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做文化方面的原創,一直堅持持續寫作,但並沒有多大的收貨,是什麼原因呢?

yhy華宜影視行者


我認為一種原因是時候未到,一種原因是水平真的有待提高,一句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如果認準了要做這件事情那就再勤奮一點,再耐心一點!


時下中國


一直堅持持續寫作,但並沒有多大的收貨,是什麼原因呢?如果要找到原因並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客觀因素

二、主觀因素

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往往都存在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兩個原因,下面我們一一分析:


一、客觀因素

01、大環境的改變

以前人們只能通過書籍、報紙閱讀。要看書,就得到圖書館裡去,找資料也需要一本本翻。看報紙,內容也非常有限。


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人們開始在網絡上閱讀,但是那時還沒有非常專業的自媒體的平臺(這裡理解為狹義的自媒體平臺,如果廣義上來說,QQ這些都可以算在裡面。)。


比如十幾年前,不少人開始玩博客,在上面寫文章或閱讀,那時一般只有這個興趣愛好的人會去參與。


到了2012年,公眾號、今日頭條這樣的平臺開始出現,而後的幾年裡,又相繼出現了一點號、百家號、企鵝號、網易號等等,並且這些平臺發展迅猛,並且不斷推廣和普及。

而到這時幾乎每個成年人人手都有一部手機,參與度也比過去博客時代大大提高。


加上不少自媒體平臺都有細分領域,比如頭條,有科技、美文、美食、體育、時尚等等領域,這些領域裡又入駐了大量的作者,他們有專業的人士,也有剛入行的新手,因此也產生了無數的文章。


今日頭條2019年度數據報告中顯示:

2019年,頭條創作者全年共發佈內容4.5億條。


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在談到頭條的目標時,說道:“打造人人都可以使用的、支持多種分發方式和內容體裁的通用信息平臺……”


這就意味著,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參與進來,入駐當作者,或者作為讀者來學習,獲取相應的信息和學習資料等等。哪怕是不識字的人,都可以看視頻娛樂或學習。


雖然參與的讀者多了,但他們的選擇性也多,選擇的領域也精準,可以快速找到那些能夠滿足自己需求的內容。不再像過去,他們到圖書館裡,書就這麼多,不是看他的就是看你的。可現在有無數個精準的“他”可供他們選擇。


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既是一種機遇,對於作者也一種挑戰。


02、讀者群的變化

每個平臺都有一些固定的讀者,這些讀者都存在某些共同的特性。比如說今日頭條,幾乎是全民參與,所以平臺裡有高知識技能的人才,也有一大群平民百姓。


相對來說,平民百姓佔絕大多數。所以作為作者,我們要清楚自己的文章寫給誰看?


如果是寫給高學歷的人看,大可寫一些非常專業的內容,用一些專業的術語,因為他們幾乎都看得懂。可是如果寫給普通讀者看,語言就要通俗易懂,否則寫得文縐縐、術語滿篇,他們也讀不下去。


對於散文、美文領域,有不少人說,人們閱讀往往要麼是娛樂放鬆,要麼是快速學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所以美文、散文這種文化的滋養薰陶內容,受眾範圍很小,沒什麼人看。


這樣說有一定的道理,卻也有些片面。根據頭條數據顯示:

2019年,頭條創作者全年共發佈內容4.5億條,累計獲贊90億次。其中,有1825萬人是首次在頭條上發佈內容。


這個“1825萬人”僅僅是2019年首次在頭條上發佈內容的人次,如果加上2012到2018這7年的人數,那麼作者的群體難以計算。既然作者群體都是這個數量,讀者群體恐怕是作者群體的十幾倍不止。


比如我發的微頭條,從點讚的人群來看,同樣是作者的只有幾個,剩下的絕大部分是從未發過任何內容的普通讀者。


在這個龐大的讀者群體中,總有那麼一些人十分喜歡散文、美文,不要說吸引這群讀者的50%,就是30%、20%,數據也是非常可觀的。


所以確定讀者群之後,如果能夠堅持深耕,也會有收穫。也就是說,需要用作品去吸引別人,真正打磨自己的技能,產出優秀的作品,領域保持垂直,總能吸引到那群喜歡這類型作品的人。


