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孟子說:人本善;荀子說:人本惡,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惡?

探討永恆


肯定最初的人性是善,世界有誰生下來就會打人罵人的,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受到外界的影響才學會打人罵人的,所以說人之初性本善是對的


同同1765


幾千年以來,人們一直在討論著善與惡的問題,人類一直在不斷地分析自己,卻始終無力改變自己。

關於人性的善與惡,兩位道家給出了不一樣的結論,綜合分析,其實人是介於善與惡之間相互矛盾的並存。

嬰兒出生的時候應該不知道什麼是惡,所以人們都喜歡孩子的可愛,因為孩子的笑臉是純真的柔和的,不含任何雜質的,雖然長大以後也會笑,但只是表情而已,那種表情太複雜,需要揣摩。

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善與惡只是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所產生出來的結果。

然而歸根結底,善與惡源於人性的本質,那就是自私。

人是自私的產物,凡事都會以滿足個人喜好為前提,維護利己,排斥異己,這就是生存之手段。

從大的方面來分析,人類為了維護和鞏固自身的地位,國與國之間不惜動用大規模血腥的戰爭來強大自己,這就是弱肉強食,你死我活,叢林法則從古至今一直以來都存在著,而且愈演愈烈,對於兵器的研究,如何使殺戮更具威力,從未停止過,甚至逐步升級。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類都是彼此依賴的狀態下共存著,惡到極致就是在毀滅人類自己。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從而導致惡性循環,以惡還惡。

我們一直都在討論人性,其實人性最經不起推敲,不知道還好,知道了令人心寒,讓人鄙夷。善良的人在嘆息,惡人變本加厲。

也許,正因為善與惡的衝突才導致了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的科技成果是進步了,但同時還需要與文明的同步,這種文明是要以構建整個社會的和諧為宗旨為核心,科學服務於人類,而不是毀滅異己,保存自己。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髮展,人類的文明程度與道德法制觀念必須要同步,同享一片藍天,同為蒼生,同為地球生靈,禍福相依,有福共享,有難同當,我們要對所有的人類都寄予善良的願望,不要看到恃強凌弱,沒有欺凌;不要看到有人處於貧困;不要看到飢餓與寒冷,少一些犯罪,這一切都需要全人類以及全社會做出共同的努力。

人類代代繁衍,留點德運予子孫。

人類什麼時候消滅了自私和巧取豪奪,做到人人平等,那才是善到了極致,也是所有善良人的福祉,更是人類的福祉。





楓樺葦岸


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看我答的如何?(原創)

世上有三種人,善人,惡人,中間人。

人是有化學元素組成,每個人的含量,都不一樣。

沒有純粹的善人,也沒有純粹的惡人,善人和善人,惡人和惡人,都有差異,不可能一樣樣,所以就有一娘生九種。百姓其實是百性。

善人不一定光做好事,惡人也不一定光做壞事,毛主席說 “一個人做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於青年,一貫地有益於革命。”

中間人跟著社會風氣而行,社會正氣旺,跟善人,邪氣旺,跟壞人,他們總是鴨子過河隨大群。

善人不管環境怎麼樣,總是善行,他們是白藕長在淤泥裡,不染髒。

惡人,嚴打時,規規矩矩,一有機會就惡行,有的受教育,會重新做人,有的屢教不改,要提防。

在行為上,惡人以損人利己為特證,善人以不損人利己,甚至損己利人。

孟子說人本善,荀子說人本惡,只作依據講。

他倆都認為,人會變,“挨好人出好人,挨著巫師會跳神。”主重教育修養。

其實這就是中間人的特證,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說明。

這就是我的答巻,請網友閱讀點評,批評指正。


靳樹懷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篇》

我認為,最初的人性並沒有善惡之分。任何事情都是相對存在的。沒有惡,體現不了善;沒有善,又談什麼惡呢?片面的解讀“性本善”和“性本惡”都是不對的。

何為善?何為惡?

我們可以把“善”理解為哲學和倫理等範疇的一個概念性觀點,它能夠給他人愉悅和友好的感覺。“善,德之建也。”――《國語·晉語》所以善是一種好的品德,以滿足他人需求為標準的行為。自然而然,惡就是滿足自己讓別人不愉快的行為。

在所謂的人之初階段,因為生存的本能,爭奪生活資源的戰爭比比皆是。部落之間、人和動物之間都是如此。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的規律是善嗎?是惡嗎?

