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从西汉到东汉,产生了一种横跨两汉时期的新兴力量——士大夫

从西汉到东汉,产生了一种横跨两汉时期的新兴力量——士大夫

曹操因为家族显赫的原因,被举孝廉,他也是士大夫的一员

西汉到东汉时期,先后产生了三种力量,第一种外戚,第二种士大夫,第三种宦官,第一种和第三种我们很好理解,外戚就是指的皇帝的母亲或者妻子的家属,代表人物有西汉末的王莽还有东汉末的大将军何进,而第三种宦官俗称为太监,是我国古代京城专供君主以及背后大家族役使的官员,代表人物有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张让,而第二个士大夫,则相对于这两者,成因更加复杂,特点也更加鲜明。它的代表人物有东汉的曹操和袁绍二人。


第一,什么是士大夫,它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士大夫,是我国两汉时期产生的一种政治产物,它类似于印度的刹帝利,和欧洲的古传教士也有共通之处,而我们中国的士大夫说的简单点,就是知识分子,有文化的人,两汉时期,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定为国学,随之时间的推动,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逐渐演变为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以做官为职业目标,因此,我们可以说,士大夫就是以读书人作为班底,最终演变成为政府官员的一类人。

《韩非子·诡使》载:“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意思是士大夫无德行而任官。在这里,士大夫与官宦是两个含义,士大夫指文化人。可见,士大夫可以指在位的官僚,可以指不在位的文人,也可兼指。士大夫从此时起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胶着体。

周王朝的时候,“士”是武官的意思,而“大夫”是文官,到了西汉的时候,为了给政府输送人才和新鲜血液,便就有了效仿战国时期的“招贤纳士”的政策,命令地方官和朝廷的内部大臣,推举“贤良方正”,的人士,因此就使的各府中的门客和小官员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力量,士大夫,到了东汉时期,则是更进一步,命令地方官和朝中大臣,推荐有“孝廉”的人物来加入士大夫的阵营,所谓的“孝廉”一看就是指懂得孝顺和廉洁的人,就这样,凡是带点这些边的人都被推荐上来了,随着人数的越来越多,在东汉时期,形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从西汉到东汉,产生了一种横跨两汉时期的新兴力量——士大夫

两汉时期的士大夫



第二,推荐制度是士大夫成为官员的唯一大道。

随着时间的深入,东汉时期的“推荐‘制度成为做官的唯一途径,这个所谓的推荐的标准,不仅在儒家学问和学识上有所善长之外,还要求是一个有道德节操之人,这就使的每个想做官的读书人都拼了命显露出自己高尚的那一面。

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后续为了让推荐制度有序,并且有章法的推行下去,两汉朝廷制定了五种选拨标准:

其一,有长时间为父母服丧行为的人:孔子和孟子两位儒家领袖主张了三年的丧期,这个制度被两汉政府推行,并且还明文规定,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必须服三年的丧期,没有这三年的丧期,官员一律不准入职官员,这本身是一件好事情,可以弘扬孝道,但是有些人却迂腐的加了六年的丧期,使的这种好制度瞬间变了味道,这样的事情在两汉时期屡见不鲜。

从西汉到东汉,产生了一种横跨两汉时期的新兴力量——士大夫

两汉时期的”三年丧期“

其二,有辞让财富和爵位行为的人:财富和爵位都是世人所追寻的主要目标,但是这些知识分子们却不以为然,做出了惊人之举,家里在分割财富的时候,这些人坚持只要最少的一部分,父辈留下来的爵位,如果按照长幼之分的话,家中的长子应该是第一继承者,但是长子却推辞不要,让给了下面的兄弟。行为背后有动机,不知道这些知识分子是出于道德的高尚,还是想让这件事情,成为受到朝廷推荐,成为官员的”理由“。这就不得而知,但是他们的目的只会局限于这两点,说到这里,东汉时期孔融让梨的故事就能印证这个标准,孔融不仅让梨子给长辈吃,得到了赞誉,后续他的为人处事,也成为了他被举荐成为官员的原因。

