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想知道抑鬱症是什麼樣的?可不可怕?

王君藍


就我目前的認知來說,抑鬱症是一種心裡上的反應,可以說它生病了,是一種缺乏安全感,對自我不認可,沒有自信心,對她他人不信任,對社會感到失望等等情緒的中合。

我們應該多關心家人和朋友,多多陪伴,多多聊天,這樣會讓你的家人和朋友感到你的關心和愛護,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覺得後悔,怎麼那時候沒有陪伴在身邊。

現在手機綜合徵的人很多,沒翻手機就會覺得少了什麼一樣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越來越少。

陪伴是一劑良藥。


櫻桃貓咪


我不是抑鬱症患者,但我一直在找合適的機會去找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想法會比較極端,冒出一些正常人不會有的想法,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病。

即使是我這樣的都覺得自己應該是出了問題,我想真正的抑鬱症患者會更加痛苦才對。

每個人應該都有幻想過或是嘗試過自殺,但真正的患者,他們的腦海中每天要跟這種想法抗爭幾十次,一天兩天也就過去了,但如果是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呢?就算不死也會瘋掉吧。

我以前嘗試過自殺,注射了整支胰島素。

其實藥效發作的時候求生意識是很強的,做不到靜靜的躺在那裡。

身邊的人會勸遇到問題的你:“凡事想開點,有什麼好難受不開心的呢?”久而久之我就不會再跟身邊的人說自己的問題。一句很矯情的話,一個人在面對外界的時候笑得多開心,背後他就有多難受。

抑鬱症是病,需要醫生的幫助,它很可怕!



想要創業的豬


我覺得抑鬱症是很可怕的,我身邊有好幾個得抑鬱症的,最近還有一個投河自殺了,在之前和她聊天時,她嘴裡就說怎麼死,其餘什麼話都聽不進去。還有一個把現在也小一年了。每天就是躺在床上。吃飯才起來,就整天躺著,一句話不說。甚至家裡有其他人都覺得很煩。得了這種病很可怕。她們的念頭就是死解脫。真心希望家裡人能理解包容她們,她們是病人。


新絲鹿製衣


在此之前,我曾跟一位個性簽名為“小怪物”的女生聊了很久。

她也是抑鬱症患者。我很詫異她為何這樣形容自己,後來我問她,她說這個詞無比適合她自己,有時候她感覺自己像怪物一樣,麻木,迷惘,過著雜亂無章對未來沒有任何期待的生活。

她在學校外面租房,因為她睡眠質量差,一丁點響聲都可以讓她翻來覆去。

她的日常作息都是早睡早醒,但是在抑鬱症發作期間,她常常失眠,在11點多的最佳睡眠時間,她會折騰到凌晨4、5點甚至到天亮才能入睡。

後來,我瞭解到,她的抑鬱症很久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她也沒有告訴父母,一直自己一個人默默忍受,自己一個人去看心理醫生,一個人吃藥。

她懼怕社交,她害怕跟人說話,有一次我做了一個很蠢的舉動,我說:“我想跟你說話,我們現在是陌生人,就想跟你聊聊天”。

可是這個女孩真的很善良,她說不想自己的情緒影響任何人,便拒絕了我。

但實際上,在我現在看來,這樣的舉動真是愚蠢至極,抑鬱症患者本就已經封閉了自己內心,他們內心拒絕一切的社交。並且於她而言,我也無法給予她什麼幫助,她並不想把自己負能量傳遞給別人。

作為朋友要做的並不是告訴他們”這是小病”或者“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而是“我願意傾聽”或者“我一直都在”。抑鬱症不會那麼容易的過去,它更多的是一個人情緒的黑洞,需要患者持續地與之對抗。

也許有一些人,對“抑鬱”的字眼避之不及,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會覺得:“我沒有得抑鬱症,對於抑鬱症我不需要也不想了解”。

還有人堅持說:根本不存在心理或者情緒疾病那回事。

事實上,抑鬱症是真實存在的。

按照科學的解釋:

抑鬱症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

說白了,就是各種負面情緒,長期的。

前段時間看了一本書《我的抑鬱症》,作者在與抑鬱症這個心理惡魔孤軍奮戰了許多年之後,決心尋求幫助——她借筆宣匯,完成了這本精彩、辛酸卻別有趣味的“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 。全書以獨特個性的語言和極富感染力的素描,勾勒出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真實狀態。

在作者的字裡行間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心路。

他一生數次走進抑鬱症,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以及將來。他總感覺到:有兩個自己,他覺得自己陷入了洞底,他無時無刻都感受到抑鬱症的侵蝕——當季節變幻,遭遇拒絕或羞辱時失去家人或朋友時甚至有時候不用任何理由時。

抑鬱症讓他整個世界都充滿了灰暗,他開始聽到每一個吹毛求疵者對他的惡意,他開始變得暴躁,他對身邊人惡毒謾罵,編造各種虛假的理由,逃避所有的社交活動。

他變得愈加絕望,他害怕社交,害怕所有人都比他厲害。漸漸地,他失去了生活的樂趣,他的生活變得一塌糊塗。

抑鬱的重壓讓他的症狀變得惡劣,剛開始是恐懼,然後是憤怒,渾身感到麻木,焦躁不安,最後越來越孤獨。

他感覺自己被一片恐懼之雲追逐,他甚至列出了長長的自殺清單,上面寫著,上吊、安眠藥、開車衝下懸崖、割腕……

這些是他隱藏在黑洞裡的念頭,他嘗試過治療,有些短暫抑制,有些效果甚微,有些毫無作用。

最後他接受了專業的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他學會了和抑鬱症同處。

他開始嘗試尋找微小的成就感,他在慢慢變好。

書中最末尾,作者寫道:

抑鬱症可能還會再出現,下一次你應該更強大,記住,你走出來過一次,你就還能走出來。

慶幸的是,作者能走出來,但世間還會有很多個像作者這樣的抑鬱症患者在默默忍受著黑洞的吞噬,他們又會怎麼面對?我們不得而知。

根據世衛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3億多人正遭受抑鬱症困擾。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比全球平均水平高3個百分點,而且發病率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按照6.1%的發病率折算,國內抑鬱症患者已達到9000萬。在我國,由於大多數人對抑鬱症認知不足並存在諸多誤區,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抑鬱症的治療率不到10%。

這個數據多麼可怕,而在知乎上,一個關於抑鬱症經歷的話題至今已有400萬人訪問,有很多人匿名,寫下了自己的抑鬱症經歷。

我記得其中有一個抑鬱症患者說:

那種即使知道未來有無限可能性比現在美好的多,也許嫁給一個心靈相通的人也許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也知道有人比自己過得苦的多,他們在夏天拉著西瓜收入以毛計算,他們忍受著疾病的煎熬卻還是樂觀活著...可還是這麼無助,站在茫茫人海中怎樣都無法快樂。

你可能聽到過這樣的勸導,一個抑鬱症患者想要自殺,有人說,你連死都不怕還怕活著麼?

可是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活著確實比死了辛苦,他們承受了很多痛苦,你無法看到他們隱藏在背後的無力感,他們的心如死灰,他們的痛不欲生。

但抑鬱症患者並不是一直如此絕望,他們並不脆弱,他們也都一直在與抑鬱症這個餓狼鬥爭,每一場都是殊死搏鬥,每一場勝利都耗盡他們所有的力量。

真希望所有人,都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自我畢業以來,我認識了好幾位得抑鬱症朋友。

我曾經在《你從未認真關注過,你身邊帶有孤獨症的人》這篇文章裡面提到一位朋友:

她喜歡黑白灰,所以她的頭像,她的朋友圈頁面全都是這種顏色。

她很喪,她說她最喜歡的就是獨處。

喪本來就是一種孤獨,我問她孤獨是修行麼?