當然,如果說想試一試其他領域,持續在其他領域深耕也可以,這是個人的選擇。但我們要明確的是,不管選擇哪個領域,都會有它的市場會有它的讀者群,所以我們要考慮的是自己深耕的要問題。


03、短視頻的快速發展

2019年短視頻的發展十分驚人,據2019年短視頻行業報告顯示:

2004年,短視頻處於萌芽期,到2017年是黃金時期,到2019年各大短視頻平臺進入白熱化階段。


不可否認,短視頻的發展會吸引一部分用戶,但它有它的侷限性,有它的瓶頸,比如對技術的要求、製作的效果等等。它與圖文之間更像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甚至相互競爭的關係,可最後它們誰也無法打敗誰,因為它們本身的特性就不同。


這就像人民網總裁、總編輯廖玒在談到自媒體和主流媒體的關係時,他贊成中國人民大學喻國明教授的觀點:

不管自媒體怎麼發達,社會上還是需要主流媒體,主流媒體的社會地位授予功能是自媒體無法代替的。


同樣的道理,圖文並不會因為短視頻的崛起就被代替。而真正能夠打敗自己的,其實往往是自己。


舉個手機的例子,華為、蘋果、小米、OPPO等大小品牌的手機競爭,如果有一個品牌被淘汰了,可能會說它被其他品牌打敗了。實際上它真正敗下來的原因是它的技術、它的戰策戰略等等。


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如果沒有提升自己,註定會被打敗,而不是平白無故就被外面的東西打敗。


所以從這個客觀因素來說,寫文章確實會受到視頻的衝擊,可起決定因素還是在於自身。這就不難理解為何頭條的“青雲計劃”會以質量為主,而要通過原創,同樣需要以質量為標準。


這看似平臺要求高,實則它是在保護每個作者能夠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從以上三點客觀因素看出,寫文章,尤其是寫美文之類的,確實會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客觀因素中的主觀因素,這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二、主觀因素

上面談到客觀因素中的主觀因素才是其重要的決定作用,那麼我們來看看主觀因素有哪些:

01、心態因素

也許是因為現在的生活節奏快,時間越發顯得寶貴,也許是人們難以更好地沉住氣,總是急於求成,練習三五個月或一年半載就想達到很高的程度,否則就不想堅持了。


誰都希望早日學有所成,這是許多人的心態,也是一種正常心態。但我們需要真正意識到的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任何人能夠一蹴而就,成功的人都是一路跋山涉水而來。


就像有些人在分享相關經驗和方法的時候,他可能教你許多方法,可是唯獨沒有告訴你他練習了多少年。


看一些大作家的作品,他們從開始寫到真正出版,往往也歷時好幾年。我們再拿網文界的大神唐家三少來說,他保持13年天天日更,可見他的成功都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再跨界看看影視,例如2019年大火的網劇《陳情令》,前期花費了3年的時間在準備。


真正的成功都是在日積月累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對於寫作,我們就練習那麼三五個月沒有明顯成效,不足為奇。


但在這個時代,我們是佔優勢的,甚至有可能更快取得成功。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老一輩人找素材,可能要去圖書館翻上半天。而我們現在要找素材,上網就可以找到相關的權威內容,那麼剩下的時間,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學更多的內容。


所以也不用擔心自己會花上十幾年才能學有所成,只要努力去做去堅持即可,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總之,心態一定要擺正,如果心態沒有擺正或者搖擺不定,往往會讓自己無法堅持或學習的成果大打折扣。


02、學習的方法

學習能不能取得進步,除了學習的毅力和行動之外,方法也至關重要。如果方法不對,收效甚微。


可參考的方法有哪些,根據我自己的經歷和身邊優秀人士的學習方式,分享一下:


首先,學會向領域內優秀人士的學習。

向他們學習,並不是要抄襲他們,而是可以拆解他們是如何寫的,看他們具體是做的,方法是什麼。並且用他們的方法來對照自己的方法和作品,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不到位,具體要如何提升等。


比如你寫散文,你就可以找領域內的優秀人士,或是你喜歡的作家,或是同領域的青雲文章,看看他們怎麼寫,有哪些地方可以學習借鑑,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上提升。


