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绘画如何从临摹到创作?有什么解决方法?

用户4159747285903


绘画如何从临摹到创作。

我们先来捋清这两者的关系。临摹是前期学习的过程,我们通过临摹前人好的作品,来掌握前人的绘画技法,从而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为我们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前期临摹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绘画技法的临摹。临摹素描作品重点是看他如何塑造形体,如何起形、怎样处理黑白灰的关系、解决对形体的造型能力和虚实表现,了解三大面、五个调子明暗关系,学习如何用笔排线的技巧,人物素描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全面掌握素描造型的要领。

在色彩临摹阶段,重点是学好色彩理论,观察原作的用色方法,颜色如何搭配,如何衔接,如何处理画面的整体调子,互补色的运用,冷暖的对比以及如何用色彩表现物体的透视关系。

中外历代画家的学习经历表明,临摹是绘画学习的必经之路,是我们学习绘画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素描和色彩作品的反复多次临摹,使我们的素描(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有了交深入的研究。其后,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直接对风景和人物写生。通过长期的写生实践,进一步巩固提高我们的形体造型能力和对色彩的深入了解。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素描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我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才能够得心应手,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创作中。

所以说素描是绘画创作的基础,创作是素描学习的结果。

(配图为本人油画作品)





海洋的艺术空间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遇到过,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

我都是在不断的临摹各种绘画书上的作品,

这样的时期持续了三年左右,

哪个时候刚刚接触这样的一个专业,

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想法,

只是为了通过这个专业来考一个大学,

(偷偷说一下,不要告诉别人哦!我高中的成绩超级烂。)

父母和老师就将我送去了美术培训班,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但是后来,

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

每天不断的练习线条,

不断的临摹各种各样的作品,

也就越来越没有兴趣了。

开始每天睡懒觉,打游戏,看小说,做着自己觉得最舒服的事,

但是,

在我们高三的时候,

换了一个专业老师,

这个专业老师很奇怪,

他的教学方式与其他的老师都不一样,

他不会跟我们说很多的专业知识,

也不会让我们临摹,

每次他的课,

都是让我最为头疼的,

每次上课他都会带一下东西来,

要么是还没有吃完的早餐,

要么是刚刚咬了一口的苹果,

要么是他在路上随手摘的一片树叶,

就是这样的一下物体,

他会将它放在静物台上,

然后离开,

一开始我们都会说“他怎么这么恶心啊!吃不完的早餐,竟然让我们来画。”

可是,

就是这个老师改变了我,

让我开始明白画画不是一味的临摹。

它有很多的乐趣,

它可以是生活中任何事物的记录者,

也可以是我们感情最为真实的寄托。

画画其实最好的是感受生活,

享受生活。

无论你画出来的是什么样,

只要是你最为真实感受的写照,

那它就是最好的作品。


名画故事


很多人都听说过时下流行的一个“10000小时定律”的说法,大概就是说要想成为某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000小时。如果按照每周5天,每天8小时计算,那么成为某领域的专家或者是优秀人才至少需要五年。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只不过是为了入门或者适应相关的工作,一般20个小时就能速成。

其实这样的定律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是基本的概念还是有些道理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定律有效的前提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并进行刻意的练习。

学习绘画同样如此。学书法和绘画的人都推崇一条经验:临摹是成功的捷径。

对于那些初学画画的人来说,缺乏正规、系统的训练,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就是找到一些非常感兴趣的画册,自学一些基础知识,就可以开始临摹了。当然,有专业老师教,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尤其是关键时候的点拨,会让你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提起中国的超写实油画家,最有代表性的人无疑就是冷军。很多人对冷军的写实技法叹为观止,却不知他完成一幅画动辄需要耗时一年,这样的耐性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及。之所以能如此,其实跟冷军的学画经历有关。

冷军说起过他初学绘画的时光,那时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就是对着自己家门头上的年画不停的临摹,直到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为止。当时的冷军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样的临摹经历将会影响他今后的绘画创作风格。不管是写生,还是对着照片画,冷军对细节刻画的追求达到了极致。看他的人物画,你会感觉他把人物周围的空气也画了出来。

不少老师认为临摹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也并非没有道理。虽然临摹是快速掌握绘画技法的捷径,如果沉迷其中走不出来,其后果无异于沦为复印机。所以如何将临摹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创作中去,这才是临摹带给我们真正的意义。

既然如此,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把临摹和创作有效的结合起来,不停地来回反复练习。在临摹中得到绘画的知识点和表现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准。

惊龙轩以为,临摹时尤其要注意用心去体会,每画完一张画,都一定要总结自己在画画过程当中的收获。随时将自己在临摹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创作中,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惊龙轩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绘画如何从临摹到创作?

