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阻擊新金融風險:你有料,我們來吹哨

這是《中國經營報》為您分享的第1004篇原創文章;我們只發有態度,有乾貨的原創。

全民戰疫之下,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和風險防範同樣不容鬆懈。

互聯網金融風險一直是央行近年來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環節。近期央行通過電視電話會議對2020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時也特別強調:將繼續多措並舉,徹底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化解風險、建立監管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金融業態不斷嬗變,金融消費者面臨的權益侵害隨之花樣百出、迅速迭代:從違規理財平臺高利誘惑、變相自融到“714”高炮死灰復燃;從大宗商品、郵幣卡、炒匯等投資騙術到各種空氣幣、傳銷幣割韭菜大戲;從支付機構資金“二清”到無證經營和金融嵌套屢禁不止;從不法數據商違規爬取用戶和同業信息,到數據洩露引發暴力催收和營銷亂象……

去年“315”晚會上,對714高炮套路貸、違規收集用戶信息等互聯網金融領域亂象的曝光,直接引發各地高壓打擊,加快了風險出清的速度。

隨著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的深入,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種種亂象陸續肅清,但新的套路和違規操作如同行業“病毒”仍不時浮現,需要監管、市場、消費者和媒體保持警惕。

作為專注新金融行業發展的專業新媒體,琥珀金融幫在“315”到來之際,希望通過收集、曝光涉及消費金融、汽車金融、財富管理、第三方支付、區塊鏈、大數據和徵信領域消費者遭遇權益侵害的典型案例,幫助更多投資者對自身權益進行保護,遠離套路,併為行業預警。

歡迎通過文末留言或添加記者微信形式為我們提供線索,徵集範圍包括但不限於:

1 、消費金融平臺借款流程審核存在漏洞;借款利率與承諾不符,利率畸高、暴力催收等

2、借款、理財、支付等機構在消費者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方面不利,存在過度收集數據、洩露隱私等問題

3、3C、醫美、旅遊、長租、汽車、奢侈品等消費金融線下場景方涉及信貸違規、侵害權益甚至捲款跑路等問題

4、財富管理產品代銷過程中虛假、誇大宣傳產品,底層資產風控不嚴等問題

5、第三方支付機構不落實商戶實名制、外包服務管理不規範,無證經營、為外匯、博彩等平臺開放支付通道等問題

6、安全漏洞引發的支付賬戶遭盜刷、無故代扣等問題

7、以區塊鏈之名行傳銷幣之實割韭菜等問題

鄭瑜:zhengyuTAT

李徽:huihui13cat

中國經營報旗下垂直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全媒體平臺。已經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網貸之家,新浪財經頭條、網貸天眼、網易、騰訊等媒體平臺。致力於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和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