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老師建議孩子多閱讀?家長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很多家長朋友曾問我:“老師,你總讓我們給孩子閱讀,究竟閱讀有多重要呢?”

“讀那麼多閒書未必能提高成績吧,還佔了孩子的學習時間。”

事實上,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閱讀都抱有偏見,未能認識到其重要性,因此在孩子教育中失去了閱讀的優勢。

作家高爾基說:書籍是青年人不可以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

只有當家長重視閱讀,孩子才會愛上讀書;只有當孩子愛上閱讀,他們才能從中獲益匪淺。

家長們一定要明白,小學階段的閱讀十分重要。

為什麼老師建議孩子多閱讀?家長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1

小學階段的閱讀有多重要?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口號最初出現在各大補習機構中,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家長之間競爭的口號。

家長用孩子的成績來競爭,比拼誰家的孩子才更聰明;

家長比拼提供給孩子的學習資源,所提供的學習資源越豐富、越高級,孩子擁有的條件就越優越。

為此,幾乎從孩子3歲起家長就把他們送進各種各樣的興趣培訓班,要求他們學習奧數,學習寫作乃至於寫詩。

為什麼老師建議孩子多閱讀?家長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上小學後,家長想著只要多報一個補習班,孩子的成績就多了一重保障。

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稍微退步他們就會發慌,生怕孩子掉隊。

……

可是,小學階段的教育重點並不在於成績。

不少教育專家都承認,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明顯的虛假性,因為小學的知識十分基礎,只要孩子死記硬背就能拿到高分。

上了中學之後,知識框架變得複雜,要求孩子具有靈活思考的能力,而從前拿高分孩子有可能成績一落千丈,原因就在於他們並沒有打好基礎。

為什麼老師建議孩子多閱讀?家長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那些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的孩子成績上漲得非常快,就是因為他們早早把基礎打牢了。

這一基礎,就是閱讀能力。

讀小學的孩子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直接往上面填知識就會顯得十分空洞,因為沒有土壤的大樹是難以存活的。只有發展了充分的閱讀能力,打好了地基,填好了土壤,知識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家長要幫助孩子愛上讀書,培養閱讀習慣,才能真正發展他們的學習能力。

為什麼老師建議孩子多閱讀?家長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2

小學階段的閱讀有多重要?

教育理論上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即7-9歲是兒童形成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他們發展各項能力的黃金時期。

家長們最關心孩子的學習能力,也就是“理解能力”,這種看似複雜抽象的能力卻能通過一種簡單的行為培養而成——

那就是,閱讀。

◆通過閱讀,孩子發展了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孩子成績不好,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理解能力跟不上。特別是語文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如果孩子理解不了長篇的說明文、散文等等,他們就做不出題目。

閱讀能力本身就是培養學習能力的基礎,孩子的閱讀跟上了,學習就一定不會差。

為什麼老師建議孩子多閱讀?家長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通過閱讀,孩子初步形成了簡單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培根認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讀書不僅能豐富學識,能形成一定的性格,還能建立起孩子對於世界的初步認識,形成其個人觀點。

◆通過閱讀,孩子能形成其個人氣質。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師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孩子能夠接觸到的世界很小很小,往往就是家庭與學校。但通過閱讀,孩子能夠了解世界大得多,古今中外都成文字,一點點豐富其見識。

同時,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他的氣質會更為出眾,更容易綻放光彩。

為什麼老師建議孩子多閱讀?家長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3

閱讀就應該從小學抓起

家長們還要明白,每個孩子都有閱讀天賦,人們的閱讀天賦是天生的,但如果沒有得到有效啟蒙,這種天賦就白白浪費了。

據瞭解,孩子90%以上的學習能力,都是通過閱讀開發出來的。

研究表明,孩子閱讀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就在6-12歲,也就是讀小學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家長如果過度重視孩子的成績,就會忽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無法為孩子將來的學習與發展打好基礎。

因此,閱讀就應該從小學抓起,不僅要抓字數,更要抓質抓量。

為什麼老師建議孩子多閱讀?家長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根據孩子的年齡,積累相當的閱讀量。

6-8歲的孩子每年閱讀量不低於100萬字;

8-10歲的孩子每年不低於200萬字;

10-12歲的孩子每年不低於300萬字的閱讀量(閱讀量大的孩子每年可達1000萬字以上)。

◆根據習慣養成規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主要有兩點,一是持續性,二是連貫性。家長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每天都有固定的閱讀習慣和時間,在長時間的堅持下增加閱讀量。

◆通過多種方法,讓孩子愛上讀書。

為什麼老師建議孩子多閱讀?家長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方法有很多,如親子共讀,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會更樂意參與閱讀;還有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書籍,以此增進其對於讀書的興趣等等。

小學階段的閱讀絕對不僅限於“讀課文”,只有積累了廣闊寬泛的課外閱讀,孩子才能通過閱讀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形成情感,感悟文字。

我們要始終關注孩子的閱讀能力與閱讀習慣,讓孩子在閱讀中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