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事业单位工勤编能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吗?如何才能晋升?

Lky2


工勤编制情况

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工勤编已经逐渐被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位两种岗位所替代,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规范,混编混岗的现象在事业单位已经开始逐步发生变化,将一些普遍性工作进行劳务外包和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特别是一些新入职人员(非干部身份)直接按照岗位编制进行招录,所以现阶段基本上已经不考虑工勤编的问题了。

干部身份问题

副科级干部是干部身份,工勤编制是工人编制,获得干部身份的途径有四种

  • 一是全日制高校毕业获得派遣证;

  • 二是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并通过;
  • 三是军转干部,在部队时被提拔任用为干部;
  • 四是民办教师转公。

现阶段,除此四种方式以外,暂无转变身份的方式。所以,工勤编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是不现实的问题。

如何才能晋升

我个人理解题主的意思是想从工勤编角度获得一个相当于副科级干部的薪酬待遇,而并非是副科级干部。那么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按照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的特定要求走相应的晋升渠道,可以通过转聘、转岗等方式在编制空缺的情况下申报申请,然后通过公开竞聘、统一考试等流程逐步晋升。


丁Bar不是银


十分高兴为你解答!


事业单位的工勤岗位,能否提拔为副科级?

当然可以的啦!

一.2009年,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也完成“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事业单位干部、工人身份不再保留。

事业单位延续几十年的干部、工人身份成为历史,不复存在。

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只有一个“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员工身份。


干部身份转为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勤岗位员工。

二.同时,也确定了事业单位员工的岗位轮岗制度,既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之间可以转岗工作制度。

原来的干部、工人身份不再存在,而是管理、技术、工勤岗位员工,可以在三者岗位之间轮岗工作。


三.所以,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员工,可以转岗到技术岗位工作,也可以转岗到管理岗位工作。

如果工勤岗位员工转岗到管理岗位工作,而该事业单位仍保有行政级别的话,当然可以成为副科级管理人员的!


z山海


符合条件的工勤技能岗位(工人身份)人员通过转岗聘用管理九级职员岗位后有资格竞聘非参公事业单位承担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沿用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制度,造成和机关事业单位不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事业单位出台了一系列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特点的改革配套文件,事业单位已经有了明显区别于行政机关且独立的人事管理制度。

首先纠正题主问题中的用词,公益事业单位“工勤编制”应该是“工勤技能岗位”,“副科级干部”应当是“管理八级领导人员“。

当前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已经有独立的选拔体系。公益类事业单位已经实行全员聘任制度人员能上能下,按岗聘用,薪随岗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各地相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工人身份工作人员不纳入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聘任范围的做法是不贯彻中央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不作为表现,必须及时加以改正!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依据2015年出台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各省市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已经自成体系,未出台规定、办法前是参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2002年条例第四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参照本条例执行。”2014年修改后条例第四条第三款“选拔任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参照本条例执行。”



不少人将提拔副科级干部理解成将聘在工勤岗位上的工人提拔(调任)至行政机关或参公事业单位副乡科级实职,这是不对的,也是政策不允许的。将事业单位管理八级以上工作人员调任至行政机关(参公事业单位、乡镇、街办)任副科级实职属于公务员调任范畴,参照《公务员调任暂行规定》。

工勤人员与工人身份、工勤技能岗位应当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转岗聘在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人身份的工作人员是否符合公务员调任政策或者公推直选程序到行政机关(或参公事业单位、乡镇、街办)任副科级实职,目前这方面政策各地执行不统一。

这里我就只回答纯公益类非参公事业单位内部晋升提拔,事业单位工勤编制准确的来说应当是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至于能不能晋升八级管理岗位(口语上的副科级),我们先从几份权威文件中来具体看。

一、2002年7月出台的《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是我国较早提出的“事业单位用人采取聘用制度”的文件。《意见》明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和事业单位编制的社会团体专职工作人员均要逐步试行聘用制度。好,下面来解释下什么是事业聘用制: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事业单位自主用人,保障职工自主择业,维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实行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 的聘用关系转变,建立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划重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此句在事业单位改革文件以及领导讲话中多次提及,足以说明意义之重大。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从头到尾没有提到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可以参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释义》。

