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鍾正生:怎樣理解近期海外疫情發展與資產表現?

作者:鍾正生 姚世澤

鍾正生為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兼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高級研究員

近期海外新冠疫情出現了蔓延趨勢,海外資產也出現了劇烈變化。從2月初至今,可以將海外資產的走勢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月5日至2月19日,呈現出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同漲的局面;第二階段是2月20日及之後,風險資產大幅下跌,避險資產大幅上漲。而觸發這一變化的根源,正是新冠疫情從局部到全球的急劇擴散。

1、第一階段:2月5日至2月19日的市場表現

第一階段是從2月5日至2月19日,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同漲。風險資產方面,標普500指數上漲2.69%、納斯達克指數上漲3.69%、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9.56%;避險資產方面,黃金價格上漲3.62%、美元指數從97.95上升至99.63、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1.61%下降至1.56%。

這一期間,新興市場降息預期明顯提高,印尼、土耳其央行分別降息25bp和50bp,中國央行也下調了LPR利率。但是,截至2月19日,發達市場的流動性寬鬆預期並不算很強。以美國為例,在2月19日當天,美聯儲3月18日降息一次的概率為8.3%,4月29日降息一次的概率為16.2%,概率並不能算很高。在發達市場流動性寬鬆預期不算太強的情況下,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同漲或許與不同資產之間的定價模式有關。

(1)避險資產的定價模式

美元、美債、黃金這類型避險資產的定價模式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全球定價。因此中國發生新冠疫情後,出於對全球經濟的擔憂,全球資金的避險情緒會迅速上升,從而提高相關避險資產的價格(日元作為避險資產,並沒有出現上漲,主要原因也是在於日本的疫情)。第二個特點是避險資產對尾部風險的敏感度會更高。尾部風險是指風險發生後,後續可能會發生的相關風險。在本次疫情中,已經發生的風險是中國的疫情,在2月19日之前,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國國內;尾部風險是海外可能會發生的疫情,在2月19日之前,日本、韓國等國雖然有疫情擴散的跡象,但仍屬於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的尾部風險。

那麼,為什麼避險資產會對尾部風險的敏感度更高呢?這或許可以用行為金融學中的“確定性效應”理論來解釋。這個理論的核心結論是:絕大多數人都是風險厭惡者,人們在決策時,對於結果確定的現象會更加重視,並不會嚴格按照期望效用來做決策。因此,作為投資者而言,面對不確定的尾部風險,持有一些避險資產總歸比不持有好,這就使得避險資產對尾部風險的敏感度更高。

(2)風險資產的定價模式

首先看美股,美股實際上更多的仍然是美國國內定價。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首先是投資者結構,截至2018年底,美股中的外資佔比為14.8%,而反觀美國國債市場,外資佔比達到接近40%(圖1);其次是盈利結構,截至2019年中報,美股有至少65.86%的盈利來源於北美,來自中國的盈利佔比並不高(圖2)。因此,如果疫情僅限於中國國內,那麼對美股長期盈利的影響並不是特別大,美股在此期間也出現了上漲的局面。

钟正生:怎样理解近期海外疫情发展与资产表现?

其次看原油,原油在需求端是全球定價,但供給端的定價權卻集中在中東、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因此,供給端的減產預期是導致這段時間油價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

2、第二階段:2月20日至今的市場表現

2月20日後,海外資產表現發生了巨大轉變,風險資產大跌,避險資產大漲,完全進入另一模式。2月20-21日,美股連續兩天收跌,其中標普500下跌1.43%、納斯達克下跌2.45%,原油下跌1.05%,黃金上漲2.30%,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1.56%大幅下跌至1.46%,與3個月美債收益率再度明顯倒掛(圖表6)。2月24日,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擴散,美股暴跌,道指和標普500均創兩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抹去了本年度所有漲幅;黃金價格當日上漲1.7%,至1676.60美元/盎司,創下2013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進一步下挫至1.367%;反映市場恐慌情緒的VIX指數也一改往日撥亂不驚的低迷狀態,一度跳漲46%。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仍然在於新冠疫情,海外疫情於2月20日後集中爆發。截至2月24日,日本目前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已經850人,且由於防控措施不到位,疫情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韓國目前的累計確診病例接近900人,且由於邪教、集會等原因,疫情同樣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總理丁世均表示冠狀病毒爆發正進入嚴重局面;意大利的感染病例從3人迅速攀升至219人,已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目前的確診病例儘管只有53人,但美國疾控中心CDC表示正在為新冠病毒變成全球大流行病做準備,全美商業、學校等可能需要被關閉,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Anthony Fauci表示,美國顯然處於冠狀病毒成為流行病的邊緣。

因此,新冠疫情擴散至海外的尾部風險被正式確認。這是2月20日後全球大類資產表現發生轉變的最主要原因。

3、未來展望

關於海外經濟和資產走勢,新冠疫情的走勢仍然是很重要的變量。如果疫情被限制在中國國內,那麼對海外資產、尤其是美國資產的長期影響並不會很大。原因在於:(1)中國的防控政策非常有力,疫情在中國國內可以看到明顯的緩和趨勢,國內A股走勢也說明了這一點;(2)中國輸美商品主要以最終產品為主,美股在中國的盈利佔比也不算很高;(3)中美之間已經簽署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外貿上的影響只是暫時的。

但是,目前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的疫情已經有了蔓延開來的勢頭。相較中國,這些國家的疫情對美國資產的影響要更大:一方面,這些國家多為小政府或聯邦制模式,可能難以快速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防控措施;另一方面,這些國家與美國金融市場的聯繫更加緊密。比如日本,如果日央行選擇降息或者更改QQE操作目標來應對疫情,那日本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必然下跌,在利率平價和套利交易的作用下,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會進一步下跌。而如果10年期美債收益率繼續下跌,收益率曲線將會更長時間內處於倒掛狀態,那麼美國經濟、美聯儲政策變化、資產表現的判斷邏輯都會發生改變。

假如疫情最終在海外蔓延開來,對經濟和資產表現我們做以下幾點推測:(1)由於避險情緒走強和套利交易,美債和黃金仍將受益;(2)美元表現取決於疫情的國別對比,如果美國國內疫情也開始爆發,那麼美元傾向於下跌;如果只是日韓爆發,那麼美元的避險屬性依然很強;(3)由於收益率倒掛,美聯儲降息概率將有提高,不排除提前到今年上半年降息的可能;(4)美股會出現向下調整,但在降息預期下,目前看來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不高,整體邏輯類似於2019年。不過,由於這幾日資產輪換節奏太快,市場反應可能有過度成分,因此亦需警惕短期回調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