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科技发展到最后,人类会受到伤害吗?

国学紫微


关于科技对人类自身伤害的问题,无数的先贤和当今的科幻作家都做出了大胆的想象。

科技就像一把刀,当我们把刀磨得越来越锋利的时候,的确能够大幅提升工具的使用效率,但反过来只要我们稍微不谨慎,也会伤及我们自身,此正是:磨刀恨不利,刀利伤自身。

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伤害的新科技:

一、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也是笔者大学所学的专业。《生化危机》系列、《异种》等许多科幻电影描写的就是失控的技术为人类造成的伤害。虽然电影中灾难的背后都有着丧心病狂的科学家,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任何的科学实验以及技术的突破都有其不可控的一面,而掌握技术的科学家也都面临人性的考验。远的不说,就拿贺建奎搞出的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就有太多的伦理问题在里面。经过人为基因干预的人类还能算是人类吗?她们后代的基因会发生变化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

生物技术,其目的是人类为了了解自身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但最终会不会终结人类的存在,谁知道呢?

二、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毁灭人类,这也是科幻作品最常用的故事之一。基于这个大的故事背景,诞生过一系列经典作品《I,robot》《终结者》系列、《人工智能》等,甚至我们也可以把《普罗米修斯》也计算在内。谁创造了人类,我们不清楚。但人类不安分的天性总是试图创造另外一种生命,也许现在的技术积累还不够,也许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临界点,但看看二十年前的「深蓝」战胜卡斯珀罗夫,再看看近几年 Google 旗下的 AlphaGo 战胜世界围棋冠军,谁知道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是什么?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原则,就是基于人类对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的恐惧而制定的逻辑陷阱而已,但是否真的管用,当人工智能拥有自我进化能力的时候,这个原则还是否有作用,只能问人工智能自己了!

三、核能应用

核能,现在人类拥有的核能就已经能够毁灭人类文明。可以说,核能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实实在在的能够伤害到我们的科学技术了。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最新报告称,截至2019年初,全球9个核国家、“准核国家”共计拥有核弹13865个,比2018年初减少约600个。虽然全球核武器数量减少,但核威胁却变大了。是不是感觉人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的很多科幻片就是基于核战争后的时代创作的,包括穿越片如《庆余年》。

科技是人类文明衍生出来的,为了人类自身更好发展的能力,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展示给人类科技的两面性,一正一反,福祸相依。

福,可安邦定国为经济发展提供无限能源;

祸,则战火连绵给人类繁衍带来无尽灾难。

还是最开始那句话,凡事都有两面性,能够对人类自身造成伤害的技术也不只是上面的几种,空间技术、量子力学、高能物理等等都可以进入这个清单。但归根到底,科技只是外物,到底是帮助人类,还是伤害人类,最终还是要看使用者本身。

希望这个回答你能够满意,如果喜欢就关注 @一品唐侯 一下吧!

  • 新京报:《2019全球有核弹13865个,人类面临的威胁有多大》2019-06-19
  • 中国新闻网:《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2018-11-26
  • 图片来源 Pixabay