从西汉到东汉,产生了一种横跨两汉时期的新兴力量——士大夫

孔融让梨

其三,有行侠仗义行为的人:指的是那些行为上有情有义,很讲究的人,譬如说,舍弃生命,为朋友报仇的人。还有一些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去给那些被处以极刑的朋友收尸,或者是去为朋友送葬和处理后世的人。这方面我不得不提到刘备,刘备这个人就是很仗义,有情有义,才会先帮北海相孔融解围,后帮徐州陶谦解围,或许有人会说刘备这样做,有政治目的,但是刘备为人确实仗义,不仗义为什么关羽和张飞会对他死心塌地。刘备的仗义行为最后也被陶谦举荐为徐州牧。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其四,有廉洁行为的人:这个指的就是一个人做人比较讲究,不受嗟来之食,不会去拿财物贿赂别人,做人比较清清白白,为人也光明磊落。说到这里我们还得提及孔融,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因此做人做事全部按照儒家思想去做,所以说做事情,做人都是轻轻白白,为官的时候也是两袖清风,他能被举荐当官,廉洁也是一个主因。

从西汉到东汉,产生了一种横跨两汉时期的新兴力量——士大夫

孔融

其五,忠心恩主的人:这个所谓的”忠心恩主“,就是说你如果在朝廷被那位官员看上,他推荐你成为”举孝廉“后,你就有入朝为官的资格,但是还离当官差一步,就是要想推荐你成为官员的大官效忠,等你效完忠之后,他才会继续在朝中为你安排好位置,让你有一席之地,这种情形和日本的武士忠心家主,以及欧洲的骑士忠于伯爵一样,这个方法也是五种被推荐方法最难的一种,因为这个随时都要为自己的恩主献出任何东西,包括生命。


第三,士大夫的门第制度。

“士大夫”系统中的“顶层人物“因为看到自己获得的既得利益,越来越少,便逐渐开始改变推荐的范围,原先选择的都是读书人,或者道德高尚,有情操的人,现在就将范围缩小了,推荐成为士大夫,或者官员的人必须是士大夫的家庭成员,这样一弄,使的那些苦读诗书,道德高尚的贫民之子们,没有一点机会,使的东汉时代,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阶级制度。

注引应劭《汉官仪》两汉时期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东汉初重孝廉;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东汉末年的两大强人,一个曹操,一个袁绍,曹操的父亲曹嵩给宦官曹腾当了养子,靠着曹腾的关系,成为了太尉,而后到了曹操时,这个时候的曹操并没有什么作为,但他还是被“举孝廉”,入了京师洛阳为官,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曹操是靠他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力,才能够轻易做官,这也是“士大夫的门第制度”下的一个案例。

从西汉到东汉,产生了一种横跨两汉时期的新兴力量——士大夫

曹操因为士大夫的门第制度,成为了官员

再看看看袁绍,袁绍的家世比曹操,更加显赫,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叔父袁隗,伯父袁成,这几人都是身处三公之位,位极人臣。这也是“四世三公”名号的由来,袁绍凭借着“士大夫的门第制度”,轻轻松松的就被举荐成为了濮阳县令。

从西汉到东汉,产生了一种横跨两汉时期的新兴力量——士大夫

袁绍

<strong>综上来看,“士大夫”,作为两汉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生“政治产物”,是两汉时期官员最主要的人才库,西汉主要以品德和能力作为推荐标准,东汉初期则是注重孝廉,到了东汉后期,“士大夫门第制度”则成了被推荐做官的主要依据。而这个制度,使的士大夫的推荐制度,变成了笑话,间接变成了一种“世袭制度”,造成了一种家族氏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社会意识形态。


参考:《后汉书·百官志》

《 三国志》

《韩非子·诡使》

《中国人史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