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想知道抑郁症是什么样的?可不可怕?

王君蓝


就我目前的认知来说,抑郁症是一种心里上的反应,可以说它生病了,是一种缺乏安全感,对自我不认可,没有自信心,对她他人不信任,对社会感到失望等等情绪的中合。

我们应该多关心家人和朋友,多多陪伴,多多聊天,这样会让你的家人和朋友感到你的关心和爱护,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觉得后悔,怎么那时候没有陪伴在身边。

现在手机综合征的人很多,没翻手机就会觉得少了什么一样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越来越少。

陪伴是一剂良药。


樱桃猫咪


我不是抑郁症患者,但我一直在找合适的机会去找心理咨询师。

有时候想法会比较极端,冒出一些正常人不会有的想法,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病。

即使是我这样的都觉得自己应该是出了问题,我想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会更加痛苦才对。

每个人应该都有幻想过或是尝试过自杀,但真正的患者,他们的脑海中每天要跟这种想法抗争几十次,一天两天也就过去了,但如果是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呢?就算不死也会疯掉吧。

我以前尝试过自杀,注射了整支胰岛素。

其实药效发作的时候求生意识是很强的,做不到静静的躺在那里。

身边的人会劝遇到问题的你:“凡事想开点,有什么好难受不开心的呢?”久而久之我就不会再跟身边的人说自己的问题。一句很矫情的话,一个人在面对外界的时候笑得多开心,背后他就有多难受。

抑郁症是病,需要医生的帮助,它很可怕!



想要创业的猪


我觉得抑郁症是很可怕的,我身边有好几个得抑郁症的,最近还有一个投河自杀了,在之前和她聊天时,她嘴里就说怎么死,其余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还有一个把现在也小一年了。每天就是躺在床上。吃饭才起来,就整天躺着,一句话不说。甚至家里有其他人都觉得很烦。得了这种病很可怕。她们的念头就是死解脱。真心希望家里人能理解包容她们,她们是病人。


新丝鹿制衣


在此之前,我曾跟一位个性签名为“小怪物”的女生聊了很久。

她也是抑郁症患者。我很诧异她为何这样形容自己,后来我问她,她说这个词无比适合她自己,有时候她感觉自己像怪物一样,麻木,迷惘,过着杂乱无章对未来没有任何期待的生活。

她在学校外面租房,因为她睡眠质量差,一丁点响声都可以让她翻来覆去。

她的日常作息都是早睡早醒,但是在抑郁症发作期间,她常常失眠,在11点多的最佳睡眠时间,她会折腾到凌晨4、5点甚至到天亮才能入睡。

后来,我了解到,她的抑郁症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她也没有告诉父母,一直自己一个人默默忍受,自己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一个人吃药。

她惧怕社交,她害怕跟人说话,有一次我做了一个很蠢的举动,我说:“我想跟你说话,我们现在是陌生人,就想跟你聊聊天”。

可是这个女孩真的很善良,她说不想自己的情绪影响任何人,便拒绝了我。

但实际上,在我现在看来,这样的举动真是愚蠢至极,抑郁症患者本就已经封闭了自己内心,他们内心拒绝一切的社交。并且于她而言,我也无法给予她什么帮助,她并不想把自己负能量传递给别人。

作为朋友要做的并不是告诉他们”这是小病”或者“没事的,一切都会过去”,而是“我愿意倾听”或者“我一直都在”。抑郁症不会那么容易的过去,它更多的是一个人情绪的黑洞,需要患者持续地与之对抗。

也许有一些人,对“抑郁”的字眼避之不及,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会觉得:“我没有得抑郁症,对于抑郁症我不需要也不想了解”。

还有人坚持说:根本不存在心理或者情绪疾病那回事。

事实上,抑郁症是真实存在的。

按照科学的解释: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说白了,就是各种负面情绪,长期的。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我的抑郁症》,作者在与抑郁症这个心理恶魔孤军奋战了许多年之后,决心寻求帮助——她借笔宣汇,完成了这本精彩、辛酸却别有趣味的“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全书以独特个性的语言和极富感染力的素描,勾勒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真实状态。

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心路。

他一生数次走进抑郁症,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以及将来。他总感觉到:有两个自己,他觉得自己陷入了洞底,他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抑郁症的侵蚀——当季节变幻,遭遇拒绝或羞辱时失去家人或朋友时甚至有时候不用任何理由时。

抑郁症让他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灰暗,他开始听到每一个吹毛求疵者对他的恶意,他开始变得暴躁,他对身边人恶毒谩骂,编造各种虚假的理由,逃避所有的社交活动。

他变得愈加绝望,他害怕社交,害怕所有人都比他厉害。渐渐地,他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他的生活变得一塌糊涂。