个人拙见,学画画的过程,就是临摹到创作的过程

写生,临摹,是学习画画必须打牢固的地基,绘画创作,是绘画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创作

创作的地基就是临摹,比如国画的学习,临摹前辈古人的国画作品,是必经的学习过程


临摹,比如临摹西方美术史上的经典油画作品,是学习经典油画作品中的构图,色调,塑造形体的方法,表现形式,色调的搭配,格调的营造

临摹如何到创作?

个人拙见,首先应该带着学习,思考,琢磨探索的心态临摹一幅世界名画

如果你临摹完一幅名画,只是照搬照抄,完成任务一样机械地把一幅经典名作抄下来,临摹结束后自己什么都没学到,那么这种临摹是无意义的,消耗时间精力。

如果你临摹完一幅画,学到了原作的技法,光头强,创作精髓,那么你可以把临摹中学到的绘画因素创作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临摹升级为创作,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是画变体画

何谓变体画,变体画,是一个画家,根据一幅经典原作为参考物,然后融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创意才华,自己的绘画风格,摇身一变成一幅崭新的画作

西方美术史上,毕加索,培根,马蒂斯都画过变体画

毕加索根据委拉斯贵支的作品《宫娥》,创作了一幅属于自己立体主义绘画语言的全新画作

培根根据委拉斯贵支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创作一系列的教皇变体画

委拉斯贵支以写实的表现手法创作教皇形象,培根创作教皇,融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二战后的创伤,孤独,压抑,阴影,所以摇身一变成一幅崭新的画作。

有时候,欣赏名家的油画作品,你的创作也会受到启发

如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看见画家康斯太勃尔《干草车》,画面上的云朵之后,立即修改了他的名作《希阿岛的屠杀》画上的云彩。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艺术狂人2


临摹是学习绘画最基本的方法,就像一个幼儿要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学起一样,是通过亲自实践,来认识和学习一门技艺最基础的东西。

临摹之前,必须掌握基本的笔法,比如,国画中的基本笔法有描、皴、擦、点、染,每种笔法的握笔姿势和用笔方法都不一样,要正确掌握这些笔法方可画出准确的形象。

油画中的基本笔法有勾、描、扫、刷、挫、拍,等等,学油画之前还要掌握较高的素描功夫,还要具备熟练调和色彩、使用色彩的能力,只有掌握了这些,临摹油画作品才会变得顺手。

临摹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学习者加深对绘画认识和理解的过程,通过大量临摹,可以逐渐掌握用笔技巧,领会名作的创作思维,积累到一定的创作经验。

怎么才能脱离临摹,上升到创作的层面?这是每个绘画初学者非常看重的问题。但临摹名家名作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不要为了临摹而临摹,要临摹一幅作品,有一幅作品的收获,始终要记住“熟能生巧”。

如果要说解决从临摹到创作的方法?根据我的理解,做到两点就可以了。

其一,带着分析和思考的态度去临摹。

可供临摹的作品,比如,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中的《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五牛图》、《千里江山图》等,以及西方十大名画中的《蒙娜丽莎》、《日出印象》、《大宫女》、《星空》、《维纳斯的诞生》等等,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名,不仅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创作水平,同时,在构图、用笔、设色、寓意、意境、文化含量等方面,都很值得称道。

因此,作为临摹者,在临摹这些作品前,一定要分析和思考,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这么画究竟好处在哪?画的审美趣味在哪里?画家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思维是什么?这幅画对艺术史的贡献是什么?

