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請推薦一本真正分析講解到位的,關於王陽明《心學》的書吧,謝謝?

Sonic24174919109


推薦一本最近自己在看的《王陽明大傳》(全三冊)

今天看的王陽明大傳是由日本岡田武彥先生所寫,他可謂為王陽明而生,窮其一生研究王陽明,並在1986-1996十年期間六次來華走過了王陽明所有生活、經歷過的地方,在完成本書後去世。此書以最真實的一面打開了王陽明的一生,值得一讀!


以下是我的讀後感,略長需要花3-5分鐘。

王陽明是明朝最傑出的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聖人之一,據說能到做到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分有人說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也有人說是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但不論怎麼說,王陽明和曾國藩是實至名歸,兩人都是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


五溺時期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湛甘泉為他寫的墓誌銘足以概括:出溺於任俠之習,在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詞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正德丙寅,始歸正於聖賢之學。陽明五溺說記述了王陽明年輕的精神歷程,他年輕時善感多變,心無定性,最初沉溺於“任俠”,後又修習弓馬騎射之術和兵法、沉溺於辭章詩文,執著於道教神仙,最後卻又迷上了佛學。直至35歲時,轉投聖賢之學,開始篤奉儒學。


王陽明12歲母親去世,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少年時期就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20歲時,受朱熹思想通過格竹子去領悟世界的真理,但是王陽明方法錯誤,格竹子失敗,他得出結論,格身外物,徒勞無功,真正德道理,應該是存在於人的內心,使他對《大學》中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體會,也因此開創了它的新學。


龍場悟道

王陽明在弘治十二年參加會試,一舉成功,後來參加殿試,被賜予二甲進士出身第七人,從此進入他的仕途。


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貶值貴州龍場,王陽明一路被刺殺被迫害,順利到達龍場後,獲悉自己的父親也因此被罷免,想到自己的遭遇不免心中湧起生死之念,他結合自己歷年的遭遇,日夜反省,忽然有了頓悟,也是最著名的“龍場悟道”:他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意思是:原來聖人之道蘊藏著每一個人的心中,一直以來所沿用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總而言之,王陽明認為:“格物致知”是超脫生死之念的唯一之道。


格物致知

其實“格物”“致知”最早出現於《大學》,是“八條目”中的一條,《大學》有三綱領,八條目,三綱領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八條目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三綱領和八條目都是修己治人之道,修己重在修身,它主要體現於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治人重在經世,它主要體現在齊家、治國、平天下,兩者共同構成了儒學的根基,且儒學中修己和治人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后王陽明研習佛教,但是佛家的“無相無想”使他轉而批判佛家與老莊思想,因為佛家的“無相無想”與老莊的“坐忘”都是沒有以人為本,沒有顧及人的本性,這一轉變對王陽明意義深遠。



知行合一

正德四年,席元山向王陽明請教“致知”和“力行”究竟是一層功夫還是兩層功夫,王陽明告訴他,知行本自合一,不可分為二事,也就是“知行合一”。關於知行合一,在《傳習錄》裡記錄王陽明的闡述: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如鼻塞治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王陽明從“知覺與好惡之意是一體”以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的立場出發,對“知行合一”說進行了闡述,“好惡之意”其實就是“行”。人們認為的“學問”是知,“實踐”是行,在王陽明看來並不對,王陽明認為:學問就是行,行就是知。《傳習錄》中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合一是為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另外《傳習錄》也說:立志用功,如樹使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與知行合一同理,此處指回到事物的本原,不前瞻後顧,心無旁騖地、純粹地去做一件事。我想不會有比這更“活在當下“的人生態度。



致良知

王陽明看來:儒學的本質是“良知”,而佛教和道教雖然堅持虛無,但是他們追求更多的是長生不老和脫離生死苦海,說到底追求的還是自己的私慾,所以他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虛無,同時他也認為,佛教的“本來面目”其實就是“良知”,如果能明確認識良知,就沒有必要再去提“本來面目”。良知的本體是“本自寧靜”,“本自先生”,本來“無善無惡”“善惡自辯”,但佛教卻非要做“欲求寧靜”“慾念無生”,非要求一個“無善無惡”,這也正體現了佛教的自私自利之心。