一品唐侯


科技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在能合理正常使用的前提去发展,发展首先得净化思想,只有没个人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发展和提高了,所开发出来的高科技开能永久的有益于人类的发展,自然的和谐! 弊:上面说道我们每个人的眼光都看的更高了更远了,这就使得我们看到是只是远处了高出的事物,去探索去追求,忽略了眼前的该做的,就像历史上那些想找长生不了的一些君主们一样,药物是拿来治理疾病的,结果他们去盲目的投资去为了达到一些不可能实现的东西,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民众,就有了人民现在在电影里看到的宏观场面了,让人心寒的帝王陪葬和那些所谓的世界奇迹。打个比方说,要是每 科技的发展的同时带给人们的是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利:我们可以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人们在不断的探索,在未来可能回连《太阳中心》学会被推翻。在科技发展进步的现在没个人可以享受到那些历史人物所享受不到东西,每个新人对这个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约100亿只,主要为发泡塑料制品,要禁 止生产和销售使用这些量大面广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就要开发生产其替代 用品,绿色一次性餐具由此应运而生。有关专家认为,绿色一次性餐具的开发 与生产正在成为我国新兴的环保产业。 12月中旬,科技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环保总局、铁道部联合召开了绿色一 次性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会上,记者采访了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 王志学以及几家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王志学说:目前我国开发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种类,可分为纸 浆类、稻壳类、秸秆类和淀粉类。我国现有上百家企业生产纸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产能力约为30亿只。 纸餐具的原料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成本较高,且本身强度及防水抗湿 性较差,因此,它的推广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人们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别 处,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壳为原料生产稻壳类餐具,我国现在有十几家这种 类型的企业,年生产能力约1.5亿只;秸秆类餐具以农作物的秸秆为主要 原料,我国目前也有十几个厂家,年生产能力达7500万只;淀粉类餐具以薯类 淀粉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后可做饲料。总而言之,国家对绿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与开发很重视,通过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 展计划给予大力支持,不少企业的绿色一次性餐具的生产技术已比较成熟,具 备了产业化的基础。 武汉远东绿世界集团公司就是以淀粉为原料,进行绿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关和开发,经济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该公司总裁苏笑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原来在湖北轻工学院学的是工艺美术,1984年进武汉大学读的是哲学硕士 学位,后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欧洲的环境保护对他触动很大,就萌生了回国搞 环保产业的念头。苏笑海告诉记者:我学过工艺美术,是位唯美主义者,我今 天投身绿色餐具这样的环保事业,就是发端于我对美的最初认识;而美学的延 伸,说到底也是一种哲学。 在1992年至1996年间,远东绿世界公司开发的再生纸板一次性餐具和苇浆 模塑成型餐饮具由于科技含量较低等原因,生产规模一直未能扩大。1996年公 司派员考察了欧洲市场生物降解包装用品的技术情况,认为开发植物淀粉生产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种途径。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学、机械专家组成,公司重点投资开发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饮用品,该项目 列入1997年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他们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纸餐具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利 用国内资源丰富的红薯、玉米等淀粉为主要原料,代替了国外单一的价格较高的 土豆淀粉;在红薯淀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纤维,使餐饮具增加了明显的强 度,再运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术使产品具有重量轻和柔软性;增加强度表面喷涂 处理及整形的设备,使生产出的餐饮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热的功能等。苏笑 海做了个生动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筑材料中的钢筋水泥,红薯淀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搅拌进去的各种干草和植物的根茎就是那钢筋,这样才能使餐具的强度明显 增强。 远东绿世界生产的以淀粉为原料的餐具产品,委托德国SGS机构参照国际食品 包装标准进行测试,盛装在摄氏100度的热水及热油二小时以上完全不变形,保 温性能优异。由于淀粉及添加剂均为天然植物原料,产品降解性能优异,经国家环 境测试中心测试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个月内可以完全降解。 据介绍,由于该项目采用的是植物淀粉和植物纤维,成本较低,每一个有盖饭 盒成本为0.12元左右,无盖饭盒及碗、盘成本为0.07元左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远东绿世界公司拟投资1.6亿元,兴建年产50亿双一次性筷子、35亿只各类 碗、盘、盒等产品的大型全降解绿色一次性餐具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以 新增产值6.25亿元,新增利税约1.3亿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于今年3月份动工, 已建成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如果后续资金能得到保证,预计1999年底即可达产. 苏笑海说:我们的科技优势是明显的,今后能创造的社会效益也是明显的:用淀粉 制作的一次性卫生筷子,其功能指标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仅此一项,每年即 可为国家节约木材资源近50万立方米;集团如果能达产,每年预计要使用20万吨 以上的红薯,加工成淀粉原料10万余吨,还可以使贫困地区10多万人口脱贫,促 进老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汕头绿恒实业有限公司从前几年开始,对稻壳制绿色一次性餐具进行开发,目 前也初步具备了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能力,公司生产的稻壳制的一次性包装容器,特 别是提供超级市场使用的食品包装器皿等产品,已经开始试销日本、台湾、美国等 地。 绿恒公司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是将稻壳粉碎过筛,然后与几种可食性的有 机高分子粘接剂加水混合,再经冲压成型、烘干、喷涂等工艺,生产出不同形状的 盘、碗等器皿。 绿恒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晓鹏说:一次性餐具以稻壳为原料,不但在我国资 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后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谓一举两得。 绿恒公司目前已有一条生产线在运营,其投资约为980万元,生产能力为40万 个餐具/天,目前达20万个餐具/天。年产值约为3600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约 一年半,投资利润约在30%左右,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通过了广东省科委组织的 技术鉴定和食品卫生部门的检验。据介绍,该公司为了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市场,规 模经营,拟在近期内成立集团性公司,并且 太空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在20世纪,人们亲眼目睹了人类在月球上行走,人类对太空的渴望在地球上产生了成千上万种科技进步。本台记者将为我们报道在对太空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和将要得到的好处。 从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高尔夫球到蜂窝通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太空计划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电子宠物、密集监控、气象卫星、软管牙膏、一次性尿片等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对太空研究和开发的技术已应用到地球上的三万种产品,从月球行走的宇航员所穿的太空靴开发出了可以减震的气垫鞋。那些宇航员是如何从月球挖取标本的?他们首次使用了可充电的动力工具。 而未来又如何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在21世纪,我们得到的好处将 不仅仅只是那些来源于太空技术的副产品。事实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取得的某些科技进步可能会在用于太空之前就能改善我们的生活。例如:可以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使飞行更为安全的工具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中心正在开发一种新的可视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飞行员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能清楚地看到东西。 对于旅行的人们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商业飞行中所发生的致命事故将会减少30%。” 在医学领域,今天的科学幻想也许会在21世纪成为现实。 “我们正在与全国癌症研究机构合作开发一种非常微小的机器,你可以把这种机器吞进肚子里,我们希望它能够帮助发现细胞突变,并把有关信息传送出来,这样在癌症扩散之前,你就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但是太空科学家和工程们还表示,对人类最大的益处将不会来自可以预见到的技术进步,而是来自于在今天完全想象不到的一种突破