想要進步最好的方向別人學習,然後不斷創新,如果是關起門來自己寫,進步可能會慢一些,甚至一直無法突破。


其次,練習的數量一定要夠。

去年12月我見到一位作家,我提到自己的寫作情況。他說:“你練習的數量太少,數量提不上來,其他都白搭。”


他說他是理科生,剛畢業的時候,為了得到一份文案工作並且把它做好,半年寫了1000篇文章。既然是文章,至少也在千字以上,半年練習這個數量,非常驚人。


如果我們做不到這個程度,至少讓自己一週寫三篇長文,平日裡三五百字進行練習,不要簡短,以量變達到質變。


如果連練習的數量都沒有,一切都是空談,因為一切都是練出來的。


最後,要善於覆盤。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學會及時覆盤總結,看看自己哪裡做得好,繼續堅持。看哪些方面不足,及時調整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快速迭代,快速進步。如果做不到這一步,容易陷入瞎忙的狀態,並且走偏了還不知道。


03、目標因素

標題提到“沒有多大收穫”,這個“收穫”概念其實比較模糊,你想要的具體收穫是什麼呢?是變現,還是粉絲達到多少,或是通過原創呢?


建議將這個“收穫”具體化,並且進行拆解,看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通過哪幾個步驟。


舉個例子,你3月份的目標是過原創,那麼可以寫下:

發文數量:10篇,平均3天一篇。

接著分析,為了實現目標,你需要做哪些事情。例如:

選題、拆解(學習)優秀作品、及時覆盤、向優秀的人士請教、加入一些訓練營等。


總之,目標確定之後,要去拆解目標,形成一步步可實行的計劃,然後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調整方法策略,這樣才能更好地向目標靠近。


相反,如果只是一個“收穫”,而不具體,指導性就不那麼強,也沒有什麼動力,更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所以在主觀部分,我們是可以控制和調整的,只要在這方面不斷改善,就能夠更好地保持循序漸進的狀態。


總結: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客觀因素雖然存在,但起決定因素的是主觀因素。既然如此,就意味著主動權在我們的手裡,我們就有提升和改善的機會。相信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堅持和努力,成功離自己會越來越近。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給您帶來一些幫助!謝謝!



這個問題剛好我也出在這個階段,所以看到這個問題隨筆說一下我此時的感覺和想法。

我在頭條平臺也是申請文化領域創作者黃V,到今天為止已經二十來天了,目前還未通過。

但是我還是會繼續走下去,我覺得結果只是我們行動的一個方向,而不是目的。在通往結果的方向中其過程中才是最重要的。當我們努力做好每個過程其實就已經受益了,這何嘗不是一種收穫。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一直努力不停的奔向心中所想美好的結果,而忽略過程的努力和累積,從而導致了諸多結果不如所願,內心一度失望、糾結與痛苦。

其實所有的事物運行都得有個過程,過程中也都有其規律。

《易經》乾卦六個爻就過程和規律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第一爻(初爻)潛龍勿用。就在啟示我們,當自己還不夠強大,能力還不足以支撐才華的時候,不要老想者如何顯現自己或是一味地看中結果,此時是培育自己能力和才華的時候,要好好的打磨自己以備將來有大用。

就好像我目前在頭條平臺所處的狀態,此時只想按平臺的規律做好自己的每一個過程,歷練自己、打磨自己;不管結果如何,我相信努力做好每個過程,寫好每篇文章,拍好每段視頻。不管能不能通過黃V審核,最起碼在這個過程中我一定會有所成長,有所受益。這是無形的價值,非價格所能衡量。這何嘗不是一種收穫!

所以真對這個問題,“一直在文化領域堅持原創寫作,但並沒有多大收穫”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其實你已經有收穫了。只是這個“收穫”被披上了一層外衣,暫時沒被發現而已。[微笑]

在這裡也非常感謝頭條平臺給大家提供共同的成長空間!



龍門天成


首先,我借一個故事講一下什麼是文化:

一個咖啡廳裡分別來了四位不同國家的男士!

