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蘇武廟史料

蘇武廟史料

蘇武廟史料

臺灣東吳大學政治學博士、兼任講師李黎明先生撰寫的《中國大陸究竟有幾座“蘇武廟”》一文,刊載於2008年8月號的《歷史月刊》上。李先生藉助現代網絡的多元信息,發現中國大陸有12座蘇武廟。本文僅就其中的幾座,試作一次史料挖掘和分析。

一、河北豐寧縣蘇武廟

豐寧縣,即今豐寧滿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北部,屬承德市。豐寧蘇武廟,又叫宏濟寺,《欽定熱河志》中稱之為“蘇武祠”。其歷史久遠,現存的一間殘殿為清雍正五年(1727)重修,1996年豐寧文保所曾進行簡單修繕。當年重修蘇武廟時所立石碑至今尚存。

1994年出版的《豐寧滿族自治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蘇武廟原有兩棟建築,第一棟供“九神”,第二棟三間祠堂分別供奉送子娘娘,三寶佛和蘇武,蘇武神像供奉在西間殿堂裡。蘇武粉面黃鬚,端坐中央,身著大黃官服,披紅色風衣。蘇武座像上高懸一白底金字橫匾,大書“為臣不易”幾個字。左右牆上繪有壁畫12幅,此外還有大批遊人題詩。重修的蘇武廟毀於1966年。

(1)豐寧蘇武廟殘碑碑文部分(錄自2006年11月9日《北京晚報》孫豔華“漫話豐寧蘇武廟”一文)

……茲者,北口外潮河川上源,古有蘇公祠一楹。自我大清以來,四夷拱服,山河已統,邊塞人煙叢集,遂立營堡,故回蘇武廟也。其上古建造不記年甲。幾被零雨摧殘,俱已傾頹,至今基址尚存。康熙五十年,有大閣兒普濟堂上貴老和尚,往上視之,心甚諮嗟,頜首默思,雖則基址尚存,廟貌聖躬,杳然如斯,遊人何所瞻仰?遂發虔心,意欲整理。唯此一祠,不足壯觀……莫若兼修一佛剎豈不弘敞哉!眾皆怡然樂意。雖則如是,空手豈能成事……親持孟闐報霜,豈惜叩侯門,何期數載艱辛,梵祠神祠懼就。……

(2)清道光六年(1826)海忠修《承德府志》卷廿一頁七

蘇武廟史料

蘇武廟,在豐寧縣之大閣兒四道河東十七里,地名蘇公廟是也。初纂。國朝金虞和茳國題蘇武廟詩,用壁間茶字韻詩。

青冢明妃共一家,至今遺廟傍天涯。

少卿別後如中酒,通國歸來似小茶。

入畫麒麟終慘淡,寄書鴻雁漫諮嗟。

銀沙萬里忠魂在,迥樂峰前看月華。

自注:小茶,蕃女之稱。又,疊茶字韻詩。

節毛落盡竟還家,廟食無涯歲有涯。

瀚海牧羝終化乳,漢庭歇馬未通茶。

從徵客過應長嘆,疥壁詩傳亦可嗟。

絕調千秋首蘇李,莫將輕翰染煙華。

(3)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和珅、梁國治主編《欽定熱河志》卷八十一頁七

蘇武祠,在大閣兒東二十五里。

謹按:顧炎武《昌平山水記》稱,塞外有蘇武洞,或即此祠之訛。今土人呼為蘇公廟。考武奉使匈奴,徙北海上,不應在此。蓋古人遺蹟,人豔稱之。故為立祠耳。

二、寧夏中衛市蘇武廟

中衛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寧、甘、蒙三省區交匯處。中衛蘇武廟,在寺口子一帶。據文獻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第十五子慶王朱旃來寧夏就藩時,在寺口子一帶建蘇武廟,以保佑畜群平安。石窟共兩座,其一即為蘇武廟石窟。

寺口旅遊區,位於中衛市沙坡頭區境內,寺口古稱北海,地處宣和鎮南20公里處,古時為鎖扼固原、平涼、西安等地的咽喉要道,乃兵家必爭之地。寺口旅遊區西景區,主要景觀有蘇武廟、蘇武牧羊遺址、蘇武棲身石窟、蘇武圈羊石窟等。蘇武牧羊遺址位居西景區半山腰的石窟內,裡面有全國唯一一尊紀念蘇武的漢白玉蘇武牧羊石雕像。