三、《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一)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二)提任六级以上管理岗位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三)从管理岗位领导职务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具有副职岗位两年以上任职经历;从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具有下级正职岗位三年以上任职经历。(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五)符合有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要求。《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则是进一步明确聘用制在事业单位中全面实施。“对行政领导人员,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足以说明未来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的采用不仅局限于基层一线员工,更要覆盖到行政领导人员,体现出我国对这一制度实施的决心。答主也查阅了大部分省市制定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中对事业单位领导人任职资格条件中未见承担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必须是具备干部身份的条文。

政策依据举例:2018年1月16日起施行的《山东省市级以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 选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根据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一般采取单位内部推选、外部选派、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等方式进行,也可以探索委托相关机构遴选等其他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方式进行。 从企业、社会组织、国(境)外著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打破身份等限制选拔领导人员的,一般采取公开选拔(聘)方式。第十五条 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对行政领导人员,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可以对行政领导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对打破身份等限制选拔、面向社会公开选拔(聘)以及从国(境)外引进人才担任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一般应当实行聘任制。 第十六条 实行聘任制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聘任,以聘任通知、聘任书等形式确定聘任关系,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聘期及工作目标、薪酬待遇、解聘条件等内容,所聘职务及相关待遇在聘期内有效。

四、程序:首先明确的是聘任在工勤技能岗位工作人员肯定不能直接晋升八级管理岗位,必须先得从工勤技能岗位转到管理岗位,具体转岗条件、程序可以参照当地的人社部门出台的转岗文件规定。已经聘在管理岗位九级拟提拔为事业单位单位的领导,例如该单位“九定”领导明确为管理七级职员(相当于正科级),那么你就资格聘任拔为该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岗位的副职(管理八级领导岗位)。 事业单位领导成员的提拔任用具体程序依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五、为何对于这个政策悟空问答中争议很大?个人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人事(组织)部门工作人员知识更新不及时,思维还停留在事业单位身份管理和工人提拔需要聘干的年代;二是文件政策理解透彻故意为之,有些领导认为干部提拔都难那么工人更别谈了;三是从上到下对于身份这个问题都蛮微妙,也未出台明确的文件导致下面政策不好把握,与其不用工人来规避政策适用风险。

工人身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刀切”不符合“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理念,对那些工人身份中工作又积极且有上进心、能干事、想作为、能力强对党的事业忠诚优秀的工人,定条件给机会或者将其纳入公推直选考试范畴或者提拔为事业单位担任领导人员,来增加其工作积极性,工人身份工作人员不乏有优秀人才,真心不能让转业安置进入事业单位年轻士官绝望了。

六、总结:改革前不行是因为“身份”问题。现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除了档案内依然有详细的界定)已经淡化。实行聘任制非参公的事业单位工人身份的事工作人员是可以被聘用到相应岗位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但是这个还是聘任(内部有效、且有期限),承担责任及享受相应待遇,最初的身份并没有改变。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等三类岗位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单位有岗位空缺的情况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通过岗位竞聘方式,互相转岗聘用兑现所转岗位的工资待遇,事业单位已经不再进行身份管理了,所以人员得以在三类岗位之间流动,转岗流动时只改变工作岗位及该岗位的工资待遇,不存在身份操作,前面强调的不以身份管理就是为了解决限制流动的身份障碍,身份已经成为历史仅仅存在于个人档案中(转岗不转身份)。退休时仍然在该岗位的,按照所转岗位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岗位待遇。

七、好消息:目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和工勤岗位的晋升渠道已经相对成熟,但管理岗位受限于单位级别等因素,晋升渠道比较狭窄。2018年7月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明确,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改造现有职员等级。这意味着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晋升制度有望发生重大变化,基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将得到拓宽。






