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為什麼得抑鬱症的反倒是高素質人群居多?

平民看法


這個問題,還真沒有調查過!不過,你這個結論或許有點可能!從我自己思索,容易患抑鬱症人,你說是高素質人群,我感覺應該在中檔人群,上過學,專科、本科,甚至研究生這個人群較多。太高層次,比如博士、教授、院士、大富翁、大藝術家、歌唱家、上市公司老闆之類,都很少發現。再其次,一般的高中以下普通打工者、農民工、快遞員、服務人員、農民、工人也很少聽說有人抑鬱症。這是為啥呢?我的解釋是:對於農民、工人這個層次很少有太大的奢望,自己就是一個簡單的想法,我想去廣州打工,我就走了,這一家不行就再換一家!很少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也不去埋怨自己!這類人我認為就沒有抑鬱的可能!而對於高層次人群呢?則已經有了大徹大悟的境界,做任何事情,都已經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失敗了,總結經驗,我這方面能力弱,或者下次爭取提高,或者我早早避開。也就是已經進入對世界、對自己都很可觀的境界,因此也基本上不會埋怨自己、後悔自己、挑剔自己的境界!唯獨中間這個層次,他們已經進入思考、智力工作的範疇,但知識境界卻又達不到高端。心中志向、希望又太大,不切實際,一旦失敗了,自己想不開,埋怨自己、後悔自己、懲罰自己就成了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我個人以為這種人,動不動埋怨自己、後悔自己的人很容易進入自我反省、後悔的狀況裡,從而進入抑鬱領域!

所以,標題問的有一定道理,大多數抑鬱之人,都是素質較高者,但他們卻翻不過人生這道粱,自己奢望太高,對自己要求也太高!一旦失敗了,又自己陷入痛苦當中,不會自拔,就容易抑鬱了!


京都老客41118


我朋友的同事,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在公司上班為人和善脾氣好,遇到再難纏的,都耐心對待,從來沒見過她發脾氣陰著臉。突然一天早上跳樓自殺了,抑鬱症。同事們都很驚訝,平時沒看出來有什麼問題。

有一部分人得抑鬱症源於自戕式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好說話,從來不拒絕別人,接受別人的一切要求,以為只有這樣大家才會喜歡她,不會得罪人。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時間長了,不想或者不會表達自己,積極思維退化。

二,討好型人格,活在別人的世界裡,害怕別人不開心,哪怕傷害自己,壓抑自己,也不能讓別人生氣,還想方設法的做些討好別人卻違背自己心意的事情。

三,不自信,自卑,膽小。這個跟兒童時期沒有在原生家庭樹立好獨立人格有關係,後天如果意識到,慢慢改進,不過很難。

以上的心理特徵無異於自戕,自戕了自己的精神,思維,完全沒有自我,是自己內心陷入無盡痛苦之中,雖然她是別人眼中評價很高的人,素質高,教養好,為人處世招人喜歡等。時間長了,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你的靈魂了,別人的評價是一時的,活出自我才是王道。不能把自己框在個個小格子裡,你想的那麼多,無非就是用別人的想法束縛自己,困住自己,積極主動走出去,擼起袖子幹出自己的世界。





帶上自己的心行走


大學生、高級管理人員、高級科研人員、白領、教育工作者這些高素質人才,為什麼反而是抑鬱症的目標群體呢?

本人認為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工作壓力和學習壓力大,他們在其它人面前是精英的一群,遇到負面情緒和不如意事情時,即使自己內心如滴血般的痛苦壓抑,外表仍然假裝得若無其事,但其實內心充滿著折磨,慢慢累積著許多負面情緒,並且長時間無法排解與釋放,自然就成為了抑鬱症的目標。

第二:對自己過於苛刻。高素質的人往往對自己要求比較高,事事追求完美,無懈可擊,但當發現自己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時,就會陷入極端痛苦和自責,以致無法自拔,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第三:缺乏運動:由於長期缺少運動,使身體陷入了亞健康的狀態當中,到了一定時間後爆發,身體出現軀體性疾病,因而誘發抑鬱症。

第四:煩惱過多:其實每一個人都有煩惱,但是這些高素質的人煩惱更多更大一些,他們需要考慮的東西更多,明白後果及對自己的影響,所以做事瞻前顧後,優柔寡斷,前怕狼後怕虎,產生出各種煩惱,從而誘發抑鬱症。


言暢


心理疾病與智商相關性並不高,之所以我們感覺高素質人群更容易患抑鬱症,是因為與抑鬱症產生的影響因素有關。

影響抑鬱症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一般來說有幾點:

生物學因素,可能跟遺傳,神經內分泌系統等因素相關

神經活動類型(氣質,與生俱來),如抑鬱質氣質類型的人更容易患病

生活事件,重大經驗創傷,如有些人因為地震等自然災害,經歷戰爭等,重要親人突然喪失等;還有一些日常生活瑣事,雖然日常生活瑣事不像重大事件強度那麼高,但因為持續時間長,次數頻繁,有時候對心理的影響更大。如家庭夫妻關係差,親子關係差,事業發展不順,學習挫折等。

當然,更多時候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一個樂觀的人,雖然遇到重要事件,但看得很開,很快就過去了;又如,一個抑鬱質的人,因經歷地震可能更容易形成經驗創傷,表現出抑鬱等。所以,這些因素不必然導致抑鬱,而是多種因素在強度和時間上的積累引發了抑鬱。

回過頭來看,為什麼感覺高素質人群更容易患抑鬱症?