當人類產生了思想,有了道德觀念,於是有了善惡之分。

無論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它都不是為了給人性下定義而存在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因為環境和所受到的教育不一樣會導致學識和品性有所差別。強調的是教育對人的作用。

荀子在闡述“性本惡”的觀點之後,提出“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師長的指引讓人明智善良。而後又繼續闡述了沒有教育和禮義的後果,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性本惡”還是“性本善”,它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強調教育對人的重要,而不是給人性定義。雖然表達方式不一樣,但是內涵一樣。


燕子的濤寶


動物的天性是為自身生存努力吃喝一生,動物具有天生的自私性。

人是動物,出生時就具有自私性,荀子性本惡的說法是正確的。

坑蒙拐騙、偷盜搶竊、殺人放火,就是人性自私的極端表現。

為什麼絕大多數人循規蹈矩、遵紀守法呢?是教育和法治雙重作用的結果。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為了維持社會穩定、正常發展,訂下了這樣那樣的條條款款。這些訂下的規矩就是倫理道德。

最初人類雜婚,不分親疏。後來發現近親繁殖造成後代缺陷,於是禁止近親接觸。時間久了,男女之間產生羞恥之心。

最初人老了,不受待見,甚至逐出族群,任其自生自滅。慢慢的人們覺得人老了,也應正常生活,於是孝敬父母的的道德觀產生了。

人要生存發展必須抱團取暖,個人必須遵守集體生活的規則。於是產生了大公無私、克已奉公、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觀。

人類一起生活必須有個首領,首領還要有權威。這就要求群眾服從首領,對首領要有敬畏之心。於是忠君愛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的愚忠出現了。

上面說的倫理道德自人類誕生以來就逐步產生了。孔子之所以被後人尊敬,是因為他總結了前人的倫理道德觀,並被他的學生們總結為《論語》。

光靠倫理倫理道德還是不能完全約束人們的行為。法律法規、軍隊警察就起到了制約作用。

人性的自私受倫理和法律的雙重製約,才維持了社會的正常運轉。


辛福先


沒有善也沒有惡,既有善也有惡。都是善何來惡,都是惡何來善。兩者相對立,相互存在。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不同的情況下人會產生不同的想法以及行為,人若總是形成一種想法和行為,就會偏向一面。這世界有黑有白有對有錯有男有女有上有下……存在都是合理的,你我當站在中性的立場看世間的一切,會少很多煩惱。


吾本紅塵逍遙客


我覺得最初的人是無善無惡的,初生的嬰兒怎麼會有善惡之分呢?都是成長經歷不同染塵後才會有善惡的念頭。


別樣心情\n


雖然對人性之善惡古往今來各位先賢多有議論,但是,我認為我們無法判斷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

1、何謂善惡?善和惡某種程度上說,屬於人後天之約定俗成的存在

可能受到道家思想影響,雖然我也研讀了儒家相關經典,多少明白了些孟子之性善論與荀子之性惡論的合理性,但是,如果“善”和“惡”帶上感情色彩的褒義和貶義的話,我認為我們無法判斷人性之初的善和惡。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和“惡”的內容是什麼?這些還不是人後天制定的,屬於人世之約定俗成的存在。既然是人後天所規定的內容,善惡還不就在一念之間。這樣的話,我們說人性善也可以,說人性惡也不錯。善與惡,不在“人性”本身,而在世人一張嘴。

2、孟子認為性善與荀子指明性惡,二人是在規定人性,還是在強調後天自制?

