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寶寶到了“認生期”,引導鍛鍊要重視,一味迴避讓娃越來越“笨”

家有寶寶,隨著小傢伙一天天長大,很多寶媽發現,孩子反而更怕生了。當然,是害怕還是害羞也不清楚,總之,

如果有誰想要上前抱抱他,小傢伙肯定是一百個不樂意。

光是這樣也就算了,要是趕上不對付的時候,寶寶還會使出“絕招”,震耳欲聾的哭鬧聲必定會讓大人驚慌失措,尷尬不已。

寶寶怕生也給媽媽帶來不小的麻煩,僅僅是照顧寶寶已經很累了,如果趕上和工作或家務相沖突的時候,想找個人幫忙帶娃都成了難事。

寶寶到了“認生期”,引導鍛鍊要重視,一味迴避讓娃越來越“笨”

九個月寶寶化身媽媽“小粘糕”,此時的依賴是“笨”的表現嗎?

住在樓下的小琪是一位九零後寶媽,現在孩子已經九個月了,給家裡人帶來無限歡樂的同時,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接踵而來。

就在最近,小琪發現女兒愈發依賴自己,幹什麼,做什麼,都只要媽媽抱,倘若換做其他人,哪怕是姥姥和奶奶,也免不了一頓哭鬧。

年前帶著女兒走了幾家親友,大家看到這麼可愛的小寶寶,不免都想要抱一抱。但在家都只要媽媽抱的小寶,見到這麼多陌生的面孔,結局可想而知,自然多是以寶寶的“無情拒絕”,和大人們的尷尬收手而告終。

每每出現這樣的情況,寶媽也非常不好意思,只得苦笑說閨女膽小怕生,不比小男孩膽子大。但面對化身“小粘糕”的寶寶,媽媽也倍感費解,甚至猜想女兒這般依賴自己,是不是就說明孩子有點“笨”呢?不敢和別人接觸,是不是就說明孩子情商有些低呢?

寶寶到了“認生期”,引導鍛鍊要重視,一味迴避讓娃越來越“笨”

生活中,同小琪一樣有類似問題的媽媽還有很多,大家對寶寶突然的人生行為感到不解,但寶寶的這種現象其實是在正常不過的。大部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這樣一段時期,也就是寶寶的“認生期”。

寶寶的“認生期”多在什麼時候?各個階段又有哪些表現呢?

一般情況下,多數寶寶在出生後八個月大時,就會開始進入到“認生期”了,之後,這樣的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兩年。當然,大部分寶寶到了一歲時,“認生”的情況就會有所減弱,甚至消失轉變。

寶寶從出生到“認生期”開始,再到“認生期”結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階段一:0-8個月

從出生到八個月的這段時間,寶寶是非常需要大人的照顧的,如果這個人是媽媽,肯定最符合他的心意,可如果是其他人,小寶寶也不會介意。因為此時的他們對於外界的一切,

並沒與熟悉和陌生之分,能看到就是存在,看不見的壓根就沒這回事,就更不會有所謂的“認生”情況了。

寶寶到了“認生期”,引導鍛鍊要重視,一味迴避讓娃越來越“笨”

  • 階段二:8個月-1歲

過了八個月後,寶寶便會迎來一個重要階段,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已經可以通過看和聽,分辨出圍繞在周圍的人們了。

對於陌生人,寶寶會以比較小心的態度對待,而對於熟悉的人,則會和他們建立一定的聯繫,其中,爸爸媽媽對於寶寶來說印象最為深刻,得到的依賴程度肯定就會更高。

如果寶寶出現什麼狀況,需要求助他人時,爸爸媽媽必然會成為首選。一旦看不到他們,或是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寶寶便會通過自己最拿手的方式,或是大喊大叫,或是又哭又鬧,為的就是呼喚爸爸媽媽趕緊回到他的身邊。

所以說,寶寶之所以會出現“認生期”,其實也是他們的心智在不斷髮育和成熟的過程,爸爸媽媽也就不必太過擔心。

寶寶到了“認生期”,引導鍛鍊要重視,一味迴避讓娃越來越“笨”

  • 階段三:1歲以後

就像之前說到的那樣,多數寶寶在踏入週歲大門的同時,往往也意味著“認生期”接近尾聲。

因為在經過了幾個月的適應期後,寶寶會逐漸意識到,每當自己需要幫助時,爸爸媽媽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面前,之後再面對一些陌生的事物時,寶寶的反應也就沒那麼大了。換句話說,他們有了更強烈的安全感。

“認生”這件事,哪些寶寶更易“中招”

  • 體弱多病的寶寶>強健體魄的寶寶
  • 與人相處少的寶寶>與人相處多的寶寶
  • 性格內向的寶寶>性格外向的寶寶
  • 過於依賴媽媽的寶寶>正常依賴,甚至依賴減少的寶寶
  • 難以適應環境的寶寶>很快適應環境的寶寶

PS:除了這些常見情況,還有一些孩子會對特定人群產生恐懼感,比如戴墨鏡的人、說話聲音較高的人等等。之所以存在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在此之前寶寶就受到過有此類特徵的某個人的影響,心理上產生了一定的恐懼感。

寶寶到了“認生期”,引導鍛鍊要重視,一味迴避讓娃越來越“笨”

引導鍛鍊需重視,幫助寶寶順利度過“認生期”

1)認生期前

  • 沒有出現任何認生反應時

在“認生期”還未到來之時,爸爸媽媽就應該提前做好準備,並有意識地帶寶寶見識更廣闊的天地了。寶爸寶媽可以讓孩子在這段時間裡,多接觸一些不同的人群,不管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男女老少都可以。

這段寶貴的時光是否利用好,直接關係到寶寶之後的表現,甚至是日後的性格發展。

  • 已經有些許認生反應時

如果寶寶比較早就出現了些許認生反應,寶爸寶媽也不必過於焦慮,只需要讓寶寶正常接觸陌生人就好,

不需要刻意規避,更不要強硬逼迫,以免得不償失。給寶寶一些時間,讓他可以慢慢習慣和陌生人的相處。

寶寶到了“認生期”,引導鍛鍊要重視,一味迴避讓娃越來越“笨”

2)認生期時

  • 不給寶寶貼“膽小”標籤

儘管知道這是“認生期”的正常現象,但還是有很多父母習慣性,給寶寶貼上“膽小”的標籤,比如有意無意地告訴寶寶,不能這麼“膽小”的,和別人相處也要大大方方。家長的本意,可能只是想讓寶寶知道如何正確待人接物,但在無形中就給孩子貼上了“膽小”的標籤。

這樣一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慢慢地,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性格,之後也會潛意識將自己向“膽小”的性格上靠攏。

  • 引導孩子多與人相處

在寶寶的“認生期”裡,爸爸媽媽完全可以直接引導孩子多和其他人相處,比如鼓勵寶寶主動加入其他小朋友,只要有一次的成功,寶寶就可以感受到收穫友誼的快樂,對之後自信心的建立非常有幫助。

  • 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帶著寶寶出去走走,可能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戶外運動可以使孩子更真切地感受陌生的環境,並收穫其中獨特的樂趣,也是敞開心扉、接觸陌生人的大好機會。

寶寶到了“認生期”,引導鍛鍊要重視,一味迴避讓娃越來越“笨”

寶媽們,你家小寶是否也有過一段時間的“認生期”?在寶寶的這段特殊時期裡,你又是如何引導孩子順利度過的呢?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多寶育兒口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