抑郁的重压让他的症状变得恶劣,刚开始是恐惧,然后是愤怒,浑身感到麻木,焦躁不安,最后越来越孤独。

他感觉自己被一片恐惧之云追逐,他甚至列出了长长的自杀清单,上面写着,上吊、安眠药、开车冲下悬崖、割腕……

这些是他隐藏在黑洞里的念头,他尝试过治疗,有些短暂抑制,有些效果甚微,有些毫无作用。

最后他接受了专业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和抑郁症同处。

他开始尝试寻找微小的成就感,他在慢慢变好。

书中最末尾,作者写道:

抑郁症可能还会再出现,下一次你应该更强大,记住,你走出来过一次,你就还能走出来。

庆幸的是,作者能走出来,但世间还会有很多个像作者这样的抑郁症患者在默默忍受着黑洞的吞噬,他们又会怎么面对?我们不得而知。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亿多人正遭受抑郁症困扰。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比全球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而且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按照6.1%的发病率折算,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到9000万。在我国,由于大多数人对抑郁症认知不足并存在诸多误区,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抑郁症的治疗率不到10%。

这个数据多么可怕,而在知乎上,一个关于抑郁症经历的话题至今已有400万人访问,有很多人匿名,写下了自己的抑郁症经历。

我记得其中有一个抑郁症患者说:

那种即使知道未来有无限可能性比现在美好的多,也许嫁给一个心灵相通的人也许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也知道有人比自己过得苦的多,他们在夏天拉着西瓜收入以毛计算,他们忍受着疾病的煎熬却还是乐观活着...可还是这么无助,站在茫茫人海中怎样都无法快乐。

你可能听到过这样的劝导,一个抑郁症患者想要自杀,有人说,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么?

可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活着确实比死了辛苦,他们承受了很多痛苦,你无法看到他们隐藏在背后的无力感,他们的心如死灰,他们的痛不欲生。

但抑郁症患者并不是一直如此绝望,他们并不脆弱,他们也都一直在与抑郁症这个饿狼斗争,每一场都是殊死搏斗,每一场胜利都耗尽他们所有的力量。

真希望所有人,都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自我毕业以来,我认识了好几位得抑郁症朋友。

我曾经在《你从未认真关注过,你身边带有孤独症的人》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位朋友:

她喜欢黑白灰,所以她的头像,她的朋友圈页面全都是这种颜色。

她很丧,她说她最喜欢的就是独处。

丧本来就是一种孤独,我问她孤独是修行么?

她说:不是,孤独后就没有了,就像死亡。

她不喜社交不喜交流,我跟她的交流就像是一种做题式的问答。

她用尽可能简单的语句来回答我的问题,语气淡漠且随意。


广西小利


以前同寝室的同学有抑郁症,父母都是搞教育的对同学期望也很大,逼着读书学习。可处在叛逆期的同学很少与父母沟通,她觉得父母都是在逼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就经常关在房间里一个人,自杀过几次,手上都是自己划的口子,看的我们触目惊心,和我们一个寝室的时候,我们都特别小心生怕她有什么情绪波动,最深刻印象就是半夜还夜游,第二天问她,全然不知[捂脸],后来网恋了一个兵哥哥,我们只知道她去找兵哥哥了,就再也没回来,父母来学校了解了情况后也不知道同学去向。再也没有那个室友的消息过


萍姐457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也被称为心感冒,严重时可能会达到自杀这一严重后果。

情绪低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但是精神病学所说的抑郁症,是指暂时心情不好,但并非指状态,而是思想内容、思考过程、动机、积极性、兴趣、行为、睡眠、身体活动等整体精神机能低下的状态。如果这些症状几乎每天出现,几乎一整天出现,则称为抑郁症,这种情况需要专业的治疗,而不是简单的心情转换。

抑郁症主要症状

  • 持续的抑郁感

  • 积极性下降,兴趣下降

  • 失眠等睡眠障碍

  • 与食欲下降或食欲增加相关的体重变化

  • 注意力不集中

  • 反复思考自杀,企图自杀

  • 消极思考、无价值感、过分内疚

  • 日常生活功能低下、学业能力低下、休学、生产力低下、家庭矛盾、离婚等。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 生物学原因

  • 遗传

  • 生活与环境压力引起

  • 身体疾病或药物引起


幸运的是,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的疾病。早期抑郁症在2个月内达到70%-80%,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精神治疗和药物治疗。症状轻抑郁症有时仅咨询即可,但在症状中以上的抑郁症中,药物治疗至关重要。特别是,最近研制的抗抑郁药物可以增加脑内降低的血清素,从而治疗抑郁的原因,并且几乎无副作用地安全地改善抑郁症。

如何应对抑郁症?

