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窗边的小豆豆》读完后明白了什么?

诺铭妈


1、世上没有奇怪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大人;

2、给孩子留下犯错的空间,不因为孩子的特殊而将其妖魔化;

3、对世上的事物保持好奇,不论你多大;

4、价值观不同是正常的,大人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却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这一条放在讨论人生上也适用;

5、孩子与大人本质上是平等的,大人的优越感在于他们比孩子早来地球几十年,这不足以让大人成为孩子的主人;

引用纪伯伦的一首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6、倾听是个好习惯,它让人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在乎程度;

7、承诺下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哪怕许下承诺的对象是个不知事的娃娃;

8、关爱有缺陷的人们,最好的办法是将其当平常人看待;

9、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比培养一个上课机器来得更重要;

10、遇到事情,讲道理比发脾气有用,告知原理比粗暴指使有用;

11、教育不是用嘴说的,是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

12、包容地对待这个世界,世界会更包容地对待你。

先写到这,想到了再来补充。


拾光击


我是长之安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窗边的小豆豆》读完后,我陷入了沉思中,我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的学校,它让我陶醉,令我向往,我真希望自己也变身为巴学园的一个学生,与小豆豆一起重温学校的美妙时光。

我小时候,在农村小学,学校里除了书本知识传授,有限的体育课和活动课,几乎没有其他的了,一年组织一次的春游也只有少数几个优等生参加,当然我比较幸运,年年都在这个名单里。老师都是民办老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动不动就发脾气,当然都是有理由才发的,不是因这个同学不交作业,就是那个同学乱发言,不一而足。

小学没有音乐课,舞蹈课,因此我直到现在都是肢体僵硬,家人说我做舞蹈动作好比做操,因为我从小做体操多么!

……

其他也不用说了,反正《窗边的小豆豆》让我耳目一新,为我打开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清新、难忘的理想世界一一巴学园。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一一黑柳彻子的代表作。1981年出版之后,不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书中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

一年级小学生小豆豆因淘气、行为举止古怪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学校也会看到,在老师眼里,就是属于问题学生,一般都不会有好脸色对待的。如果不退学,继续在那读书,可想而知,小豆豆会有怎样的境遇?如不被边缘化,也是没有人尊重的,上学就是一个煎熬的过程,极有可能早早辍学了。

但幸运的是,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小豆豆好喜欢这个新学校啊!

1

巴学园有个小小的校门,是用两棵矮矮的活的树做成的,而且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

巴学园的教室都是电车改造的,在里面,简直就像是一边学习,一边旅行一样!坐在座位上,向窗外望去,虽然电车已经不会动了,但可能是因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随风摇曳的缘故吧,感觉就像是电车跑了起来似的。小豆豆忍不住唱起了欢快的歌。

2

巴学园上课跟别的学校不一样哦!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小朋友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便于因材施教。

上午的学习任务完成后,下午就可以出去散步。在自由玩耍的时间里,孩子们边散步,一些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也在路上学到了。

3

巴学园有着一位与众不同的校长一一小林宗作。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先生就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他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一个呵欠也不打。小豆豆这个时候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校长先生他向前探着身子,始终专注地听着。

校长平时见到小豆豆,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正是他的不断地夸赞和鼓励,鼓舞了小豆豆,不然如果没有见到小林校长,恐怕她一辈子都会被打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直至长大吧?

4

巴学园除了在电车教室里上课之外,其他活动真多啊!

夏天到了,可以游泳,巴学园里居然有游泳池,孩子们先把干的池清洗干净,接着注水,大家不分男女全都裸着下去。通过不穿泳衣游泳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的。”这是小林校长的良苦用心,希望消除孩子们“与别人不同”和“不如别人”的感觉。

还有别具一格的运动会,面对高桥同学腿短的缺陷,校长专门设计了利于他表现的运动会项目,使他将缺陷转换为优势,赢得了各个项目的冠军。“永远不要忘记夺取冠军的信心”。高桥同学获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也收获了自尊。

巴学园还有野炊,泡温泉旅行、试胆量游戏、礼堂露营、别出心裁的演出会、韵律操……

……

……

5

巴学园,是一个儿童的理想国,小豆豆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

这是一个如梦似幻般的地方,使她从曾经的调皮、淘气,成长为一个可爱、懂事、快乐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要说我从《窗边的小豆豆》里看到了什么?是满满的一个“爱”字!对,就是一一“爱”!

