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債"疫"觀察丨火電行業:受疫情負面影響一般,行業信用品質小幅弱化

中債

觀點速遞

“數”說行業在“非典”時期表現

非典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影響相對較小,社會用電量及火電行業需求仍維持較高增速。

層層遞進解析疫情對行業需求增速影響程度

火電行業需求增速約-2.00~0.50%,發電電價將小幅下降3.00~6.00%,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約-6.00~-3.50%。

74家發債企業信用品質判斷

因此從行業特性及發債企業角度看,整體流動性風險仍較低。根據中債資信梳理,信用風險受疫情影響上升的企業2家。

內容摘要

本輪疫情對第二產業用電和第三產業用電均存在一定負面影響,相較於非典,影響程度更深。雖對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有一定拉動,但考慮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在社會用電量中佔比較小,其階段性增加難以抵消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下滑的影響,因此疫情對社會用電量增速存在一定負面影響。從行業近期披露的高頻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社會用電量的同步指標電廠日均耗煤量依舊低迷,社會用電量需求較同期明顯下滑。火電行業需求增速亦將小幅下滑,新增裝機規模和上網電價受疫情影響較小。煤炭受疫情影響下游需求弱化,電煤成本或呈先升後降趨勢,全年均價低於疫情前預期,一定程度彌補火電上網電量下滑帶來的損失。火電行業營業收入下降,盈利能力小幅弱化。考慮2020年火電行業累計裝機增速仍較低,資本支出增速仍維持低位,債務規模相對穩定,受盈利下降影響償債指標將小幅弱化。

整體看疫情對火電行業存在一定負面影響,火電行業信用品質小幅弱化,但影響程度尚可控,火電行業信用品質仍較高。考慮行業特性及發債企業特點,整體流動性風險仍較低。

一、歷史數據比較和分析

SARS 疫情始於2003 年初,持續時間8個月左右,其中爆發期主要在3~5 月。從行業發展階段來看,2003年中國經濟處於庫存週期、產能週期、房地產週期共振向上的階段,整體經濟趨勢性、週期性上行,人口紅利釋放,製造業行業景氣度較高。非典集中於幾個區域而非全國性,因此非典期間延遲復工及停工、居家隔離等措施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影響相對較小,社會用電量及火電行業需求仍維持較高增速。

中债

二、本次疫情對行業的影響

(一)疫情對行業影響的作用機制

考慮火電行業新增裝機主要受“十三五規劃”、在建火電電廠的投產計劃及淘汰落後產能等相關政策影響,上網電價主要受“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機制且暫不上浮的政策等影響,因此本輪疫情對火電行業供給和行業價格影響均較小。雖然電煤成本以年初既定的長協價格為主,但受疫情影響煤炭下游需求弱化,電煤成本或進一步下滑;火電行業需求主要受全社會用電量和非火電發電量增速變化影響,其中非火電發電量由非火電新增裝機規模及發電效率決定,主要受“十三五”規劃目標預期及《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相關政策影響,受本輪疫情影響相對較小。而根據全社會用電量分項消費拆分,本輪疫情對第二產業用電、第三產業用電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均存在一定影響。因此,本輪疫情對火電行業影響主要探討疫情對全社會用電量分項消費的影響程度,從而得到疫情對火電行業需求增速的影響結論。

(二)疫情對社會用電量分項消費存在一定影響

相較於非典,本輪疫情對社會用電量負面影響程度更深。第二產業方面,相比於2003年,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下行,製造業利潤總額延續了下滑的趨勢,疊加本輪疫情發生於人口大幅流動的春節時期,全國延遲復工及停產對一季度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影響相對較大。第三產業方面,相比於2003年,2019年我國社會用電量中第三產業用電量比重上升5.2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社會用電量的增長貢獻度亦大幅提升。本輪疫情發生時點為娛樂、旅遊等服務業消費旺季的春節,其對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負面影響更大。

中债

從社會用電量各分項消費看,第二產業方面,製造業佔比較高,其中高耗能製造業佔比超過50%。受疫情影響,地產復工推遲,地產前週期消耗品如非金屬礦物製品和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需求弱化,用電量增速階段性下滑,後續大面積復工後行業用電需求將快速回升;而與汽車等可選消費品關聯度較高的終端行業及其上游部分化工及有色冶煉行業需求弱化明顯(詳見中債資信其他行業疫情影響報告),全年用電量增速將小幅下滑。整體看疫情對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存在一定負面影響。第三產業方面,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用電量佔第三產業用電量比例較高。本輪疫情發生時點為娛樂、旅遊、交運等行業消費旺季的春節,受居家隔離影響即時性消費難以回補,疫情對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衝擊較大。此外從歷史經驗來看,疫情消除服務業恢復週期較長,2020年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詳見中債資信相關行業疫情影響報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方面,疫情期間居民居家隔離,一定程度拉昇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速,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速將階段性增加。但考慮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在全社會用電量中佔比較小,其階段性增加難以抵消第二產業和第三產用電量增速下滑的影響,

