又會催化哪些新的機遇呢?

1、互聯網加持

線下一個購物中心,做到10億的零售額,至少需要1000名員工。

一個品牌企業,做到10億的規模,至少需要100名員工。

而李佳琦團隊,一年完成10億,只有10名員工。

新冠疫情下,線下的購物中心已經閉店,企業復工需要申報,而李佳琦,可以繼續直播。

在這個互聯網加持的時代。企業的優勢和劣勢都在同步被放大,企業需要不斷的技術革新和商業模式升級,需要看到時代的方向,並時刻進行轉型和創新。

2、共享經濟

疫情下,餐飲企業開始嘗試“共享員工”,比如超過500名的西貝員工疫情期間到盒馬工作,並由盒馬支付工資。“你不必屬於我,但你可以幹我的活”。

本次抗疫期間,還有很多機構協同作戰,把資源拿出來共享,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開始共享化,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弱化所有權,釋放使用權”。

未來最先進的組織,一定不是傳統“公司”的結構,而是那些能夠隨時聚合/隨時解散的組織,再加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這種組織看似更加鬆散,實則協同性更強,隨時可以發生裂變和聚變的效應。

3、超級傳播

新冠病毒傳染期間,有一個詞“火了”,超級傳播者。這個“超級”指的是不在於有多少數量,而在於是否具有強勢的傳播。

1個超級傳播者,大於100個購買者,大於1000個造訪者,大於10000個路人甲。

企業銷售不在於推薦了多少消費者,而在於是否抓住強勢的消費傳播者。

未來能夠帶來影響力的是那些具有深度銷售的“超級傳播者”,而非普通客群。

企業想打造品牌,獲取流量,必須關注和管理好那些產品的“超級傳播者”。

而作為個體,在社交電商時代,你能夠影響多少人,也決定你有多大價值。

4、雲生活

雲辦公

這次疫情讓線上辦公和協同辦公加速到來,未來將會誕生各種工具解決我們在線上辦公遇到的各個問題,比如春節期間火熱促銷的各類雲辦公應用,釘釘、飛書、騰訊辦公、Rmeet……

雲學習

疫情導致學校不能照常開課,學生只能在家裡學習,“雲學習”也加速到來,比如釘釘迅速成為了一個超級應用,不僅支持視頻、群直播,還火速上線了美顏功能。儘管釘釘惹毛了“祖國的花朵”,集體衝到應用商店給它“一星好評”,但它的下載量已經達到1.3億次。原來火熱的線下課外補習班,現在也都開始線上直播,保留客源,停課不停學。

雲買菜

生鮮是電商又愛又恨的領域,儘管線上購物已經很普及,但是生鮮類電商始終遊走在盈虧的邊緣。這次疫情,助推了一批生鮮電商,也更加考驗了生鮮電商供應鏈的快速整合、協調和配送能力,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因為供應鏈整合能力強,貨源充足、配送快,成為領跑者。

雲娛樂

近日,“雲蹦迪”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火了。來自北京、青島、長沙、蘇州、成都、重慶等一二線城市的眾多頭部夜店紛紛入駐,進行“雲蹦迪”直播。

5、“無人”經濟體

無人機

除了之前美國用無人機炸死伊朗將軍,在這次疫情中,無人機變身空中警察。

上海,一名未戴口罩的市民,忽然聽到有人向他喊話:“請戴上口罩”。而這個聲音來自十幾米高的空中,通過無人機上的設備對人流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未戴口罩人群,將立即喊話提醒。

還有無人機變身快遞員,為了避免接觸感染,在武漢的醫院已使用無人機給病人提供送藥服務。而未來無人機和機器人很有可能走進社區,實現小件商品的無人配送。

無人超市

經此一疫,無人超市又再次迴歸到公眾視野,首先引入注目的是與火神山醫院一同“火速”上線的“無接觸超市”,沒有店員、掃碼即走,開業首日就接待了200多位客人。

還有多個零售商家推出的“無接觸配送”,目前已經有盒馬鮮生、美團、餓了麼、便利蜂、肯德基、奈雪等企業相繼推出,網紅店喜茶則藉助智能取餐櫃實施“無接觸取餐”。

類似還有無人駕駛、無人貨架,無人餐廳,這次疫情讓“無人”的優勢被看到,畢竟完全靠人來工作的經濟,一旦有了重大變故,人不能工作、或者不能接觸,最受影響的還是用人最多的企業。

6、系統和渠道

賺錢很難嗎?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實體經濟的脆弱性,收入模式的單一讓一些實體經濟面對重大變故時,受到影響最大。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最穩妥的賺錢方式也是輕資產,重渠道。

所謂重渠道,就是修建一條財富管道,靠流水去賺錢。再強大的個人也幹不過一個團隊,再強大的團隊也幹不過一個系統,將複雜的事簡單化,將簡單化的事模式化,將模式化的事系統化,你就搭建了一個自動循環的系統。

賣產品就好像開加油站,而建系統就像修高速公路,只要有人來,你就有源源不斷的被動收入,由此你將擁有一個“超級財富管道”,從而實現夢寐以求的“睡後收入”。

其實每一次危機,都在孕育一個新的機遇。可能很多年後,我們要感謝這次新冠肺炎,因為這次危機,讓我們重新發現了新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