王陽明在晚年悟得“心即理”的本體就是良知,且“良知即天理”所以他才能從“心即理”的角度進一步發展“知行合一”說,並且認為最終還得靠“致良知”去“窮理”。在他看來《書經》所說的致知就是致良知,致知中的“知”是指對“是非”先天性的判斷,也即他所理解的“良知”。要想讓“知”達到極致,就必須通過實踐,故“知行”是“合一”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是陽明心學的觀點,大概意思是: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有善有惡時便是自己的思想在活動,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並能夠區分善和惡,這就是良知,但是隻是知道還不行,為善去惡是要把不善的意去掉,把善的意發揚光大,這就是行動也就是格物的過程。就如王陽明說的: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王陽明哲學思想的核心,歸納至極簡,就是六個字:致良知、做聖賢。而他的信念,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迴歸本心與良知,人皆可以成聖賢。王陽明說:“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王陽明的精神,需要我們現代人傳承與堅守,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從點滴的小事上,把自己的道德認知落實到道德實踐中,只有這樣才可能有良好的社會風氣。


九大山人


本人認為,真正分析講解到位的,關於王陽明《心學》的書吧,那就是《王陽明詳傳》一書,值得細讀。那就推薦給廣大讀者,不用謝!這是應該的。

其實《王陽明詳傳》有兩個版本,有個版本是全記敘文寫作方法寫作,另一版本就是夾敘夾議寫作方式寫作。還是後一版本更好理解一點。當然能夠兩個版本都細讀更好。

《王陽明詳傳》敘述了王陽明一生事功顯赫,封泊贈侯,超能聖人,學名遠昭。而其學術與事功的發展脈絡相應。根據此書的重點方面,分別來簡介幾點:

一,學術方面

01

突出重點記敘,從十一歲時隨父進京,就以“學聖賢”作為自己理想,十五出遊居庸關,山海關,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至二十八歲中得二甲進士。

作者很客觀地分析了王陽明天資聰明的各個側面。

02

著重記敘了,王陽明竹子格物悟道,龍場悟道,和天泉悟道,並逐步得出了自己的學術觀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四句教)。

作者充分的理由,肯定了他在思想史上的積極作用。

03

簡述了王陽明學術,強調個人價值和自我發展,既注重人性的自我修養,又具有近代思維。

對中外近代社會產生深刻影響,甚至對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也產生了廣泛影響。

當然,王陽明學術也有其缺陷,清初學者也提出了批評,“明之天下,不亡於流寇,不亡於朋黨,而亡於術”。

作者對王陽明學術發生與發展及其分化,衰落和影響進行了歷史的考察和論述。

二,事功方面

01

對王陽明在建功立業的輝煌之途作了重點記敘。三十五歲王陽明遭受政治生涯中第一次打擊,請願皇帝“宥言官,去權奸”,結果被廷杖四十,逮繫詔獄,被貶謫貴州龍場驛任驛丞。

作者也以評議討論方式,揭示了明武宗朱厚照皇帝荒唐透頂,奸宦劉瑾專權,朝政日非。

02

貶謫其滿後不久,巡撫南贛,採取一糸列措施加強管理,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或輕兵智取,或重兵圍剿,在他的任期內,徹底消除了匪犯。

作者也對此了明確簡議,加強了行政統治,緩和社會矛盾,從而扭轉了長期動亂局面,證實了福建平和縣,江西崇義和廣東和平縣,都是王陽明任期內設立的至今沿在。

03

平定寧王之亂,作者也重點記敘了這一過程,一場震驚朝野的大叛亂僅用三十五天,就徹底平定了,作者對此作了充分語言描述,稱頌了王陽明的智勇謀略。

04

朝廷詔王陽明覆以原職,總督兩廣兼巡撫,平定廣西思恩和田州之亂,也作了詳細敘述,是由於此前官員不作為和亂作為引起的地區性起義,王陽明採取攻心為的招撫之策,匪犯主動請降,思恩和田州之亂不戰而平。

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王陽明肺病加劇,請柬上疏告歸,在歸途經江西南安逝去。此後,諡文成給予世襲伯爵以至從祀文廟紀念。

總之,《王陽明詳傳》有著歷史的考證和作者個人評述。深耕細作地揭示了王陽明學術方面的興盛和王陽明事功傑出,成為新儒家學派第一人。

作者評說述理,由淺入深,語言通俗易懂,所引用的歷史資料與現在地方的文物保留翔實。內容豐富,吸引細讀,這確實是一本真正分析到位的好作品一一《王陽明詳傳》。


劉夢輝1445414400581


王陽明(1472年~1529年),幼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諡文成,世稱陽明先生。漢族,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陽明先生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陽明學不僅影響了中國,而且享譽海外。在日本,陽明學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在朝鮮,陽明學也暗中流傳,並影響了不少思想家。在經濟騰飛期的韓國,陽明學被奉為精神的範本。後來,其影響又逐漸深入到東南亞諸國、北美洲和歐洲。

