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骤然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疾病的阳山河村第一书记魏延林高度警觉,第一时间就从延安急匆匆的来到村里,放弃和家人团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与群众联合做好防疫宣传工作,织密疫情“防护网”,采取设置防疫“拦截点”、喇叭广播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他始终冲在前、干在先,24小时轮流值守,至今未回家,坚持用真心耐心爱心做好疫情排查工作,充分显示出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魏延林,男,中共党员,本科文化。延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科级侦察员。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杨家圪坮镇阳山河村精准扶贫任驻村工作队队长,2019年6月至今任阳山河行政村第一书记。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织密“防护网”保障村民身体健康

防控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好办法。魏延林深刻认识到村上疫情防控工作看似小事,但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于是他采取先排查再封堵后安抚的疫情防控办法。对村上30户60人进行排查,排查出返村务工人员14人,其中省外9人,格外关注省外人员的健康状况,每天进行体温检测,做到了心中有疫,心中有数。他带领村民在村口设置了监测点,对进出村人员进行严格的控制,落实体温检测、信息登记、车辆人员消毒,牢固树立了安全防护网。为了安抚村民的烦躁情绪,他在上门走访时讲解防控知识,提醒村民春节期间减少外出、取消聚会、勤洗手、勤消毒、外出佩戴口罩、定时测体温,积极动员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2月1日,魏延林通过朋友自费购买20个口罩给村民,50公斤高浓度消毒液,逐户窑洞院落、公共区域进行全面的消杀,录制了疫情防控小知识进行广播宣传。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剪纸视频网课上到乡村里

平常的农村正月里正是火红热闹的时候,请客欢聚走亲戚,载歌载舞闹秧歌,一下子要让村民宅在家里,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事,为了把村民留在家里,安抚烦躁情绪,他东家进西家出,苦口婆心的劝导和宣传防疫知识,好多人抱怨就这样宅在家里停不起,一下把魏延林的思维打开了,“对,要让村民忙起来,这样就能安心居家。”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阳山河村有传统剪纸的艺术基础,就是理论和实践较少,应该发挥这一传统,既能增加收入,又能让村民有事可干。2月2日,魏延林联系门市老板,买来了300张红纸和20把剪刀,送到了每户的家中,让他们剪纸。可有些村民不会剪纸,他就想法联系到延川民间艺术家冯山云,邀请他为阳山河的村民进行视频网课剪纸培训。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冯山云说: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就能为防疫工作带来方便,魏延林的这个想法真好,这个忙我一定要帮”。可在疫情防控期间,没有办法把村民组织到一块,魏延林就利用视频网课让冯山云给村民进行培训,这样阳山河的村民不用出门就可以在家学习了。在七天的培训时间里,冯山云老师每天一小时的授课让村民渐渐爱上了剪纸,看着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魏延林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所以能有这些作品,我最先要感谢的人就是我们村的第一书记魏延林,没有他的帮助,就没有我这些作品。”村民史晓翠感激地说。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妇女的剪纸作品受到了冯山云老师的称赞:“大家不光剪纸,还可以做些鞋垫、门帘、刺秀、肚兜等,疫情过后可以集中搞次展览,晒晒大家的手艺。这下男人们也不甘示弱,各自发挥独门技术,编筐的、制扫帚的一件件手工艺品由此而生。村里男人、婆姨各显神通,每天微信群里都有人晒自己的作品,平时都很忙,顾不上互相交流,现在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干事的氛围空前高涨,这样既能发展手工业,又能丰富文化生活,享受更多乐趣,将来出了好的手工艺品还可以为村民创收增收,实现脱贫致富。这时魏延林又有了更大的想法。”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防疫产业发展两不误 扎紧村民钱袋子

因阳山河山大沟深,地理条件不好,可民风淳朴,清朝女诗人李娓娓就是本村人,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近年来,年轻的村民都到外面打工,留下的基本都是年老体弱的村民,发展其他产业存在很大的难度。魏延林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挖掘传统民间文化,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因地因人采取种植红薯、小杂粮和养殖土鸡来填补产业的短板,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他始终心系村民,提前谋划,提醒村民疫情期一过,就是春耕的黄金时节,要求村民做好疫情过后的产业翻身仗,挨户征询村民意见,统计红薯种植亩数,落实红薯、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借助李娓娓故居、剪纸、手工艺品的软实力设计农产品包装礼盒,来促销特产红薯、小杂粮和土鸡蛋,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需要全体村民的积极行动、共同参与。魏延林始终坚守在防控排查和带领村民致富的岗位上,他说:“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面前,自己的付出算不了什么,只要村民能够身体健康,产业取得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扶贫先扶智,托起明天的太阳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扶贫先扶智,教育就是生产力,在村上学娃娃怎么办?魏书记回城里通过朋友和同事,收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学习用品送给了学生手中,叮嘱学生要好好学习,才能走出这个小沟沟,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还告诉学生父母需要什么给他打电话,他来帮助购买。

【“疫”故事】魏延林:一把剪刀巧防疫 网课上到山沟里

我们坚信,有了像他这样的普通党员干部,用真心真情做好疫情防疫工作,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并能带领村民走向富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