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是不是能成立个中医交流会让更多了解中医的人来为中医做点什么呢?

老茶瞎说的


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中医是国粹,理应发扬光大,只是目前还有一些人不相信中医,否认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这就更加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中医专家进行普及教育和推广。

本人认识一个老中医,通过发图片看舌苔就能看出身体哪些方面需要调理,开出的药方在本地中药材市场上就可以买到,价格相当便宜,只是像这样医德高尚的老中医越来越少了,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中医中药事业需要大家的关注,也需要有很多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只有这样中医中药事业才会发扬光大。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若能中西医结合就能实现标本兼治。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中西医结合医院,这应该是需要大力提倡和支持的。

在本次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中医同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更加显示了中医中药的福特魅力。

综合以上观点,本人认为建立这样一个中医中药方面交流沟通的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X射线60945207


支持。但建议,由官方出面组织并长期支持,可比美协书协音协影协一类组织层次更高、权威性更强,可称为"中国传统医学委员会"或"中国中医药专家协会"。由中医药行业中的高端人才组成。主要任务,组织交流研讨、解读传统名著、研发中医药制品、扶持绿色中药生产与加工,搜集整理并适时公佈秘方、编写民间名医略传、参与中医药教材的编审、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子、开拓国际中医药市场,等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要超过日韩两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中华民族争光添彩。


文海墨韵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传统文化一样,有精华也有糟粕。

中医也有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的问题。

中医严格的说,更接近哲学而非经验科学。中医的基础不是解剖学,而是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的阴阳辩证:肝与胆互为表里,肾与膀胱互为表里,等等。解剖学上无法证明脏腑经络的存在,但精确的穴位则能证明脏腑经络的存在,针灸疗法正是以此为基础的。

中医是从整体上去把握人的,认为人体的各器官是不可分割的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人致病的原因是人体结构的失调与错位,因此认为防病比治病更重要。人的整体结构如果处于阴阳平衡状态,筋络通畅,气血运行通畅,那就不会致病。中医诊断方法的号脉,望、闻、问、切,观舌苔面色,等等,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中医药理学也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产生的。脏腑经络的通畅是身体阴阳平衡的基础,这与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是一致的;中医药理学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相生相克的,相生相克又是与人体阴阳平衡一致的。因此,人体的阴阳失调,都可以通过大自然的植物与动物各种成分的有机搭配组成的药物,得到调理和医治。

不能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看成是纯粹的迷信,这种哲学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体本身的阴阳平衡,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几千年的中医实践证明,人与自然一旦失调确实会引起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最先进的仪器都诊断不清的各种疑难杂症。

中医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哲学为基础的融合了医学、养生、健身的综合性的学问,与现代控制论的理论非常接近。辩证法可以说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方法论基础。

中医传统理论应该与现代控制论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人体的脏腑经络结构看成一个控制论系统,一个身体状态的信息反馈系统,以此为基础建立人体脏腑经络的数学模型,使之成为真正现代化的科学理论。这或许需要多学科的优秀学者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经济相对论580


成立了交流会,说说自己所学的中医药知识心得,也可以交流中医药的常见临床应用,说实话,你们若是悟性天赋好的话,是可以学到很多好东西的,我每次看金老的视频,郝老师的视频都可以学到不少的精典,结合自己的辩证思维,综合自己经方折方组方的优化,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周永宪


自己学学中医就明白了。不难,也就200多个古文单词,初中生就可以,小学毕业生多查字典也可以,而且现在有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通俗版。

生病了,自己开一个处方,再找中医开一个,看看差别。逐步扩展到给亲人看病,给亲朋看病……

这时你就知道中医怎么回事了。


落地的果子


这种交流群。我早就已经成立了。主要支持我的病人。咨询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保健方案。做的小病不出门。网上找我看。我也很少在网上用药。只到病人去做一些按摩,吐呐,操



无为一生2


这个建议非常好,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大危机是健康危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是不健康的,是亚健康(外国人对没有治疗办法了,给起的名字叫亚健康)。中医必须走在为人民大健康服务的前沿,但现在有一些现象值得重视,有的中医药大学一段时间把《伤寒杂病论》《内经》这些经典放在了选修课上,这个行为有两个原因,一是阴谋消灭中医,二是不懂经典,但愿是第二个。中医文化的四个代表经典《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灵枢经》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展,有必要成立一个协会,进行系统地统一,形成一个易学,易懂,可复制,有利于人民健康的中医发展机制。


兆阳师兄


建国后传统文化教育断层,没传统文化基础,理解中医就困难,优秀的西方文化是好,但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能丟,尤其是建立在易学基础上的传统文化,这是西方文化不能代替的,应当纳入教育与使用之中,中华之“中和”思想是西方文华比不上的,阴阳互根互生,对立统一,只有中华民族的先祖有这个认识及觉悟,并运用于各个领域,如思想政治军事医学等,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等等。


慎思篤行123


中医是高维度的药疗方法,在目前三维科学当中是不可能证明的,所以,任何抵毁中医的言行,视而不见中医疗效,利用西医主导地位打压中医,不是用心险恶,就是无知,为今之计,改革现有医疗体系,将西医所手诊疗手段设在中医下属科室,外科手术仅为中医方法的一种,开设中医科普教育,列入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列入中医考试!一切当代人无法验证的事物(包括中医)不能扣上不科学而预以抵制与反对,甚至为反对而反对!


用户8528815468290


看来你孤陋寡闻了。

中医的所谓会议一年不知有多少,

全科的,专科的,学会的,协会的,民间的,全国的,国际的,金奖的,银奖的,国内的,国外的,全球的,华人的,犹如满天繁星。

又能为中医做点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