她說:不是,孤獨後就沒有了,就像死亡。

她不喜社交不喜交流,我跟她的交流就像是一種做題式的問答。

她用盡可能簡單的語句來回答我的問題,語氣淡漠且隨意。


廣西小利


以前同寢室的同學有抑鬱症,父母都是搞教育的對同學期望也很大,逼著讀書學習。可處在叛逆期的同學很少與父母溝通,她覺得父母都是在逼她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就經常關在房間裡一個人,自殺過幾次,手上都是自己劃的口子,看的我們觸目驚心,和我們一個寢室的時候,我們都特別小心生怕她有什麼情緒波動,最深刻印象就是半夜還夜遊,第二天問她,全然不知[捂臉],後來網戀了一個兵哥哥,我們只知道她去找兵哥哥了,就再也沒回來,父母來學校瞭解了情況後也不知道同學去向。再也沒有那個室友的消息過


萍姐4574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也被稱為心感冒,嚴重時可能會達到自殺這一嚴重後果。

情緒低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但是精神病學所說的抑鬱症,是指暫時心情不好,但並非指狀態,而是思想內容、思考過程、動機、積極性、興趣、行為、睡眠、身體活動等整體精神機能低下的狀態。如果這些症狀幾乎每天出現,幾乎一整天出現,則稱為抑鬱症,這種情況需要專業的治療,而不是簡單的心情轉換。

抑鬱症主要症狀

  • 持續的抑鬱感

  • 積極性下降,興趣下降

  • 失眠等睡眠障礙

  • 與食慾下降或食慾增加相關的體重變化

  • 注意力不集中

  • 反覆思考自殺,企圖自殺

  • 消極思考、無價值感、過分內疚

  • 日常生活功能低下、學業能力低下、休學、生產力低下、家庭矛盾、離婚等。

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 生物學原因

  • 遺傳

  • 生活與環境壓力引起

  • 身體疾病或藥物引起


幸運的是,抑鬱症是一種可以有效治療的疾病。早期抑鬱症在2個月內達到70%-80%,主要的治療方法有精神治療和藥物治療。症狀輕抑鬱症有時僅諮詢即可,但在症狀中以上的抑鬱症中,藥物治療至關重要。特別是,最近研製的抗抑鬱藥物可以增加腦內降低的血清素,從而治療抑鬱的原因,並且幾乎無副作用地安全地改善抑鬱症。

如何應對抑鬱症?

有些病人沒有把抑鬱症看成病,而是置之不理,然後極端地選擇自殺。因此,首先必須把抑鬱症視為一種病,正確認識抑鬱症的早期症狀。此外,你還必須認識到動搖自己心情的外在內在事件,並制定自己的應對抑鬱症狀的方案。此時可能需要周圍的幫助。如果症狀嚴重,諮詢專家是必不可少的。記住,抑鬱症是一種可以有效治療的疾病,不要害怕。


尋找彩虹


丘吉爾曾說:心中的抑鬱就像只瘋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抑鬱症出現的時候,讓人猝不及防,讓人變得不快樂,陷入長期的焦慮、自責、無助或絕望中,嚴重的甚至會動起自殺的念頭。

這條瘋狗,無處不在。但是可能普通人會覺得這無關緊要。大家都在為了生活奔波,沒有人會在意你的情緒低落。但是,抑鬱症就這樣找上門來了。

通過查閱資料,憂鬱症的解釋如下: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留學生因種種原因,更易被抑鬱症折磨

抑鬱症這條瘋狗,除了咬名人和成年人,其實也不會放過十多歲的青少年。前段時間的熱播電視劇《小別離》中,安妮的女兒蘿絲在留學美國期間遭遇校園暴力,最終導致了抑鬱症的出現。電視劇中,她生怕見到陌生人,對熟悉的人的記憶完全失去,內心深處只有痛苦的回憶,後來只能休學帶回國內調養,最終在家人的關心、同學的陪伴和開導下,逐漸康復,走出那段痛苦的記憶。

這些留學生患抑鬱症的事件並不只出現在電視劇中,在現實生活中更有活生生的例子。

去年,新華網報道,一名無錫男孩王陽曾因為被帝國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錄取而一時被羨慕妒恨。因為帝國理工大學的工程,與牛津大學的文科、劍橋大學的理科在英國教育界堪稱“三足鼎立”。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王陽到了新的環境,面對極大的學業壓力,他開始不愛說話,把自己關在房子裡,整夜失眠,醫生診斷為抑鬱症,但藥物不能根治他的抑鬱狀況,他不得不在父母的支持下休學,並回國治療。

這種例子在留學生中並不是個案,前幾年新聞報道中,美國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李揚凱因抑鬱症跳樓自殺,加州州立大學富樂頓分校的22歲留學生林旭因抑鬱跳樓結束了自己年輕生命,匹茲堡大學的中國女留學生秦琪被抑鬱症折磨,失蹤多日,並萌生了自殺傾向……

病因探究:為什麼留學生中抑鬱症如此常見?