思想者顿泽


不行,不行,不行!重要的事说三遍。

1、行政单位的工勤人员,使用的是工勤编制,目前正在逐步取消的阶段。行政单位的保障服务性岗位基本上都被推向社会,或者成立专门的事业单位,工勤岗位的消失,工勤编制也是随空随销,仅供目前在岗的工勤人员使用,随着退休、调动等自然减员,逐渐取消行政机关的工勤编制,工勤人员也慢慢消失。

2、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和干部身份的人员一样使用事业编制。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工勤人员一般在工勤岗位就职。在实行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可以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应聘,因为都使用事业编制,不存在混编现象,目前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3、工勤人员不能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在实行聘干制度中已经提拔为副科级以上职务的工勤人员,在行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中不能继续担任实职,要逐渐退出领导岗位,只享受同等级别的工资待遇,也不能再提拔为更高一级职务,不能过渡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在聘用制事业单位中,在聘干中已经提拔的工勤人员,可以继续在管理岗位任职。


职言管语


简单明了的回答你:不行,绝对不可能的,除非国家出新的政策或者你有本事参加招考成为干部身份或者公务员、参公人员,不然是不可能的。工勤就是工人,你不是干部编制,所以一辈子都是工勤(工人)。

工勤唯一能晋升的就是从初级工(五级)考中级工(四级),然后是高级工(三级)等等,一步一步的考。还有就是转为管理岗10,一辈子10级,不能晋升。


榆木滴大叔


肯定不行。

无论是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还是机关工勤人员,都没有机会提拔到领导岗位。

1、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在单位管理和专技岗位有出缺的情况下,符合条件,可以竞聘到管理或专技岗,享受相应的岗位待遇。但是,转聘并不意味着转身份,工勤人员在管理岗或专技岗工作,其工人的身份并没有改变,按照政策规定,不能提拔到副科级以上领导岗位。

2、机关工勤人员,可以通过评职称提升岗位待遇,同样不能提拔,甚至连像事业单位工勤人员那样的转岗的机会都没有。机关单位编制,只有工勤编和行政编两种,行政编即公务员,基本上是逢进必考,工勤编几乎无法跨越。而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保障性服务工作的外包力度加大,各级机关单位目前正在压缩工勤编制,下一步,随着老一辈的工勤人员的退休、离岗,工勤编制随空随销,将逐渐减少,直至退出历史舞台。别说是提拔,以后机关工勤人员恐怕都见不到了。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可以转岗,建议您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也就是过去干部身份的职称,休息不是工人的技术工人系列,然后可以转岗担任相应行政职务,你就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无碍君


可以,我一个认识的人就是这样的,军转工人身份,但是特别优秀,干了几年社区书记,后来就有一个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是那种其他人见不到职位表,需要组织部报名的,一个县有6个人参加,最终会录取3个人,也和普通公务员同时考试,面试在所有人结束以后,考试没有任何分数线的要求,然后不会在人事局网站公示,而是在组织部公示,走完这些程序最后成为公务员,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直接副科,因为社区书记实际就是副科,但是他真的很有领导能力


shi肉肉


可以的。在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有几项原则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一个就是五湖四海,以德为先,德才兼备。这是官话,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你是人才,都能够得到相应的重用。

返过头来说,现在的乡镇府中有的几个人是正儿八经的公务员身份,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事业编制身份,但随着这些年基层机构的不断充实,以往的那种只有乡镇长或党委委员才是副科级干部的情形早已经被改变了,现在乡镇府好多组成机构有的都是正科级了,比如安监站、卫生所、文化站、食品监督所等,这也就给很多事业编的干部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晋升机会。好多常年坚持在基层的事业编干部,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样,被提拔成了副科级的干部,成为了共和国真正意义上的领导。

所以,在基层摸爬滚打的事业编干部,你们的春天才来,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永行一


工勤人员基本都是当兵转业安置的,在别人安居乐业,上学读书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他们有错吗?既然安置了工作,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非要用编制限制着这些人的发展?在基层,他们中很多同志和公务员,事业编人员承担着一样的工作任务,而且完成的一样出色,工作中他们也在锻炼,也在学习,也在提高,难道就因为他们曾经舍小家顾大家的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就要一辈子贴上工勤编制的标签永无出头之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