要想理解心學,那可能要花一生的時間去體悟。目前市面上一搜一大把關於這類的書,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這些魚目混珠的書籍,確實很難挑選適合我們的,甚至有些書籍確實就是垃圾。因此我們應該儘量看比較出名的歷史學家哲學家等人的講解,然後再看原本。

我推薦的第一本是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不是中國哲學史。

當代大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寫成《中國哲學簡史》,於1948年由美國著名出版公司麥克米蘭出版。此書一出,立即成為西方人瞭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超級入門書。其後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譯本出版。五十多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此書沒有中文版本。直到20世紀80年代,本書才由馮友蘭先生的學生第一次根據英文本譯成中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萬冊,很快售罄,成為當時學術界的大暢銷書。201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再版,並做了軟精裝,內容和品質都有很大的提升。可以說,本書是瞭解中國哲學的首選讀本,也是影響大眾一生的經典著作

這本書可以說是研究中國哲學史的入門書籍,要想理解心學,必然繞不開先了解中國哲學史的基本框架和發展線路,推薦先看這本。

下面就可以看陽明公的語錄集《傳習錄》了。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本書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學說的主要哲學思想,也體現了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於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它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同時也是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堪稱王門之聖書,心學之經典。

最後可以再看《大學問》,這本書,被譽為學習心學的入門級書籍,書中王陽明從心學的角度重新解釋了儒家經典《大學》,是每個想要學習心學的人都必須要學習鑽研的第一步,而只要讀懂讀透了這本書,也就意味著你已經正式踏入了心學的殿堂。

如果還有其他人推薦你看別的人的註解或者自己去購買的這類書籍話,切記任何人的註解都只是輔助你去了解心學的工具,切不能把別人的註解當成就是心學的全部。






大額頭者


我是行文恣意作者丘山直心,我推薦《傳習錄》這本書。

首先要說明一點,王陽明雖然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但他本人並沒有著書立說。《傳習錄》這本書也不是他本人的作品,而是在他死後,他的弟子將他生前的言行和書信往來編纂整理產生的一本書籍。

其次市面上關於王陽明心學的作品很多,比如《明朝一哥——王陽明》、《王陽明心學》等等。但是這些作品都摻雜了作者對於王陽明心學的主觀意見,所以真正想要了解王陽明心學,這些作品並不合適。

最後讀書一定要讀原典,就是那種不慘雜任何主觀意見的作品。也就是《傳習錄》這本書,完全是王陽明生前的言行,還有書信。沒有什麼講解。相信真正去讀的人,每個人都能讀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單純的吸取他人講解的觀點。


行文恣意


首先,最基礎的是鄧艾民《傳習錄註疏》,然後是《王陽明全集》《王畿集》,儘量在未看原著前,不要看市面上商業味道的心學書籍。

最近不少人研讀《習傳錄》的人抱怨:“心學太難懂了,讀了很多遍,還是似懂非懂。是不是自己資質太差了?心學適合不適合我們這個時代?或者是陽明先生根本就是在忽悠人?”

其實,大可不必著急。不要說我們這些五百年後讀《傳習錄》的人,就是編刻《傳習錄》、朝夕得陽明先生提點的大弟子錢德洪也曾這樣感慨:“德洪自辛巳冬始見先生於姚,再見於越,於先生教若恍恍可即,然未得入頭處。”(《刻文錄敘說》)

錢德洪說出了與我們同樣的煩惱--“若恍恍可即”,實際上是“未得入頭處”,也就是似懂非懂。好比是一個門外徘徊的人,偶爾通過門裡出來的人對門內景象一番描述,實際自己並未親見。

那麼,該怎樣入門?飽覽一番門內的壯麗景觀呢?錢德洪給出了自己的經驗,他隨後說:“同門先輩有指以靜坐者。遂覓光相僧房,閉門凝神淨慮。倏見此心真體。”(《刻文錄敘說》)

對了,就是靜坐。其實陽明龍場悟道之時,也是“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年譜》)