因此疫情對社會用電量增速存在一定負面影響。

中债

從行業近期披露的高頻數據來看,由於電力無法大規模儲備,因此電廠日均耗煤量數據可一定程度反映社會用電量的即時需求情況。參考過去四年(2016~2019年)春節期間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的變化規律:春節前15天左右耗煤量開始呈現趨勢性下滑,臨近年末企業生產強度開始減弱,帶動社會用電量需求下降;在春節後7~8天左右耗煤量開始見底回升,表明企業開始逐步復工,帶動社會用電量需求增加。而2020年由於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推遲以及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第三產業用電需求下滑。截至2月20日(春節後第26天)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佔同期歷年均值的68%左右,依舊處於節後的低位水平。因此從高頻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社會用電量的同步指標電廠日均耗煤量依舊低迷,社會用電量需求較同期明顯下滑。

中债

(三)疫情對社會用電量及火電行業需求影響的深度

若疫情高峰出現在2月,此後逐步下降,於3~4月全面結束,疫情對全社會用電量的影響將集中體現在一季度,二季度開始第二產業將全面復工開產,第三產業也逐步恢復正常運營。考慮一季度為製造業的生產和銷售淡季,疫情雖使需求端小幅弱化但影響尚可。隨著復工和需求增長,第二產業用電量或在二季度恢復正常。但考慮到終端可選消費、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受疫情影響恢復週期較長,預計第二產業全年用電量增速依然將出現下滑,增速或為0.00%上下。若二季度後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導致基建、房地產及汽車等行業出現大幅度反彈,那麼全年第二產業用電量將保持1.50%以內的正增長。第三產業受一季度用電量增速下滑及全年服務業用電量下滑的影響,預計用電量增速處於0.00~2.00%的低速增長。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方面,疫情期間居民居家隔離,一季度社會用電增速將階段性增加,預計全年社會用電增速約8.00~10.00%。

綜合2020年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速及佔比變化調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約0.00~2.00%,較2019年增速有所下滑。將全社會用電量扣減非火電發電量,從而得到火電行業需求增速,火電行業需求增速約-2.00~0.50%。火電發電電價受疫情影響較小,根據中債資信火電行業展望,仍將小幅下降3.00~6.00%,則火電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約-6.00~-3.50%。根據中債資信煤炭行業展望,考慮疫情影響,2020年電煤價格將同比下降約8.00~12.00%,則營業利潤增速預計約-3.50~-1.00%,盈利能力小幅弱化。

中债

三、行業信用風險變動情況

綜上所述,在突發疫情影響下,火電行業需求增速將小幅下滑,新增裝機規模和上網電價受疫情影響較小。煤炭受疫情影響下游需求弱化,電煤成本或呈先升後降趨勢,全年均價低於疫情前預期,一定程度彌補火電上網電量下滑帶來的損失。火電行業營業收入下降,盈利能力小幅弱化。考慮2020年火電行業累計裝機增速仍較低,資本支出增速仍維持低位,債務規模相對穩定,受盈利下降影響償債指標將小幅弱化。整體看疫情對火電行業存在一定負面影響,火電行業信用品質小幅弱化,但影響程度尚可控,火電行業信用品質仍較高。

從行業發債企業情況來看,2020~2022年是行業債券到期的高峰,但考慮行業特性及發債企業特點:首先火電行業關係國計民生,行業地位重要,外部支持力度較大、經營獲現能力相對較好、歷史盈餘積累較豐厚,行業信用品質較高;其次,火電發債企業中,目前有存續債券的共74家,其中中央國有企業30家,地方國有企業40家,民營企業4家,中央及地方國有企業佔絕大多數,在突發疫情影響下仍具有一定的融資便利性,融資渠道仍可有一定保障。

因此從行業特性及發債企業角度看,整體流動性風險仍較低。但經營範圍主要分佈在重疫區、前期投資較激進、槓桿較高的民營企業仍存在一定流動性壓力,根據中債資信梳理,信用風險受疫情影響上升的企業2家。

中债中债

2月26日 下午15:30-16:30

中債講壇首期線上公益課直播在即

如需獲取更深度的研究觀點

圍繞疫情對宏觀債市影響

與中債分析師交流互動歡迎掃碼進群

本報告由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China Bond Rating Co.,Ltd)(簡稱“中債資信”,CBR)提供,本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由中債資信相關研究人員根據公開資料,依據國際和行業通行準則做出的分析和判斷,並不代表公司觀點。本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我司有權隨時補充、更正和修訂有關信息。報告中的任何表述,均應從嚴格經濟學意義上理解,並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見或其他偏見,報告閱讀者也不應從這些角度加以解讀,我司及分析師本人對任何基於這些偏見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後果不承擔任何責任,並保留採取行動保護自身權益的一切權利。

本報告內容僅供報告閱讀者參考,一切商業決策均將由報告閱讀者綜合各方信息後自行作出。在任何情況下,我司及分析師對任何機構或個人因使用本報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版權歸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和發表。如為合理使用的目的而引用本報告中的定義、觀點或其他內容或刊發本報告,需註明出處為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我司對於本聲明條款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

中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