有些病人没有把抑郁症看成病,而是置之不理,然后极端地选择自杀。因此,首先必须把抑郁症视为一种病,正确认识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此外,你还必须认识到动摇自己心情的外在内在事件,并制定自己的应对抑郁症状的方案。此时可能需要周围的帮助。如果症状严重,咨询专家是必不可少的。记住,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的疾病,不要害怕。


寻找彩虹


丘吉尔曾说:心中的抑郁就像只疯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抑郁症出现的时候,让人猝不及防,让人变得不快乐,陷入长期的焦虑、自责、无助或绝望中,严重的甚至会动起自杀的念头。

这条疯狗,无处不在。但是可能普通人会觉得这无关紧要。大家都在为了生活奔波,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情绪低落。但是,抑郁症就这样找上门来了。

通过查阅资料,忧郁症的解释如下: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留学生因种种原因,更易被抑郁症折磨

抑郁症这条疯狗,除了咬名人和成年人,其实也不会放过十多岁的青少年。前段时间的热播电视剧《小别离》中,安妮的女儿萝丝在留学美国期间遭遇校园暴力,最终导致了抑郁症的出现。电视剧中,她生怕见到陌生人,对熟悉的人的记忆完全失去,内心深处只有痛苦的回忆,后来只能休学带回国内调养,最终在家人的关心、同学的陪伴和开导下,逐渐康复,走出那段痛苦的记忆。

这些留学生患抑郁症的事件并不只出现在电视剧中,在现实生活中更有活生生的例子。

去年,新华网报道,一名无锡男孩王阳曾因为被帝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录取而一时被羡慕妒恨。因为帝国理工大学的工程,与牛津大学的文科、剑桥大学的理科在英国教育界堪称“三足鼎立”。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王阳到了新的环境,面对极大的学业压力,他开始不爱说话,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整夜失眠,医生诊断为抑郁症,但药物不能根治他的抑郁状况,他不得不在父母的支持下休学,并回国治疗。

这种例子在留学生中并不是个案,前几年新闻报道中,美国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李扬凯因抑郁症跳楼自杀,加州州立大学富乐顿分校的22岁留学生林旭因抑郁跳楼结束了自己年轻生命,匹兹堡大学的中国女留学生秦琪被抑郁症折磨,失踪多日,并萌生了自杀倾向……

病因探究:为什么留学生中抑郁症如此常见?

面对社会上抑郁症多发的现状,腾讯网曾发起过一项关于抑郁症的网络调查。然而调查结果反应了大家对抑郁症这种病症的了解非常少。调查结果显示,对抑郁症“很了解”的网友仅有25.02%,63.99%的网友“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6.44%的网友“知道有问题,但不知道它是病”,而有4.56%的网友则表示“完全不知道”。

如此看来,我们普通人对抑郁症是知之甚少,而作为一种病因机制复杂的精神疾病,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在抑郁症的病理根源问题上做了无数争吵,却仍无答案。

敏敏老师从事留学行业多年,也与很多孩子打过交道,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大约也了解了一些留学生患抑郁症的原因。虽然我的学生几乎没有谁患抑郁症,但是经过对众多留学孩子的心理分析,我觉得可能患抑郁症的原因如下:

第一, 东西方文化差异

孩子在十多岁的时候就送出国,可能在心理上,他们还未做好出国留学的准备,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让孩子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心理落差。留学生初到异国他乡,难免会孤独,特别是在过节的时候,这种孤独感更强。

这种时候,留学生一般都会出现两极分化:

那种性格特别开放、很喜欢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孩子会慢慢融入新的社会圈子,这种孩子需要有超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超强的察言观色能力,这种孩子是有限的、是少数的。

相反,另一种就是那种太难融入异国圈子,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比如一味看书学习,周末一味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很少和别人交流。久而久之,这种孩子就容易在性格上产生孤僻,往往离抑郁更近了一步。

第二,社会因素导致

贫富差距可能是最大的问题。低龄留学至少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才能负担得起。不管是国内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抑郁症患者,还是出国留学生中,贫穷都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而经济条件不充裕的大多数留学生,他们除了学习,可能还需要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往往会感到孤立无援,而且对自己未来的前途无法把握,经常出现悲观和自责的情绪。

再加上现在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互相交流感情的时间和机会大大减少,人际关系的互动远不如从前那样亲密和友好。这些现实社会问题都导致,抑郁症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第三, 分离和焦虑因素

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小别离》中,方朵朵因为怕父母失望,肩负着考试的压力,患上了考试焦虑症。而留学的孩子,往往背负着父母极大的期望,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整天提心吊胆,为一点点不值得的小事而担忧,生怕在留学期间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不能让父母长辈脸上有光,产生低落情绪……

