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宜秀区:兴菊花产业 助乡村振兴

安徽网安庆消息 为把疫情耽搁的农时抢回来,将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正抓住当前春管春种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富村。

黄梅村是黄梅戏一代大师严凤英的故乡。近年来,这个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一村一品”,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打菊花牌,唱黄梅调。

2月27日上午,记者在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千亩菊花基地看到,村民们肩背除草机,双手扶把,只见高速旋转的刀盘不停地将菊花老梗以及田间杂草一一割断,以保护刚刚萌发的新苗、嫩芽。村民章双四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他早到外地务工了,一年下来收入也只有1万四五千块钱。今年,他不想出远门了,村里菊花基地的复工,他成了这里的割草工。老章说,在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到家,收入也不差。

据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村民章双四介绍,今年正月开始已经在基地打工半个月了,也搞到1300多块钱,估计一年大概能搞到2万多块钱。

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人有一技之长。村民章美华2016年脱了贫,其女儿出嫁,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去年,她一个人在村里的扶持下栽了2亩菊花,空闲的时候还能在基地打工,一年收入6000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脱贫户章美华说,我今年准备再种3亩田,收入能达到1万多块钱,日子就会更好过了。

同样在基地忙碌的还有村里黄梅村菊花合作社理事长张平,他一边查看苗情,一边通过微信远程视频,向数百里之外的浙江菊花栽培技术专家请教眼前的菊花田管。

产业兴,则乡村兴。去年,黄梅村积极探索“村集体+合作社”模式,试种菊花820多亩,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75万元,带动村民务工收入125万元,集体经济增收30万。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这个村计划今年再增加种植面积200亩,预计增加收入10多万元,解决当地农民特别是脱贫户20多人就近就业。

黄梅村菊花合作社理事长张平介绍,今年我们适当提高产量,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强田间管理,把技术用足;另外就是提升产能附加值,打造乡土化、特色化品牌。

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党总支书记张国文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作为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以千亩菊花作为龙头,带动经果和葡萄等产业,实现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以上,带动农户400余户增收致富。(韩敏 方华 宋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