外太机器陳子星


科技发展到最后,人类会受到伤害吗?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科技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从古至今到未来,科技对于人类来说科就是造福和伤害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无一例外都可以证明科技的两面性。造纸,可以帮助人类传播人类发展的历史,传递人类生活中各方面的信息,方便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同时也可以传递虚假的故事以及错误的信息。火药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釆矿、筑路、兴修水利、工程爆破、金属加工等,但同时也被人类用于残杀的战争。指南针帮助人们生活中不迷失方向,也用于罪恶的侵略战争。

现代科技同样具有两面性,核技术帮助人类突破了能源的限制,但核灾难同样可以毁灭人类。空间技术的发展帮助人类大大扩展了视界,同时也为战争提供了更加精确的位置和信息指引。

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很容易得出结论,科技发展到最后能否最终伤害人类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但是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光明最终消灭黑暗!我们应该对人类科技发展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天地乾坤今盛世


科技发展到最后,人类会受到伤害吗?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探讨科技伦理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催生了新的科技方式—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下面以人工智能为例,简要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随着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集结了人类智慧的“容器”,同时又发展人类智慧,使人工智能为取之于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并扩展方便人们生活。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当前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是只能对认知过程的模拟,程序自身并不是一个认知过程。强人工智能则是指一个计算机的运行在原则上就是一个心智,它具有智力、理解、感知、信念和其他通用归属给人类的认知状态。通用人工智能是指计算机在各个方面具有和人类同样的智能。它们能够执行与人类相同水平、相同类型的智力任务。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尼克博斯特罗将超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包括科学创造力,都比人类最优秀的智能更聪明。”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让一批务实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能够用他们去解决一个个存在的社会难题,但同时,一些思想超前,具有批判意识的人则担忧目前人工智能可能催生出新的伦理问题。人们对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的安全性存在质疑,对击败人脑的阿尔法狗的棋类博弈存在悲观认识,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人脑。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高风险时期。不可否认从科技伦理方面看,人工智能确实存在着风险,尤其是近期的“基因编辑婴儿”更是带来了巨大争议,将科技伦理性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日月恒升