总而言之,学习压力与名校的严格制度可能会使留学生的心态与性格发生巨大的改变。巨大的学习压力、交际压力与生活方面的压力,都可能是导致留学生患上抑郁症。

给孩子心灵上的认同,拥抱身边抑郁症患者

大量例子和临床研究证明,一旦患上抑郁症,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治疗,而抑郁症非常难治愈,而且容易复发。

专家表示,在抑郁症发作一年之内治疗,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两到三年内治疗,治愈率能达到60%-80%。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手段,效果都不是立竿见影或一劳永逸的,治疗抑郁症是一场持久战。

除此之外,抑郁症还会传染。有的抑郁症患者不想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亲戚朋友,但是却无法自拔。为了挽救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我们需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勇敢、坦诚地面对,与病魔对抗。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抑郁症的本质就是和自己的内心做斗争。当忧郁排山倒海而来,你需要勇敢面对,用内心强大的自我去对抗:多和别人沟通、负面情绪有时候需要发泄、用行动去工作,去对抗。

这次,请拥抱你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有时候,你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许就能拯救身边患抑郁症的TA。


蒙森的生活漂流记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续的情感低落,还有抑郁、悲观,闷闷不乐,不愉快感、兴趣减退,精力不集中、精力丧失,还有乏力,对穿衣、洗漱整这些小事情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病人常因我精神崩溃了,泄气了,这样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症状,并丧失以往对工作生活的热情和乐趣,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体验不出天伦之乐的感觉,对既往的爱好不屑一顾,常常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会,这是抑郁症表现,这是轻的。

重的是心情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有负担和不值得留恋。有以死求摆脱或者解脱的想法,可以出现有强烈的自杀念头或者是行为,患者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自己的现实、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把自己说的是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患者会出现对自我评价的低落,产生无用、绝望、无助感,常伴有自愧,还有抑郁严重者会出现罪恶的妄想感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幻觉,这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还有一个思维迟缓,患者显示持续的普遍的抑郁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还有思路,行为各方面感觉非常迟钝,反应不敏感,这些都是抑郁症的症状。甚至意志活动减退,当出现意志活动减退的时候,要去医院应该看一下,这种患者应该注意一下,他的表现是以往非常愿意做的事,现在就不愿意做,或者对周围的人不愿意交往的这种情况。

再一个就是认知功能损害,对远期事物记忆力还行,但是对近期事物记忆力、注意力都非常明显的减退,对学习、生活,他的语言流畅性,协调性这方面明显的减退。


蜗牛沃特


以前我们这有个小学老师,抑郁后挣脱不了病魔的纠缠,在一个阳光的午后,独自走到河边,等家人找到的时候,只看到有两双美丽忧伤的鞋子在岸边,人就这样没了。

她是一位敬业的乡村教师,面对孩子的笑容,她感觉工作生活是多么的开心有信心。女人到了一定年龄,社会家人的压力,她也别的女孩子一样,充满着没美好婚姻的憧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正是这段婚姻,她被一步步逼到了毁灭自我的噩梦边缘。先是丈夫的家暴,遍体鳞伤;再是孩子的到来,娘婆双方孤立无援,母子俩相依为命;经受肉体和内心的双重摧毁后,最后她终于扛不住了。她似乎恍恍惚惚总感觉到,水中间总有个人在向她招手。她一次次向水中走去,又一次次被身边的人拉了回来。可经不起水中人天天招手,她也义无反顾的向水中走了过去。

就这样,一位不到30岁年龄的年轻母亲,离开了她嗷嗷待哺的孩子。一位优秀的充满朝气的美丽园丁,离开了她热爱的讲台,还有她深爱着渴求知识的同学们。

抑郁症的症结不是抑郁者本身的抑郁,而是周围人的无知、冷漠和无情摧残。

爱,多爱一点,让抑郁的阴霾不再重现,让我们的灵魂,不再遭受抑郁的煎熬。


花果山侯王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思维迟缓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意志活动减退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回避社交。但是要确诊是抑郁症,需要有时间上的判断,还要有症状轻重程度的判断,要想确诊抑郁症啊!那得去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知乎上有个抑郁症的哥们这么说“有多可怕 怎么说呢 以前啊 我怕黑怕鬼怕很多东西 抑郁了之后 除了抑郁 我什么都不怕了 它更可怕 永远跟着你 时不时发威 情绪憋在胸腔里 如鲠在喉 配合治疗也会突然有点希望 然后它又会出现 一朵乌云在头上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 但你知道它是乌云 就总惦记着 它一定会下雨 让你狼狈 提醒你逃不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