(1)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張金城修《寧夏府志》卷六頁四十二

蘇武廟,在中衛縣寺口。

(2)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黃恩錫修《中衛縣誌》卷十頁廿六

寺口蘇武廟(清)黃恩錫

中邑山民多牧羊為生計,其報祀則祭蘇典屬國。予過香山寺口,山半有蘇武廟,俗傳像為肉身泥成者,不知何人假託,野老言之津津,欲辯其妄,口占一絕。

破廟寒山野草風,牧羊猶解祀蘇公。

漢廷自返羈臣節,笑把荒唐問野翁。

蘇武廟史料

筆者按:這首詩於清乾隆《中衛縣誌》、道光《續修中衛縣誌》均有收錄。原詩無題,只有小序,此題系筆者所加。當時,黃恩錫任中衛知縣,在遊覽了寺口蘇武廟後,認為蘇武廟的創修乃後人附會之辭。為此,他題詩並作序。蘇武有無到過此地,已無從考證,但這美麗的傳說,反映了人們崇尚高節、緣求教化的心願。中衛市,李文誤為中寧縣。

三、甘肅民勤縣蘇武廟

民勤縣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西漢武帝時,在縣境置武威縣、宣威縣,後又置武威郡。唐初置明威府、明威戍。唐大足元年(701),於縣東北置白亭軍,後降為白亭守捉。明洪武廿九年(1396),置鎮番衛。清雍正三年(1725)改為鎮番縣。民國十七年(1928),以“俗樸風醇,人民勤勞”易名民勤,沿用至今。

民勤蘇武廟,在蘇武山上。始建於明永樂七年(1409)。廟內塑蘇公官身端坐神像,刻《蘇武山銘》曰:“高山仰止,勒石儼然,上多美景,下多飛泉。名花勃勃,芳草綿綿。古祠高樹,黃河盤旋,吞氈齧雪,皓首蒼顏。羊歸隴上,雁斷雲邊,持旄節而不遺,嘆帛書之難傳。回日原非甲帳,去時乃是丁年。老骨浸胡月,孤忠吊南天。白亭留芳名,麟閣表雲煙。一生事業,誰敢爭先。”此銘剛好100字,亦稱《百字銘》。《百字銘》外,殿堂之上,碑牌相望,賦辭甚多。清道光《鎮番縣誌》、民國《民勤縣誌》均有收錄。

(1)清乾隆元年(1736)許容等修《甘肅通志》卷六頁十四

蘇武山,在縣東南三十里,俗傳蘇武牧羊之處,舊有蘇武廟址並碑,有“漢中郎將蘇武牧羝處”字跡,城內有蘇公祠。

(2)清乾隆元年(1736)許容等修《甘肅通志》卷廿三頁七

蘇武牧羝處,在衛東南三十里蘇武山。俗傳蘇武牧羝於此。

(3)清道光五年(1825)許協修《鎮番縣誌》卷一頁十二

蘇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相傳蘇武牧羝於此,因以名山。舊有蘇武廟址,並碑題“漢中郎將蘇武牧羝處”。

(4)清道光五年(1825)許協修《鎮番縣誌》卷一頁十九

牧羝澤在縣東南三十里,蘇山之麓。《雍大記》所謂東南峙子鄉之山也。

(5)清道光五年(1825)許協修《鎮番縣誌》卷一頁廿七

蘇公祠在城東北隅,興佛寺改建。祀漢中郎將蘇武、侍中金日磾、吳輔、明都指揮馬昭、指揮張玉、李堅、許升、方榮、姚震、王桓、千戶王剛、陶榮、王清、百戶王奉、白奉、王祿、何相、羅忠。

蘇武廟史料

(6)清道光《鎮番縣誌》卷一頁十二至頁十四“詩四首”

別李陵(漢)蘇武

雙鳧俱北飛,一鳧獨南翔。子當留斯館,我當歸故鄉。一別如秦胡,會見何詎央。愴憾切中懷,不覺淚沾裳。願子常努力,言笑莫相忘。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歸來,死當常相思。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乖離,思情思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臣。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燭燭晨明月,馥馥我蘭芳。芬馨良夜發,隨風開我堂。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雲翔。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願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贈蘇武(漢)李陵

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徘徊溪路側,恨恨不能辭。行人難久留,客言長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雲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雲馳,奄忽夜相踰。風波一失路,各在天一隅。長當從此別,且復去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詠蘇武(唐)李白

蘇武在胡中,十年持漢節。

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

牧羊過地苦,落日歸心絕。

渴飲月窖水,飢餐天上雪。

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別。

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

詠蘇武(明)嶽正

迢迢石徑路人稀,峰嶺連雲接翠微。

沙遠雪深樵不到,山高風冷雁難飛。

千年臺上生香草,百丈巖前長蕨薇。

昔日書成憑浪語,方知漢將得東歸。

(7)民國十五年(1926)馬福祥主修《民勤縣誌》第286頁

蘇武山高(明)王慎機

山名蘇武說當年,萬仞孤高尚傑然。

日照丹巖連曙色,雲開翠袖障晴天。

古祠零落封秋草,幽窟荒涼鎖暮煙。

屬國歸來旌節老,恨隨流水夜濺濺。

四、糾錯:泉州執節巷“蘇武廟”

