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時期,又一波排隊在路上 , 防護措施你真的做好了嗎?

防控疫情時期

春季的常見傳染病來襲

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都排隊在路上了

防護措施你做好了嗎?

來看看以下這些,有用的防控吧!

01

流行性感冒

疫情時期,又一波排隊在路上 , 防護措施你真的做好了嗎?


  1. 病因:流感病毒。
  2. 流行病學
  3. ⑴傳染源:病人及隱性感染者。
  4. ⑵傳播途經: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多發於冬季和冬末春初。
  5. ⑶易感者:兒童以及其他易感人群。
  6. 臨床表現
  7. ⑴突然起病,畏寒、高熱、頭痛、全身痠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
  8. ⑵伴有輕度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9. ⑶病程持續約一週。
  10. 併發症
  11. 肺炎、腦炎、腦膜炎、循環功能障礙等。
  12. 隔離和預防
  13. ⑴隔離至熱退後2天或症狀消失為止。
  14. ⑵注意室內開窗通風。
  15. ⑶易感者可服用板蘭根3-5日。
  16. ⑷增強體質,合理營養,保證充足睡眠。
  17. ⑸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18. ⑹少去公共場所,不去病家串門。
  19. ⑺有條件者接種流感疫苗。


02

麻 疹

疫情時期,又一波排隊在路上 , 防護措施你真的做好了嗎?


  1. 病因:麻疹傳染性極強,易感者多為兒童。
  2. 臨床表現
  3. 患者初期症狀和感冒差不多,發熱3天后,開始出現皮疹,首先起於耳後、髮際處,主要是斑丘疹,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皮疹3-4天后逐漸脫屑消退,逐漸康復。
  4. 預防措施
  5. 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麻疹沒有特效藥物,主要是護理好患者,減少併發症,寢室要溫暖、溼潤、空氣清新,光線不宜過強。定時通風換氣,要用溫水清洗顏面、眼鼻分泌物,定時用鹽水或漱口水漱口。 (風疹與麻疹的區別:手腳心沒有疹子,出疹1-2天即消退,孕婦得後易使胎兒畸形。)


03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疫情時期,又一波排隊在路上 , 防護措施你真的做好了嗎?


  1. 病因: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又稱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近30年來世界暴發流行的一種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2. 流行病學
  3. 本病特點為潛伏期很短,起病急驟、眼刺激症狀重,結膜高度充血,常見結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點狀剝脫。本病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發病率高,傳播很快,發病集中。本病每於夏秋季節流行,多見於成人。
  4. 臨床表現
  5. 潛伏期短,一般為24小時左右。最長不超過3天。實驗室誤接種眼內,可於18~36小時內從該眼分離出病毒。
  6. 預防措施
  7. 養成勤洗手,不揉眼,注意個人衛生,不去人多人雜的地方。
  8. 04

手足口病

疫情時期,又一波排隊在路上 , 防護措施你真的做好了嗎?


  1. 病因:病毒感染。
  2. 流行病學
  3. ⑴傳染源:病人及隱性感染者。
  4. ⑵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傳染源或通過鼻咽分泌物、糞便、飛沫傳播;夏秋季多發。
  5. ⑶易感者:5歲以下兒童易感;對同類型病毒有免疫力,維持時間尚不清楚。
  6. 臨床表現
  7. ⑴口痛,厭食,低熱。
  8. ⑵口腔粘膜可見小皰疹或潰瘍,舌、頰粘膜、硬顎等處為多,偶爾波及牙齦、軟顎、扁桃體和咽部。
  9. ⑶手、足掌背可見斑丘疹,後轉為皰疹, 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見於臂、腿及臀部,軀幹少見。
  10. ⑷病程短,症狀輕。
  11. 隔離和預防
  12. ⑴隔離患兒二週。
  13. ⑵對患兒的鼻咽分泌物、糞便及汙染物隨時進行消毒。
  14. ⑶注意室內開窗通風,物品消毒等。
  15. 治療
  16. ⑴對症處理:保持口腔衛生,口腔潰瘍處可局部塗藥。
  17. ⑵防止繼發感染。
  18. ⑶中醫治療:清熱解毒。


05

風 疹

疫情時期,又一波排隊在路上 , 防護措施你真的做好了嗎?