如果能把以上问题全了解清楚,那么恭喜你,等于你完全理解了这幅作品,把画家的学识修养有效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当这种知识储备越来越多时,心中的想法也就会越来越多。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额道理完全一样。

其二,当技巧积累的较高时,在创作时,尝试着去脱离对临摹作品风格的依赖,主动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

长期临摹一个画家,或某一个画派的作品,好处是能较快掌握这一类型画作的技巧和风格,但坏处是容易对这一类型的作品风格产生依赖性,不容易脱离这种风格的影响,就像学生画什么类型的作品,风格中总有老师作品的影子。

遇到这种情况,要学会取舍,对老师作品中某个特点,可以进一步放大和强化,对于不认可的特点可以舍弃,同时还可以吸收其他名家的特点,把许多特点融合起来,形成另一种特点。

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步深化自己的特点,假以时日,就形成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


鸿鹄迎罡


自古以来,在绘画上取得成就的画家,学画之初都经历过临摹的过程,无论是学习国画,还是学习油画,临摹在得师承,求其形似神似,形神兼备,初学绘画的人,心中无准绳,所以就要临摹,依样画葫芦,问题来了:绘画如何从临摹到创作?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绘画从临摹到创作

学画为什么要经过临摹的过程?原因很简单,因为初学绘画的人,心中无准绳,这话很容易理解,一幅完整的画包含了很多细节,比如,整幅画的构图、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画面的色彩分布及搭配、物像的形态特征,这些细节对于一个初学绘画的人来说,几乎是空白的,


知道为什么学画要经过临摹的过程之后,接下来就要认真正确的进行临摹了,临摹在得师承,求其形似神似,形神兼备,所以选择名家的画作进行临摹,尤其重要,名家的名作,蕴藏诸多绘画精髓,比如,构图新颖独特、主题鲜明,我们在临摹的过程中就可“熟能生巧”了,




要注意的是,在临摹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画家为什么要这样取景?为什么要这样构图?为什么要这样搭配色彩?……等等一些问题,如果能顺利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说明临摹出效果了,而不是只顾埋头临摹,却从不去思考,这样的话就好比是抄袭了,一旦没有范本临摹,就又不知道怎么画了,



带有思考的熟练临摹,其实已经进入创作阶段了,此时就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拓展艺术知识面、提高艺术品味,古人在绘画上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精辟见解,要多去领悟,简单地说,绘画是一门再现艺术,以大自然为师,所以,创作一定要懂“写生”、会“写生”,写生能让作品有神采意境。


诗夜城主


我来回答您的提问:

临摹:照着一副作品,丝毫不差地画下来。

临摹区别于素描,就是素描是看着实体(实物)去画,虽然感觉一样,其实大相径庭。因为临摹基本都是作品,素描都是实物。

创作:就是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创作有几个要素值得注意。

一,你要表达什么,你的作品完成后,计划让欣赏着感受到什么。这是创作的中心思想,必须深思熟虑慎重考虑。

二,画面结构布局,从什么角度表现,那部分是中心思想,那部分是实的,那部分是虚的,需要认真区分开了来。画面布局非常关键。

三,先画一个小稿,小稿满意后再开始正式起笔。如果是山水画,就不需要这样复杂,如果是人物故事类,还必须走这个过程。,除非你是天才。

四,小稿有些地方把握不准咋么办?可以使用最最笨的办法。

如果是人物,请一个人摆一个你需要看到的姿势。然后画下来,或用手机拍摄下来。提醒的就是注意角度,水平线,和空间距离感,还有大小。五个人物,十个人物都可以如法炮制。这是个技术问题。

五,创作题材确定后,还需要实地做大量的速写工作,方便的话,用手机照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作为参考资料。

作品创作其实是非常难的,它不但要求画家有很高的绘画技法,还要有很高的思想境界。思想境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表现了画家对美丑的甄别能力,对善恶的容量程度。

一个真真的画家,需要读大量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审美境界。


原初2209


绘画临摹,解决的是画家学习名家作品的绘画技法、表现手法。要通过学习,发现、理解如何临摹的作品特点、亮点在哪里。

要学会思考,如果是自己,先从哪里下笔、如何用笔等。学习不思考,等于没有学。

创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先想好,画什么主题,色彩、布局、用笔逻辑流程,用什么技法!

要敢下笔,敢于突破传统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