第一位進來的是英國人,坐下來看到杯裡的蒼蠅,什麼話也沒說,放在杯子下面一張鈔票走了。——大家都知道英國人很紳士,他不會因為這種事情吵,他們用這種方式表示抗議。我不喝但是我付錢。

第二位進來的是法國人,看到同樣的場景,把服務員叫過來。“看,這裡面有一隻蒼蠅,但是我並沒有點蒼蠅啊”——這就是法國人,幽默風趣。

第三位是一位日本人,看到這場景,把服務員叫過來大罵一頓,然後走了。——脾氣暴躁

第三位是中國人,類似的把服務員叫過來,然後對他說“把你們領導叫過來”。——這是中國的文化,遇事找領導。

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範圍很廣,生活、語言、歷史、哲學都是文化的一部分,認為文化枯燥無味可能是把文化的概念想的過於死板,僅限於一些歷史名著、人生哲理。其實文化範圍很廣,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博人眼球的東西,重點是我們如何把這些有趣的東西更加風趣的表達出來!


草民三觀


題主能持續做文學原創,這個精神非常值得鼓勵!贊一個!

感覺沒什麼收穫要一下幾個方面考量!

  1. 網絡大環境;現在的時代再不是那個看什麼都要去圖書館、書店的紙質傳媒時代。各大網絡平臺都在競爭,單單自媒體這一塊就分出那麼多領域。想在那麼多自媒體大神中間殺出一條血路難上加難!

  2. 作品受眾面較窄;題主做的自媒體主要是散文,美文,現在的讀者關注比較多的幾個領域分別是新聞、熱點、娛樂、電影、綜藝、體育、健康等等,文化歷史領域關注度少的可憐,更別提在文化領域佔比重更小的散文、美文了!

  3. 題主本身的文學水平;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作者本身沒有一個非常好的文筆,想要在這個學快消費的時代讓讀者慢下來欣賞你的作品實在是太難了。

  4. 視頻類新媒體快速發展對文字領域衝擊;現在的手機App,大部分都是短視頻平臺,人們更喜歡在無聊的時候去欣賞視頻或者看直播減壓,讀書的越來越少了!

總之,作為愛好文學的我們,無論時代怎麼發展,都要堅持創作,畢竟“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只要堅持原創文學,總有收穫,再不濟自身的水平也會提高的!加油!

我是暗影迷蹤,關注我!!


暗影迷蹤


文化領域受眾面其實還是很廣的,不太清楚您說的收貨是指哪方面?所以想以我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和思考說一下。

文化領域不像社會和新聞類,不太容易出爆款,也不容易“蹭熱度”,您在寫文章更應該注意與時事相結合,這樣大家也會更願意看。

不知道您堅持寫作多久,如果時間不太長,建議可以試試寫書評,多加入一些自己的觀點,體現個人特色。

不管寫什麼我想內容一定是最重要的,自媒體下的寫作不是學生時代的作文,我們沒那麼多限制,所以更要拿出屬於自己的文風和思想,這樣才能留住讀者。我自己也還在寫作這條路上摸索,有人總覺得無論寫什麼文章一定要起一個爆炸性的標題才能吸引人,但如今自媒體的推薦機制只會更偏向內容優質,主題明確的文章。

您覺得沒有收穫可能只是目前還沒有找到自己擅長的寫作方式,文化當面也需要更細緻的劃分。比如探討詩歌,傳統文化,書籍,藝術等等這些都需要根據您的興趣來選擇。寫作不是機械性工作,需要我們更靈活的思考,同時也要源源不斷接受新的事物。好的內容加上獨特思維還有不斷堅持,一定會有令你滿意的收穫。


課代表小路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謝謝。

搞文化創作,如同農民種地。首先要選優良種子,還要施足底肥,供應莊稼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再一個就是田間管理,該澆水一定要澆水,不能旱,不能澇。還要及時拔除田間的雜草。這樣才能有較好的收成。天災誰也無法抗拒。再回頭說創作:首先你寫某一篇文章時,腦子裡應有足夠的寫作素材(肥料),其次,取一個切合主題的響亮的名字(種子)。寫作時把感情輸入到文章中去,用心聲去寫,通過多寫多練(勤奮),會有收穫的。鐵杵磨繡針,功到自然成。在當今自媒體上寫文章,一開始就不要求有多大的閱讀量,因為你寫的還不夠好,只要堅持練習,寫的多了,寫作的功底也就練成了。這就是一個心態。我寫文創作,不圖回報,只為寫的文章得到大家的認可,這就是目的。