谢谢大家评论和关注。


长之安兮


读完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这本书让我知道,“坏”孩子他往往不是真的坏,你只要用心去引导,去教育,就会发现他具有优良的品质。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个调皮的女孩子,她极其调皮,上课时影响老师上课,让宣传艺人表演节目,甚至给燕子打招呼。这让老师失去了信心,小豆豆也因此被迫退学。后来,她来到了巴学园,这个学校的校长——小林校长,不但没有嫌弃她,还夸她是个好孩子,甚至还微笑地听小豆豆讲了4个小时的话,没有厌烦,还非常有耐心。而小豆豆第一次见到林校长,也开始喜欢学校,喜欢上学。最后,小豆豆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从以前人们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作文https://www.zuowen8.com/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看点艺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7f7ca10294de4b8aa2db21b282c7313c\

千指魔音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不错的书,很多老师会推荐学生看。如果认真读完,我想会使人有很大收获。该书是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彻子的代表作,1981年出版后,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她用简洁而舒缓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一些真实的故事,并用真情实感描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天堂: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循循善诱与耐心教育下,小豆豆成为一个聪明活泼、能干且富有正义感的小女孩。小林宗作先生先进独到的教学理念令人感动、那个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的巴学园以及那个让人无可奈何的小豆豆都让人在阅读的时候心情起伏跌宕。我对这本书总结了四点比较深刻的感受。

第一,孩子需要倾听,童心需要尊重。例如:小豆豆第一次去巴学园见小林宗作先生时非常兴奋,整整说了4个小时的话,而小林校长一直耐心倾听,没有打断她。一个校长,耐心听完了一个7岁小孩4个小时的谈话,这不得不让我们敬佩小林校长对孩子的尊重。可以想象,如果小豆豆没有遇见小林宗作校长,也许会遭遇另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对一个孩子的一生会有多么的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第二,孩子需要鼓励。“你是一个好孩子”“老师理解你”,这是小林校长对小豆豆经常说的话。而对于身体发育有障碍,永远长不高的高桥经常说的是“你绝对能做到”。为了不让高桥怀有自卑的心理,巴学园组织了别具一格的运动会, 比赛项目大都是校长想出来的,比赛结果令人吃惊,无论在哪个项目里,在全校个子最矮、四肢最短的高桥同学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小林先生的特意安排,目的就是消除高桥同学那因身体残废而产生的害羞心理。此外校长还采取了一些尽可能的措施,比如让孩子们不穿游泳衣一起跳入游泳池,其目的也全是使高桥同学呀、泰明同学呀以及其他身体上有残疾的孩子们能消除自卑感和“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由于校长的这一番苦心,使那些生理缺陷的孩子摆脱了自卑感,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也正因为“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么一句宝贵的话,让小豆豆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从而影响了她的一生。我们的教育应尽量多尝试去理解孩子们,以宽容的方式来爱他们、以睿智的方式来引导他们。

第三,对孩子要进行个性化教育。小林宗作先生不仅仅是一个耐心的校长,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倡导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吃饭个性化。巴学园的孩子每次吃饭前都要唱歌;二是教学个性化。教师教学都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巴学园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小林宗作先生经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因此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小林校长在巴学园就实践着自己的这样一个教育理想,留给了孩子们一笔一生的财富。

第四,落实素质教育,使教育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在巴学园,小林校长一直在实施并贯彻着这种生活教育的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小林宗作先生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去温泉旅行,在旅途中,学生自已采购、做饭;上学期间他组织学生去野炊,即使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也学会了煮饭做汤;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小林宗作先生还专门请农民在田地里给孩子们上课。在不断探索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我想小林宗作先生的做法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是有所启发的。对于多数孩子来说,有时候养成好的习惯比获取书本知识更加重要。今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真切感受一个孩子这一段难忘的小学生活,学习小林宗作先生至今闪耀着光辉的教育理念。“做一个真正理解孩子的大人”。






东标公子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精髓。


春晓chunxiao


日本作家很真实细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