面對社會上抑鬱症多發的現狀,騰訊網曾發起過一項關於抑鬱症的網絡調查。然而調查結果反應了大家對抑鬱症這種病症的瞭解非常少。調查結果顯示,對抑鬱症“很瞭解”的網友僅有25.02%,63.99%的網友“聽說過,但不是很瞭解”,6.44%的網友“知道有問題,但不知道它是病”,而有4.56%的網友則表示“完全不知道”。

如此看來,我們普通人對抑鬱症是知之甚少,而作為一種病因機制複雜的精神疾病,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在抑鬱症的病理根源問題上做了無數爭吵,卻仍無答案。

敏敏老師從事留學行業多年,也與很多孩子打過交道,在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中,大約也瞭解了一些留學生患抑鬱症的原因。雖然我的學生幾乎沒有誰患抑鬱症,但是經過對眾多留學孩子的心理分析,我覺得可能患抑鬱症的原因如下:

第一, 東西方文化差異

孩子在十多歲的時候就送出國,可能在心理上,他們還未做好出國留學的準備,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讓孩子產生了一種極大的心理落差。留學生初到異國他鄉,難免會孤獨,特別是在過節的時候,這種孤獨感更強。

這種時候,留學生一般都會出現兩極分化:

那種性格特別開放、很喜歡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孩子會慢慢融入新的社會圈子,這種孩子需要有超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超強的察言觀色能力,這種孩子是有限的、是少數的。

相反,另一種就是那種太難融入異國圈子,慢慢把自己封閉起來,比如一味看書學習,週末一味宅在家裡上網打遊戲,很少和別人交流。久而久之,這種孩子就容易在性格上產生孤僻,往往離抑鬱更近了一步。

第二,社會因素導致

貧富差距可能是最大的問題。低齡留學至少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才能負擔得起。不管是國內現實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抑鬱症患者,還是出國留學生中,貧窮都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而經濟條件不充裕的大多數留學生,他們除了學習,可能還需要為自己的生計奔波,往往會感到孤立無援,而且對自己未來的前途無法把握,經常出現悲觀和自責的情緒。

再加上現在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人們互相交流感情的時間和機會大大減少,人際關係的互動遠不如從前那樣親密和友好。這些現實社會問題都導致,抑鬱症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第三, 分離和焦慮因素

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小別離》中,方朵朵因為怕父母失望,肩負著考試的壓力,患上了考試焦慮症。而留學的孩子,往往揹負著父母極大的期望,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整天提心吊膽,為一點點不值得的小事而擔憂,生怕在留學期間會發生什麼不幸的事情,不能讓父母長輩臉上有光,產生低落情緒……

總而言之,學習壓力與名校的嚴格制度可能會使留學生的心態與性格發生巨大的改變。巨大的學習壓力、交際壓力與生活方面的壓力,都可能是導致留學生患上抑鬱症。

給孩子心靈上的認同,擁抱身邊抑鬱症患者

大量例子和臨床研究證明,一旦患上抑鬱症,就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治療,而抑鬱症非常難治癒,而且容易復發。

專家表示,在抑鬱症發作一年之內治療,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兩到三年內治療,治癒率能達到60%-80%。抑鬱症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無論採用哪種治療手段,效果都不是立竿見影或一勞永逸的,治療抑鬱症是一場持久戰。

除此之外,抑鬱症還會傳染。有的抑鬱症患者不想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親戚朋友,但是卻無法自拔。為了挽救身邊的抑鬱症患者,我們需要鼓勵他們,讓他們勇敢、坦誠地面對,與病魔對抗。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抑鬱症的本質就是和自己的內心做鬥爭。當憂鬱排山倒海而來,你需要勇敢面對,用內心強大的自我去對抗:多和別人溝通、負面情緒有時候需要發洩、用行動去工作,去對抗。