後來,陽明把自己悟道入門之功傳給了諸弟子,他在《與辰中諸生》中說:“前在寺中所云靜坐事,非欲坐禪入定。蓋因吾輩平日為事物紛拿,未知為己,欲以此補小學收放心一段工夫耳。雲:‘才學便須知有著力處,既學便須知有得力處。’諸友宜於此處著力,方有進步,異時始有得力處也。”

在《傳習錄》中,他這樣說:“初學時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姑且教之靜坐,息思慮。”

按照《年譜》所記,陽明正式提出靜坐入門方法是在他39歲時,也就是龍場悟道後一年。“茲來乃與諸生靜坐僧寺,使自悟性體,顧恍恍若有可即者。”(《年譜》)

隨後到50歲時,陽明始揭“致良知”之教,正式卓然成一家。即“江右以來,始單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體,令學者言下有悟。”(錢德洪《刻文錄敘說》)此後,在與弟子一對一教導中,陽明主要在言語之中“直指本體”。

這是不是意味著靜坐之功就可以不用了?

《年譜》回答了這個問題:

“先生髮舟廣信,沿途諸生徐樾,張士賢等請見,先生俱謝以兵事未暇,許回途相見。徐樾自貴溪追至餘干,先生令登舟。樾方自白鹿洞打坐,有禪定意。先生目而得之,令舉似。曰:“不是。”已而稍變前語。又曰:“不是。”已而更端。先生曰:“近之矣。此體豈有方所,譬之此燭,光無不在,不可以燭上為光。”因指舟中曰:“此亦是光,此亦是光。”直指出舟外水面曰:“此亦是光。”樾領謝而別。”

陽明“目而得之”徐樾有“禪定意”,就令其“舉似”,這顯然是一種鼓勵,並且很有耐心地聽:“你在靜中得到什麼了?”最後才說“近之矣。”可見其晚年對靜坐之功還是非常肯定的。因為,畢竟當年自己就是以此途徑悟道成功的啊!

說到這,您是不是想嘗試靜坐了呢?


國學宗師


本人首次接觸陽明心學就是被這本書給吸引,當時看完有種心靈的震撼:原來可以有這麼一種人生觀和世界觀,十分契合我的自身經驗和需求。因此開始了瘋狂搜羅陽明心學的不歸路。

《傳習錄》是接下來必看的,其原版是比較淺顯,建議從中篇看起,回過頭看上和下,因為上、下篇中引述了很多《大學》等四書五經的內容,如果沒接觸過,反而讀不下去。中篇有一些內容是比較系統的闡述陽明心學的理論,如拔本塞源論等,一氣呵成讀下來有醐醍灌頂,豁然開朗之感。

再下來可以找找錢穆和梁啟超對陽明心學的一些介紹,也是高屋建瓴,偉人的眼光實在獨到。

再下來可以找找陳來和熊十力的作品。

據說新儒家中熊十力是繼承和發展了陽明心學,本人剛剛接觸。

呵呵,如果只是出於閒情,看看第一本就足以,如果想以心學指導自己人生,不妨順次而下,必有所得。

熊氏可能是中國史上對哲學本源思考最精深的一位,基本上調和了朱子和陽明子之間的分歧。立論至大正中,為吾所宗。

當你站在山頂上往下看,每一條都是上山的路。

做人做學問,要先立其大者,古人誠不我欺。


林意詩語


推薦三本書:

1.《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陳榮捷著 重慶出版社,包含了歷代註解詳細,由此可以看到古代學者眼中的陽明心學面目。

2.《傳習錄集註》 梁啟超著 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就在於梁啟超做的四篇文章,梁啟超學識高遠,見解深透,讀之讓人收益無窮。

3.《知行合一王陽明》 度陰山著 這等同於王陽明先生的傳記,欲要了解一個人的思想,先要了解一個人的生平。這本書趣味性很強,以王陽明的一生故事為主線,作者的傳統文化底子很深,對心學誕生背景的分析很到位。





少年哀時客


請問什麼叫分析到位呢?每個人的每個時期經歷的情形都是不一樣的,就是即使把這本書的情況分析到位,那等你遇到和這個情況相似的事的時候也不會應用。因為現在的知識碎片化太多了,沒有一個根。比如說一棵樹,只有枝杈,沒有根,那一樣是活不了。應該好好學習,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根,再去發展枝枝杈杈的東西,才是最有效的


易經傳播小助手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





變瘦的陳群山


陽明心學也就是他所倡導的知行合一,真正分析講解到位的可以讀一下陽明心解和陽明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