總之,寫作必須有豐富的知識,靈敏的思維和思考能力,再運用多種寫作技巧表達出來,就一定有收貨。沒有收貨是寫作水平還沒有滿足讀者的眼球,應該提勁練習方可。


萬德傳


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一輩子都學不好,學不完,學無止境。

當下的自媒體,做網絡創作,沒有多大收穫,為什麼?我想有幾個因素。

首先,現在的自媒體,五彩紛呈,五花八門。隨著網絡的發展,人們更喜歡直觀、精煉、短小的文章及視頻。沒有了更多的讀者,文章就顯得沒有多少價值,。

其次,自己身為媒體人,應該懂得文化發展的需要,及自己探討文學創作的索求與初衷。擺正位置,調整好心態,繼續努力,堅持到底,肯定是要有斬獲的。

我不是搞文學創作工作的,但對文化方面情有獨衷,也僅僅是愛好而已,不指望它對我有多大收益。所以,也就不會考慮它對我的成功與否會造成傷害。

年輕的時候,儘管把業餘愛好放在了自己追求的位置,然而由於諸方面的原因沒有堅持下來,當中也有你這樣那樣的困惑,但從來沒有放棄。只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減退,把一切經歷過往都看得很淡。

你的情況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同。但只要有一顆執著的心,就會步入勝利的殿堂!


天邊飄過一抺雲qyc


要弄明白命題中提到的收穫是什麼?我來嘗試解答一二。

寫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興趣愛好,還是寫一寫,直抒胸臆,還是為了出名吸引粉絲或者通過寫作賺錢?

作家這條路很苦,靠碼字為生不易。如果你想以此為生,一直沒有收穫,很可能說明你不是這塊料。

如果是提高文筆,創作文章是你的興趣,我覺得持續寫作的目的達到了就好啊。

很多事都是這樣,你想求菩薩的時候,菩薩不一定理你,但她想賜給你什麼的時候,往往是你意想不到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把寫作當做陶冶情操的愛好,慢慢筆耕,我想假以時日,春風和煦的時候,回頭望去你的田野裡已經長了新芽。



維摩居主人


所謂的收穫,我就私自理解成了金錢上的收穫了,並任性的按這個方向給出我的解答。

原因,其實用兩根曲線就能解決了。

正式解釋之前,先問你個問題,假如你現在家有一娃,眼下有且僅有兩條路可選,一練鋼琴,將來當個鋼琴家;二學寫代碼,將來當個程序猿。

請問作為家長,哪個是最好的選擇?

有人說,這個因人而異,無最優解吧。

但其實有,答案是選第二條路。

因為,雖然最後鋼琴家的收入大概率會比程序猿收入高。

但一個朗朗全世界可以一起來消費,而一個APP後面卻需要無數的程序猿。

所以學鋼琴的最後大概率成為了鋼琴老師,而寫程序的,哪怕當不了扎克伯格、馬化騰,也大概率可以拿到遠高於社會平均工資的月收入。

這不是市場大小的問題,而是行業特性的問題,鋼琴演奏行業,是個金字塔結構,只有登上金字塔尖,你才能從學鋼琴的變成“鋼琴家”,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如果一件事情,少數的人就可以做好,而且做好的產品複製傳播的邊際成本極低,那就會產生這種金字塔形結構。

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娛樂行業,所以無數的人削尖了腦子都想往娛樂行業裡鑽。

而編程行業因為少數人無法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相對的就沒有這種金字塔結構,人人都存在著機會。

那回到寫作行業。

因為寫作完成的作品,複製、傳播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所以寫作行業也是個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結構行業的收入是從呈現冪率分佈的。

如圖一,收入滿足28定律,最優秀的20%,獲得整個行業80%的收入,最優秀裡面的20%又獲得優秀當中的80%的收入。

而寫作能力的增長是一條S曲線(圖二),

學寫作一開始慢(學拼音認識字階段),然後接著的是一段快速成長階段(看圖學寫話,寫作文的學生階段),然後又會進入一段緩慢的爬坡階段(進一步精進的專業寫作)。

寫作看似簡單,所以人人都會寫作。但要寫得比絕大多數人都要好,那是需要經年累月的刻意練習。

所以只有耐得住寂寞,熬過高原期,走入無人之境,才能站在金字塔尖,收穫累累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