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高端白酒“钱三强”近20年的市场逻辑从来没变过?

一毛五:是民间对国窖1573、茅台、五粮液的戏称,

而酒水经销商则把这三个代表了中国高端白酒的著名品牌称为“钱(前)三强”,就是赚钱在前三名的高端白酒。

当然,要讲经销商赚钱的前三名,三者的顺序要变一下,即:茅台酒、五粮液、国窖1573,让经销商赚钱最多的还是老大哥茅台酒,良心名酒。

昨天看到一篇“疫情加速白酒行业洗牌,茅五X高端名酒现良机”,首先“洗牌”这个词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历史上每一次稍微大一点的利空的事件一出来,除了厂家和经销商以外,其他各路人马纷纷祭出“洗牌”、“行业格局”等词,我们就说2000年至今这20年,行业格局有何改变?高端名酒还是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当然这中间有过一些变化,比如2000年代头几年,水井X曾经是“中国高尚生活元素”,那几年很受欢迎,风头一度盖过了五粮X。

但是你知道,做任何行业都是一场长跑,长跑下来的结果,就是今天高端白酒“钱三强”: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

毫无疑问,大的外部事件对一个行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不要放大,就好像这次疫情,洗牌?洗啥子牌?

高端酒还是3+3,即“钱三强”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新三强:舍得酒、青花郎等。

如果按照行业地位、盘子大小来看,格局与高端白酒的格局也没多大区别,依次分别是: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剑南春、汾酒······

高端白酒的市场逻辑:

两大逻辑,一个是品牌,一个是盈利。

左右高端白酒发展进程的就是这两大逻辑,其他的比如品质、产能、团队、渠道、模式、投入等等变量也很重要,但是能起的作用系数大小,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这两大逻辑。

品牌:让消费者喜欢,或者超级喜欢。

盈利:

让经销商赚钱,就是你的品牌不仅被消费者喜欢,而且还比竞品更能让经销商赚到钱。

看看这20年,两大王者茅台、五粮液王者之气的“交替演变”,其实就是这两大逻辑的体现。到目前为止,中国白酒行业最受消费者喜欢的品牌、最让经销商赚钱的品牌,就是茅台和五粮液。

品牌和赚钱性,两大逻辑缺一不可,不妨看看“缺一”是什么后果,就拿2013年的行业深度调整为例,缺了“盈利”这个一,所有品牌的销售业绩均下滑,甚至被腰斩,那个时候就算手里有茅台酒,经销商也不一定赚钱,819进,820,825出,算上人工、仓储等费用,亏钱。

结论:

(1)任何时候,没有“盈利”这一条,就是品牌被经销商抛弃的时候。

(2)高端白酒“钱三强”的格局,严格来说,只有茅台和五粮液最稳定。品牌要想不被经销商放弃,须满足两大逻辑。

为什么有的酒企,也是一线品牌,品牌很响,团队人才济济,市场投入也很大,但是无法与茅台、五粮液相比呢?就是因为缺少了“盈利”这一条——酒企每年纳税纳不少,但经销商却不怎么赚钱。在整个盘子里,厂家利润、政府税收、经销商利润···这套利益分配体系像个跷跷板。现在,能够精确地计算出一瓶酒经销商能够赚多少钱、毛利率是多少的,估计只有茅台酒。其他品牌毛利率低到只有几个点,而且不稳定,5个点还是几个点,存在很大的变数。

拿每年的涨价来说,涨价带来的利润去哪了?

——90%到厂家手里了,经销商没有捞到半根毛。

剩下10%的利润,是少数经销商顶着资金压力提前打款进货,赚点价差。但是,具备实力提前打款进货的经销商是少数。代理的品种多了,80%中小经销商,有时账上的现金不够买两箱飞天茅台酒,应收账款短则欠一、两个月,长则欠半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