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如果深度去研讀二位先賢的思想,我們會發現兩個人的說法都很精妙。但是,二先賢提出性善性惡是為了給人性下定義?下定義是表象,真正的意圖,在於告誡人們要懂得自制。兩位先賢最終都想引人向善,只是方式略微不同罷了。

孟子之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有善端,但是後天社會之慾利浮動容易矇蔽人的善端,激發人的慾念,如果人不加以自省自持自制,就會做出傷人利己的事情,這時候善端就會被矇蔽。而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善端,若善端被矇蔽,人就淪為了“動物”。說的直白些,孟子想說的就是:不想做禽獸?那就自省自持自制,做一個守禮的君子。

荀子之性惡論,簡單一點來說,大致就是荀子以人生來之好利好聲色為“惡”,認為人要制衡自己生來之好利本性,就需要在後天教化中養成謙遜有禮的性子,讓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範。

其實,孟子和荀子二人對人性的議論,一個說善,一個說惡,最後都歸結到“自制”上來,靠什麼自制?靠在教化中學習的禮儀自制。所以二人看似在規定人性,實則是在強調後天自制罷了。

3、何必糾結性善性惡,我們的重點應放在自省上,讓自己不淪陷於慾望成為“惡”的存在

其實,說了這麼多,也大略分析了孟子與荀子的性善性惡說,雖然二者學說看起來是截然相反的,但是最後都歸結到對社會之“禮儀制度”的維護上,再說小一點,實則就是落在“人之自制”上。

因此,我還是認為,我們無法指明人性子初到底是善還是惡。人性之初到底是性善還是性惡?說性善也對,說性惡也對,角度不一樣罷了。性善和性惡某種意義上都錯,因為善和惡本身就是人後天作出的定義,人性哪裡是人可以定義的?所以,何必去議論天性之初的善惡,與其針對本性善惡爭論不休,不妨看好當前,時刻自省,讓自己不至於在名利與慾望的浮動中作出傷人利己的事,我想這也是孟子和荀子提出人性論的最初出發點之一。


顏小二述哲文


這要從兩方面來分析:人之初,性本善.一個人剛來到跟個世界時,是善良的。在他慢慢成長的過程中,會隨著周圍實物的變化而變化,也會跟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當他成長的過程中,周圍的環境是充滿正能量的,那麼他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會朝著善的方向發展:反之,就會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在這個成長的過程的,他會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雪域雄鷹146978563


剛出生的嬰兒,你喂他人肉湯,他喝麼?喝!

剛出生不久的幼兒,把一塊肉放在碗裡,告訴他不要吃,因為這是別人家的肉,當你轉身離去,當這個幼兒飢餓難耐時,他會吃麼?

嬰兒不知道善惡!但是他餓!不論是人肉和豬肉,對嬰兒沒有區別。

幼兒可以知道善惡,但是他餓,不論是自己家的肉還是別人家的肉,對他而來說,並不重要。

餓,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在這個本能的基礎上,為了活下去,還有什麼不能吃的?

想吃,就是一種慾望。對於動物而言,慾望不分對錯。可是對於人而言,慾望卻分善惡。

善良,是剋制這種慾望。

邪惡,是釋放這種慾望。

你告訴我,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喝,這個不能說,那個不能做,可是我餓,我渴,我想要,我想得。

慾望可以壓得住麼?

善良告訴我們大多數慾望是不應該的,是心中的那隻小老鼠,應當關起來,可是他們從來沒有告訴我們,一隻小老鼠變成兩隻怎麼辦?老鼠太多了關不住怎麼辦?孟子又說,要消滅這些老鼠,可是善惡都是慾望,消滅了黑夜,白天也就不存在了。消滅了惡的慾望,真善美也會隨之消失殆盡。

孔孟從來沒有正視過慾望,只是固執地認為它們不應當存在,而且慾望可以被消滅,可是連孔孟都沒有消滅掉自己的慾望,孔子找個理由去見了南子,孟子也對張儀和公孫衍心生嫉妒。

荀子正視了這種慾望,所以衍生出一種帝王之術,在人性本惡的基礎上去弘揚善良,通過制度去捍衛善良。而不是去單純地無視,忽略或者否定。因此,從秦國開始,相信人性本惡的人都取得了不斐的業績。所有的縱橫家、謀士、軍師都是揣度人心之人,王翦、李斯、張良、陳平、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問題,所有成功人士,沒有一個是君子,所有千古一帝,沒有一個是君子。

君子尚德!

君子尚善!

君子尚仁!

把論語正著讀的人都變成了悲劇,把論語反著讀的人都成了人傑。反著讀能讀出來什麼?

以道德之名,行不道德之事。

人性本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