已经发生的:

1.核裂变的发现不是首先用于能源利用,而是制造了杀人的原子弹。

2.人类实现了飞翔的梦想,飞机却首先完成了对军事的贡献,而后才转为民用航空。

3.被誉为制冷剂之王的“氟利昂”,把天给弄出了一个大窟窿。专家认为南极臭氧空洞就是它杰作,臭氧层一旦完全被破坏,强烈的宇宙射线将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即将发生的:

1.转基因工程,转基因食物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2.“纳米技术,将一米等分成十亿份,一份就是一纳米。截止到2009年8月世界上已经有一千多种使用纳米原材料的产品,但是,人们对于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的危害还了解得远远不够,在纳米尺度上,材料的性质会发生神奇的改变,材料的新性质会给生物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人担心,因为纳米材料极其细小,和容易在空气和水中散布。一旦被人体吸入,它将在人体内四处漫游,造成极其可怕的后果。。。。”

3.克隆技术,克隆人技术的研究限令一旦被突破,克隆人成为现实将会对人类的伦理造成极大的冲击,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这句话足以让人听的耳朵起茧,遗憾的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发明--发现危害--使用新的发明来消除危害--发现新的危害”这个死循环总在不断上演。人类需要正视的问题是,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而留给我们弥补错误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理工楠


人类会被科技毁灭吗?奇点理论 ,历史充满了世界末日的预言。几个世纪以来,当人类质疑它的起源时,它也想知道我们所知道的生命是否会结束,什么时候结束。信不信由你,人类不太可能被僵尸毁灭,但是奇异性理论非常现实地站在每一场关于人类在技术发展中的命运的未来讨论的最前沿。但是什么是奇异? 机器人手华盛顿大学新闻与信息办公室 技术奇点到底是什么?

首先,说科技对于人类是有利的是因为,科技发展到今天,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街道上的每一座高楼大厦都是科技的结晶。人类因为拥有了科技才发展到今天,也是因为科技可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这个社会,了解宇宙,了解未知的一切。科技是人类变的强大,我们无法也没理由阻止科技的继续发展。

其次,再说说科技的带来的缺点。有这么一句话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坐在我身边却在玩手机”科技确实带给人们很多好处,但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需要我们所警惕。

就算以后人类会发展出更高级别的文明,那时的科技根本就不是我们现在所能够想象的,但也不太可能被自己的科技所毁灭。而那时科技的出现必定是为了服务那时的人类,而科技的高度发展的前提就是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一定会知道这些科技出现并不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否则不可能会服务于那时的人类。

最后,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就会认识到当前的世界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文明的进步,也不能发展出更先进的科技。人类并不会被科技所毁灭,而是可能会抛弃这个世界的科技,寻找能够发展更高科技的文明。





风的使者F


我认为科技越发达,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发达的国家体现在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国家的地位与稳定都有关系。但是最担心的是科技越发达越会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对于地球的保护刻不容缓,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就只有一个地球,不要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却忽略了地球环境的保护。


超声绘影


何止是人类,直接是物种的灭绝



拖拉凑


很多人会担心这个问题,科技发展到最后是否会伤及人类自己,先进的文明划上终极的句号。科技的发展是近几百年的事,时间虽然短暂,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耗尽地下所有的矿产资源,在短期内不能恢复,因为地质运动需要几亿年的时间。科技对生态环境主要还是对气候的影响,逐渐消融的冰川好像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候变暖与工业的排污量有直接关系。智慧的人类虽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会采取有效措施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但是人口迅猛的增长,消费大于生产需求量,先进的生产力即便是满足了这些,科学资源的稀缺,还是令人担忧的。这或是科技发展到最好,反而限制了文明的发展,一切都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乐观。


自然风161212381


科技进步无可争议,就像转基因一样,是科技发展的成果,无可避免一定会有一定副作用。就看使用方如何使用。科技发展是历史的进步必然,也无法阻止,就像地球变暖一样。我们只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减少一些贪婪。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