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20多天送飯一萬多份 魯山回族居住地變身抗疫“後勤部”

胡辣湯、燒肉片、炒雞大米、牛肉麵配饃、酥肉燉豆腐……這些美食不是賣的,而是魯山縣魯陽辦事處西關六街社區居住的回族同胞自2月1日以來自發義務送給該縣抗疫一線的警察、醫生、社區黨員群眾和環衛工人無償食用的。截止2月24日,他們共為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出11380份“愛心午餐”。

“不值得一說,我們就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提起送飯的事兒,魯山縣西關清真寺副主任買孩說。

20多天送飯一萬多份 魯山回族居住地變身抗疫“後勤部”

自發成立抗疫午餐供應點

買孩在縣城西關開了一家炒雞店。疫情發生後,他見不少工作人員在馬路或社區門口設卡防控,而且因為街上飯店關門連飯也吃不上時,心裡很不是滋味,遂與西關清真寺主任馬生和其女婿史延剛協商能否為抗疫人員做些什麼。最後大家商定,成立愛心午餐供餐點,自己花錢給抗疫人員義務送飯。

這一天是2月1日中午,買孩、馬生與史延剛各自動員家人一齊動手,做了300份胡辣湯配饅頭,然後送給了卡點工作人員和環衛工人。後來因人員不允許隨意外出,買孩等人與抗疫一線負責人取得聯繫,他們負責做飯,該吃飯時安排專人前往接應。

愛心隊伍不斷壯大

魯山西關飯店很多,還都是老字號,如馬生飯店、買孩炒雞、寶太燴羊雜、買得傑黃燜肉、丁國勝牛羊肉店等。根據往年慣例,這些飯店春節期間都會正常開門迎客,生意還很好,如今因疫情不得不暫停營業。無意間發現馬生和買孩在給抗疫一線人員做飯,楊小敏、張小鵬、馬志敏、李峰、買德利、買三民、李老二、買三民、李黑子、李國義、李順、李龍等200多名回族同袍也先後加入其中,而且有的捐錢,有的送肉,有的到飯店幫廚。其中買寶太一人捐贈熟羊雜75公斤;丁國勝捐贈牛肉55公斤,石磊捐贈現金5000元……

20多天送飯一萬多份 魯山回族居住地變身抗疫“後勤部”

蒸饃做飯忙得不亦樂乎

志願者隊伍壯大了,管吃飯的人數也由當初的200多人增加到了後來最多時的600人。送餐地方也由縣醫院和城管局擴大到了婦幼保健院、發熱院區、廣電局、教體局、火車站執勤點、縣防疫指揮部以及周邊的五街、六街、十街、七里、友誼、向陽路等多個社區執勤點。

“他們做飯很好吃,真的很感謝他們。”採訪中,一名環衛工人高興的說。

愛心複製感動眾人

回族群眾為抗疫人員義務送飯同時,一些漢民也紛紛加入其中,其中2月9日,六街居住的漢民梁見喜找到買孩,捐款500元參與抗疫;後來在社區附近開辦診所的尹寶太也前往捐款500元。此外還有六街居住的吳天成,一次捐款3000元;魯山縣人民醫院、魯山縣城市管理局等單位也給他們送來了青菜、大米等,一些醫護人員和卡點工作人員見此也主動出錢出物。

“真的很感動,我們已經下了決心,疫情一天不結束,我們就一直送下去。”買孩說,截止2月24日,他們已為抗疫一線送出各種飯菜11380份。

20多天送飯一萬多份 魯山回族居住地變身抗疫“後勤部”

為抗疫人員製作美餐

在志願者廚房旁邊牆壁上,貼著每一天的飯菜名字和數量,其中1號是300碗胡辣湯配饃;2號是250人份熗鍋面配饃;3號是300人份胡辣湯配饃;4號是250人份雞蛋麵配饃;5號是300人份燒羊肉配饃;6號是300份炒雞大米;7號是500份羊肉糊辣湯配饃和攬鍋菜大米;8號是300人份漿麵條和茶葉蛋配饃;9號是400份燒肉片配饃;10號是330份肉揪燴麵片配饃;11號是550份羊雜湯配饃;12號是600份羊肉胡辣湯配饃;13號是600份羊肉糊湯麵配饃;14號是600份羊肉刀削麵配饃;15號是600份羊肉胡辣湯配饃;16號是600份攬鍋菜大米;17號是550份羊肉綠豆麵配饃;18號是550份酥肉燉豆腐配饃;19號是500份牛肉麵配饃;20號是650份五香豆沫配饃;21號是550份羊肉揪面配饃;22號是650份羊肉胡辣湯配饃;23號是600份羊肉刀削麵配饃;24號是550份羊肉熗鍋面配饃。

20多天送飯一萬多份 魯山回族居住地變身抗疫“後勤部”

精心挑選蔬菜

“為了讓我們吃好飯,站好崗,你們每天早上六七點開始洗菜、切肉、做飯,截止今天,已為我們送餐1500餘份,在你們的關懷和支持下,使城管隊員和環衛工人吃上了熱騰騰的飯。在此,瑾向魯山回族同袍長期以來為城市管理工作付出的心血、給予的關心、幫助和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這是2月21日魯山縣城市管理局寫給魯山回族同袍的感謝信。

“真的很感謝,我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他們卻用大愛溫暖著我們,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祖國的大家庭和民族兄弟情。”提起此事,魯山縣人民醫院一名醫生說。(胡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