這次,請擁抱你身邊的抑鬱症患者,有時候,你一個理解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擁抱,或許就能拯救身邊患抑鬱症的TA。


蒙森的生活漂流記


抑鬱症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續的情感低落,還有抑鬱、悲觀,悶悶不樂,不愉快感、興趣減退,精力不集中、精力喪失,還有乏力,對穿衣、洗漱整這些小事情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病人常因我精神崩潰了,洩氣了,這樣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症狀,並喪失以往對工作生活的熱情和樂趣,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體驗不出天倫之樂的感覺,對既往的愛好不屑一顧,常常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會,這是抑鬱症表現,這是輕的。

重的是心情十分痛苦、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有負擔和不值得留戀。有以死求擺脫或者解脫的想法,可以出現有強烈的自殺念頭或者是行為,患者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自己的現實、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把自己說的是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患者會出現對自我評價的低落,產生無用、絕望、無助感,常伴有自愧,還有抑鬱嚴重者會出現罪惡的妄想感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以出現幻覺,這是抑鬱症的臨床表現。

還有一個思維遲緩,患者顯示持續的普遍的抑鬱狀態,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還有思路,行為各方面感覺非常遲鈍,反應不敏感,這些都是抑鬱症的症狀。甚至意志活動減退,當出現意志活動減退的時候,要去醫院應該看一下,這種患者應該注意一下,他的表現是以往非常願意做的事,現在就不願意做,或者對周圍的人不願意交往的這種情況。

再一個就是認知功能損害,對遠期事物記憶力還行,但是對近期事物記憶力、注意力都非常明顯的減退,對學習、生活,他的語言流暢性,協調性這方面明顯的減退。


蝸牛沃特


以前我們這有個小學老師,抑鬱後掙脫不了病魔的糾纏,在一個陽光的午後,獨自走到河邊,等家人找到的時候,只看到有兩雙美麗憂傷的鞋子在岸邊,人就這樣沒了。

她是一位敬業的鄉村教師,面對孩子的笑容,她感覺工作生活是多麼的開心有信心。女人到了一定年齡,社會家人的壓力,她也別的女孩子一樣,充滿著沒美好婚姻的憧憬,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正是這段婚姻,她被一步步逼到了毀滅自我的噩夢邊緣。先是丈夫的家暴,遍體鱗傷;再是孩子的到來,娘婆雙方孤立無援,母子倆相依為命;經受肉體和內心的雙重摧毀後,最後她終於扛不住了。她似乎恍恍惚惚總感覺到,水中間總有個人在向她招手。她一次次向水中走去,又一次次被身邊的人拉了回來。可經不起水中人天天招手,她也義無反顧的向水中走了過去。

就這樣,一位不到30歲年齡的年輕母親,離開了她嗷嗷待哺的孩子。一位優秀的充滿朝氣的美麗園丁,離開了她熱愛的講臺,還有她深愛著渴求知識的同學們。

抑鬱症的癥結不是抑鬱者本身的抑鬱,而是周圍人的無知、冷漠和無情摧殘。

愛,多愛一點,讓抑鬱的陰霾不再重現,讓我們的靈魂,不再遭受抑鬱的煎熬。


花果山侯王


抑鬱症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思維遲緩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意志活動減退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迴避社交。但是要確診是抑鬱症,需要有時間上的判斷,還要有症狀輕重程度的判斷,要想確診抑鬱症啊!那得去當地的精神衛生中心,找專業的精神科醫生。知乎上有個抑鬱症的哥們這麼說“有多可怕 怎麼說呢 以前啊 我怕黑怕鬼怕很多東西 抑鬱了之後 除了抑鬱 我什麼都不怕了 它更可怕 永遠跟著你 時不時發威 情緒憋在胸腔裡 如鯁在喉 配合治療也會突然有點希望 然後它又會出現 一朵烏雲在頭上 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 但你知道它是烏雲 就總惦記著 它一定會下雨 讓你狼狽 提醒你逃不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