1、刻板印象的影響。大家都形成了這樣的一個觀點和看法,我們又看到這樣的案例,就又鞏固了我們這樣的觀點。

2、高素質人群更被人們關注。實際上,可能一般人群也有抑鬱症患者,但往往我們關注要少於對高素質人群的關注,就形成了高素質人群更容易患抑鬱症印象。

3、高素質人群往往自我要求和社會要求更高,更容易誘發抑鬱症。高素質人群往往為了獲得更高社會地位,更加嚴格自我要求,社會對他期望又更高,所以他們往往更多關注自身不足和缺點,更容易自我評價低,更不容易滿足(生活窮困的人,突然每個月漲了100元工資,就很高興和快樂;而家財萬貫的人,突然中了10萬元大獎也不見得開心),高處不勝寒,從而引發抑鬱症。

4、高素質人群不一定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社會支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基礎是社會支持,比如家庭、事業、學習、人際關係、自己興趣愛好;不少我們認為的高素質人群往往為了某種事業而放棄了生活(如陪伴孩子、興趣愛好等),當事業遇挫時,為數不多的社會支柱倒塌,整個人也就倒塌了;相反,普通人群事業遇挫,他覺得孩子學習好,自己很欣慰,家庭關係和睦,也很開心,或者還有自己的愛好等,雖然倒塌了某一個社會支柱,還有更多的社會支柱,所以他們仍然生活的很好。


我是鳩茲心語,心理學博士,關注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考研輔導,歡迎關注。


鳩茲心語



越來越多的人得抑鬱症的原因在於,一方面國家社會轉型、經濟高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導致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壓力大;另一方面個性內向、自卑、追求完美、愛鑽牛角尖等的人在社會快速變化的情況容易適應不良。

預防抑鬱症,建議平時多跟家人朋友面對面地溝通交流,他們的關注、傾聽、理解、支持對緩解不良情緒有好處;堅持運動,每天30分鐘,一週3到5次,健走或者慢跑都不錯,運動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等激素,使人興奮和愉悅,能有效調整情緒狀態;多戶外活動,旅行、參觀展覽、參加公益社團活動等等,戶外活動開闊眼界和心胸,陶冶性情,看人看事能更客觀、全面,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


糖糖視頻站


高素質的人講究公平正義真理,看見不合理的事情就會憂憤交加、憂國憂民。沒心沒肺的人只顧吃喝玩樂、燒殺姦淫,像個畜牲一樣生活,所以他們是不會得憂鬱症的


阿倫194066953


沒心沒肝自私自利的人活得最好,有擔當有良知的人都抑鬱。

所以好人才會得抑鬱症,壞人不會,把全世界都毀了也照樣吃喝玩樂。


塔莎一號


“得抑鬱症的反倒是高素質的人居多”,這個結論不知道是如何得出來的。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定位:“高素質”,是“學歷高”嗎?還是這個人“智商高”?“工作能力”?還是“社會位置”?我們根據工作實際情況,這些都不能引起“抑鬱症”的症狀,和區分他們的引起抑鬱症中所有因素的重要性。

我們有一個發現:智商高的人與智商低的人,都有得“抑鬱症”的可能性,並且他們的比例比較,也沒有數據可以確定那個高、那個低。

我們知道:智商高的人是聰明的,他們大腦運算速度比較高。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一些智商特別高的人,處理問題的能力、處理危機的能力不一定強,情商不一定高。(我們俗稱:小聰明。)

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發現一個規律。一個大智慧的人,智慧水平高的人。因為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強,處理危機的能力強,他們不會得“抑鬱症”。智慧水平高的人算不算有高素質呢?


羅桂田心理諮詢


其實會抑鬱的人是壓力大,顧及周圍人的利益或面子,自己承受的太多壓力到致的!所以一定要學會釋放自己,不要長久憋在心裡!找合適的渠道!我會去野外走走或去歌廳唱歌,調節內心的煩悶!


知足常樂7064


這就和無知者無畏是一個道理,一個什麼都不懂、也就什麼都不怕的人怎麼會抑鬱?而相反,懂的越多、素質越高的,才更憂國憂民憂天下,才知道有許多的問題是不好解決、難以解決的,也才更容易抑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