  1. 病因:風疹是一種症狀較輕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
  2. 傳染源:
  3. 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出疹前5天到出疹後2天的病人均有傳染性。患者口、鼻、咽部分泌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存在。出疹前後的病人傳染性最強。風疹流行起,人群中的人多為輕型或隱性感染,同樣具有傳染性。
  4. 傳播途徑
  5. 經空氣飛沫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嬰兒患者排毒時間較長,
  6. 5~6個月內於唾液、尿、糞便中仍有病毒排出,護理人員與患兒密切接觸可間接傳染。
  7. 易感人群
  8. 多見於1~5歲兒童,成人也可發病。在托幼機構易感人群較集中、 環境較擁擠的場所,可出現爆發流行,病後又較持久的免疫力。
  9. 臨床表現
  10. 潛伏期12~19天,常以低熱、全身不適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清咳和流涕。枕後及耳後淋巴結腫大,病情輕。皮疹於發熱後很快出現,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見於面部和軀幹部,疹間皮膚正常。皮疹2~3日消退,一般不遺留色素沉著。
  11. 臨床診斷
  12. 風疹常因臨床症狀輕微而難以診斷,僅在本病有流行時交易做出臨床診斷,皮疹特徵是細小色淡、出現較早,全身症狀輕微,可與麻疹相鑑別。根據皮疹的特點和突出的咽部症狀,易於猩紅熱區分。終身免疫。


06

水 痘

疫情時期,又一波排隊在路上 , 防護措施你真的做好了嗎?


  1. 病因
  2. 水痘是嬰幼兒或較大一點的兒童易患的一種輕症急性傳染病,傳染性很強,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組病毒。
  3. 傳染源
  4. 一般為急性期病人,可通過飛沫、唾液、咳嗽傳染給健康兒童,另外也通過接觸受病毒汙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傳播。(但因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軟弱,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傳播的機會不大)。水痘的潛伏期一般為14-16天,多發於2-6歲的幼兒,除夏季少見外,其它季節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多見。病後獲得終身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患帶狀皰疹。
  5. 傳播途徑
  6. 水痘被感染後2-3周發病,起病時,一般症狀較輕,可有低熱及不適感,體溫在39℃以下,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發熱1-2天出現皮診,首先發於軀幹,逐漸延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佈,即軀幹多,面部四肢較少,手掌、足蹠更少。初為紅色,細小斑丘疹,數小時後變為圓形的,有薄膜包圍的“露珠”狀皰疹。大小不一,壁薄易破,周圍有紅暈,有癢感。皰疹液開始清亮而後變混濁。1-3天后皰疹變乾結痂;若無繼發感染,脫落後不留疤痕。皮疹以軀幹、腰、頭皮多見。四肢稀少,呈向心性分佈;常成批出現。在同一時間可見斑疹、皰疹、幹痂。口腔粘膜、咽部、眼結膜也可見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疹。如無併發症,整個病程約為2周。
  7. 預防措施
  8. (1)加強水痘防病宣傳,教育和培養孩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以免傳染病交叉感染。
  9. (2)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整潔,空氣流通。
  10. (3)每天晨檢,發現水痘患者應及時報告,隔離傳染源,患病幼兒必須在家隔離治療,待結痂乾燥後方能復學(自發病起21天左右)。對接觸過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離觀察3周。
  11. (4)接種疫苗。1週歲以上未得過“水痘”的易感人群,均可接種水痘疫苗,疫苗可提供至少14年的長期保護。對易感兒童接種水痘疫苗,接種疫苗後15天產生抗體,30天時抗體水平達到高峰,抗體陽轉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