李黎明先生在《中國大陸究竟有幾座“蘇武廟”》稱:“第十二座蘇武廟,據網友‘醉翁之意’說,福建省泉州市的執節巷,有座供奉蘇武的廟宇。” 錯!不是蘇武廟。

據2010年8月6日《泉州晚報》“泉州地名:執節巷” 載:“關於執節巷巷名的來由傳說,與南宋時期曾任兵部侍郎的泉州人諸葛廷瑞有關。諸葛延瑞,字麟之,南安人。登南宋紹興廿七年(1157)進士。授龍溪縣尉,後改知崇安縣,累官兵部侍郎。”

“相傳,南宋孝宗年間,金國野心勃勃,試圖吞併整個中國。南宋北伐無力,偏安於臨安。此時,適逢金世宗完顏雍病逝,便派出使節,通知南宋皇帝,派大臣參加喪禮。南宋皇帝懾於金國的武力,便派出一名特使出使金國。此人便是諸葛延瑞。諸葛延瑞奉旨出使金國後,面對金國君臣上下的威脅和侮辱,表現出的尊嚴與氣度,使金人無計可施。諸葛廷瑞不辱使命,受到了孝宗皇帝的稱讚和敬仰。此後被重用。南宋紹定年間,泉州太守在其故里立‘執節’石牌坊,同時興建一座‘執節宮’,以褒揚前人風範,激勵百姓的愛國思想。後來,泉州人沿著‘執節’石牌坊和‘執節宮’兩側,興建住宅商鋪,逐漸形成一條街巷,人們就近取‘執節’為名,故名‘執節巷’。如今巷仍在,石牌坊不存。”

五、補記:陝西武功、郿縣和山西右玉縣三座蘇武廟

經李黎明先生的查證,中國大陸有12座蘇武廟。第一座在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座在寧夏中寧縣中衛市,第三座在甘肅民勤縣,第四座在甘肅平川區東南,第五座在陝西韓城市,第六座在內蒙古故云內州北,第七座在北京石景山區,第八座在陝西長安縣東杜陵,第九座在山西大同市,第十座在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第十一座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喜州鎮東喜洲金圭寺,第十二座在福建泉州市執節巷。

除了“第十二座”錯誤之外,李文所記,尚有11座蘇武廟。筆者查找史料時,又發現陝西武功、郿縣和山西右玉縣三座蘇武廟。補記如下:

(1)清雍正十二年(1735)儲大文編纂《山西通志》卷一六五頁五十

蘇武廟,在朔平府右玉縣北四十里。武奉使在北十九年不屈,後人廟祀之。

(2)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達靈阿修《重修鳳翔府志》卷三頁九

蘇子卿祠,舊在郿縣五丈原,因屬岐山,後改建城西。

(3)清光緒十四年(1888)張世英等修《武功縣續志》“沈志摘存”頁九

蘇武廟史料

蘇子卿祠(清)李大春

春雲澄夕霽,躧屐出北門。

川氣濯濃李,隴鳥飛楊園。

比閈有蘇子,荒祠託山樊。

飛薨列樓雉,網戸馥蘭蓀。

時見牛羊下,詎知漢節存。

志士在宗社,功名安足論。

歸授典屬國,孰雲非君恩。

胤子悲無恙,辛苦故人言。

千年河梁上,北風驚旅魂。

(採鞠堂詩集)

筆者按:這首詩可證實武功縣蘇武古廟在北門外,明代已有,清初荒毀。作者李大春,字聖年,武功人。清順治舉人,工詩詞。有《採鞠堂詩集》行世。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張樹勳修《續武功縣誌》卷四“人物誌”有傳。

六、結語

綜上所述,全國各地至少有14座蘇武廟。正如李黎明先生在《中國大陸究竟有幾座“蘇武廟”》最後所說,蘇武廟存在的原因,與其位於邊區戰爭環境的背景及民間信仰有關,它的內在精神意義可能要大於歷史事實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和珅.欽定熱河志. 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2]海忠.承德府志.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3]許協.鎮番縣誌.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4]馬福祥.民勤縣誌.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5]張金城.寧夏府志.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6]黃恩錫.中衛縣誌.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7]許容.甘肅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灣: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8]傅應奎.韓城縣誌.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周銘旂.乾州志稿.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

[10]沈青崖.陝西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灣: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11]康海.武功縣誌.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12]宋敏求.長安志.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13]儲大文.山西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灣: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14]達靈阿. 重修鳳翔府志.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15]張世英.武功縣續志.臺灣: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本文已刊載蘇振武主編《第二屆蘇武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242-253頁)

(作者單位:漳州蘇氏譜牒研究會)

歡迎親們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家風|揚正氣,從關注開始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天下蘇氏信息平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