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簡單瞭解私募基金(揭開私募神祕的面紗)

按照募集對象的不同,基金可以分為公募、私募。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簡單瞭解私募基金(揭開私募神秘的面紗)


私募基金就是以一種非公開宣傳的方式,私下向特定投資人群體發行募集的一種集合投資,私募基金的銷售和贖回都是由基金管理人和投資者之間協商而定的。

私募是相對於公募而言的,就證券發行方法之差異,以是否向社會不特定公眾發行或公開發行證券的區別,界定為私募或公募。


2.發展歷程

1993年-1995年:萌芽階段,這期間證券公司與大客戶逐漸形成了不規範的信託關係;

1996年-1998年:形成階段,此期間上市公司將閒置資金委託承銷商進行投資,眾多的諮詢顧問公司成為私募基金操盤手;

1999年-2000年:盲目發展階段,由於投資管理公司大熱,大量證券業的精英跳槽,憑著熟稔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市場營銷,一呼百應。

2001年以後:逐步規範、調整階段,其操作策略由保本業務向集中投資策略的轉變,操作手法由跟莊做股到資金推動和價值發現相結合轉變。

但是,中國的私募基金暫時難與國際接軌,主要原因是監管執行上問題。私募基金是在市場發展的腥風血雨中頑強生長起來的,儘管存在著欺詐,存在著諸多不規範,而且私募基金從誕生的那天起,就始終處於“地下工作”狀態。但是,私募性質的機構日益增多,它們完全是由市場需求而自發“成長”起來的,其頑強的生命力令人驚歎。


為什麼只有合格投資者才能買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不得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主體進行募集

私募基金面向的人群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隻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或投資於單隻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


三、認知五大誤區

1.私募基金操作風險大?

私募基金操作的高度靈活性和持倉品種的多樣化,往往能搶得市場先機,贏得主動,使創造高收益成為可能。

2.風控能力弱、盈利低?

因私募基金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其資本運作和收益狀況,不能被社會所認知,從而造成私募基金運作風險大與收益的認識誤區。實際上,私募基金靈活的操作風格,極易調動市場投資熱情,更易產生賺錢效應。

3.私募基金股東不穩定?

私募基金成立時,都會選擇穩定、可靠、信譽好的合夥人,但因沒有監管層的監管,也就迫使了私募基金在成立和運作中的謹慎行為。這種自律性和內壓式的自我管理模式,也有利於迴避風險,減少外界監管的成本。

4.法律環境限制?

由於私募基金從成立、管理、到運作,都在地下進行,易讓人忽略其有利的一面,但從海外成熟證券市場私募基金的發展來看,私募基金的發展規模遠大於公募基金,足以說明私募基金髮展的前景和潛力。

5管理滯後?

由於私募基金的管理方式和運作組織結構表現得相對較簡單、經營機制也會更加靈活,日常管理和投資決策的自由度也相對較高,從這個方面來說,私募基金相對於公募基金管理基金的做法更值得肯定。


簡單瞭解私募基金(揭開私募神秘的面紗)


陽光私募

1.概念

陽光私募基金是藉助信託公司發行的,經過監管機構備案,資金實現第三方銀行託管,有定期業績報告的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陽光私募基金與一般(所謂“灰色的”)私募證券基金的區別主要在於規範化、透明化,由於藉助信託公司平臺發行能保證私募認購者的資金安全。

2.陽光私募的特點

(1)收取20%超額業績費。當私募基金產生盈利時私募基金管理人會提取其中的20%作為回報。

(2)追求絕對正收益: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和投資者的利益是一致的,私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費很少,主要依靠超額業績費。

(3)股票的投資比例靈活:可以通過靈活的倉位選擇規避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4)購買門檻較高:陽光私募基金每份投資一般不少於100萬。

(5)私募基金操作靈活:目前陽光私募基金規模通常在幾千萬至1個億。

(6)一般有6-12月封閉期:陽光私募基金多有6到12個月的封閉期,客戶在封閉期中贖回受到限制。


私募基金近年來的比較重要的變化有哪些?

近年來據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私募基金總規模13.74萬億元,較去年增長了9600億元;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494家,較去年底增加46家;備案私募基金產品81299只,較去年底增加了6657只,股權創投私募增長強勁。


簡單瞭解私募基金(揭開私募神秘的面紗)


外資私募扎堆發新產品,多家洋私募欲“私轉公”

截至12月18日,已有富達、英仕曼、橋水等22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業協會登記。近期,私募發行市場也是一片火熱,有三家外資私募在同一天推出了3只中國私募基金,包括瑞銀資管、野村投資、富敦投資。除了積極做私募業務,外資機構也在密切“私轉公”、申請公募牌照的進程,希望進一步擴大對中國資本市場和財富管理行業的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