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今日疫情應對,張伯禮團隊的醫療數據!

下面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率領的中醫醫療團隊給出的一組中、西醫治療效果對比組數據。

以此可以說明不能用實驗室的方法來判決中醫藥的死刑。(此對比組共52例患者):

  中醫組接診:34人,其中,普通型27例、重型6例、危重型1例;

  西醫組接診:18人,其中,普通型13例、重型4例、危重型1例。

  中醫診斷:以溼毒鬱肺、疫毒閉肺及溼熱蘊毒為主。

  西醫診斷:新冠病毒侵入。

  中醫組治療方法:運用溼毒鬱肺方、疫毒閉肺方等;中成藥用蓮花清瘟顆粒、金花清感顆粒、藿香正氣水、體外培育牛黃等;中藥針劑用血必淨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生脈注射液、參附註射液,使用湯劑的比率佔88.2%,血必淨注射液的使用率佔88.2%。並運用針灸、按摩、灸療、太極、八段錦等中醫恢復療法。

  西醫組治療方法:用抗病毒藥物阿比多爾、利巴韋林、a-干擾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奧司他韋等;抗感染藥物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黴素、頭孢類及青黴素類藥物等;以及丙種球蛋白,甲基強地松龍;根據病情需要使用高通量氧輔助、無創面罩通氣、小潮氣量肺保護性通氣、體外膜肺氧合(ECMO)等輔助治療。

  體溫復常時間:中醫組(2.64±1.31)天,西醫組(4.38±1.90)天;

  平均住院天數:中醫組(7.38±2.06)天,西醫組(9.59±3.59)天;

  其他伴隨症狀消失率:中醫組29例(90.6%),西醫組7例(63.3%);

  CT影像好轉率:中醫組88.2%,西醫組68.8%;

  臨床治癒率:中醫組32人(91.4.1%),西醫組11人(61.1%);

  普通型轉重型及危重型發生率:中醫組5.9%,西醫組35.3%;

  死亡率:中醫組死亡3人,8.8%,西醫組死亡7人,38%。

  後遺症:這項更別對比了。


  西醫西藥的效果可以在實驗室來驗證,而中醫中藥卻不能,因為中藥不是靠其藥物的化學特性直接與病毒發生作用,而是靠藥物的物理特性來調節人體機理與病毒發生作用,而這種作用只能在病房裡來驗證,只能在實踐中來驗證。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結束後,我們應把鍾南山院士團隊、李蘭娟院士團隊、王辰院士團隊和張伯禮院士團隊的治療效果加以對比,就可以得出中、西醫的優劣性了,還是那些老話,不看廣告看療效,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便一目瞭然。

  於二〇二〇年二月十九日

今日疫情應對,張伯禮團隊的醫療數據!


今日疫情應對,張伯禮團隊的醫療數據!


今日疫情應對,張伯禮團隊的醫療數據!


今日疫情應對,張伯禮團隊的醫療數據!


今日疫情應對,張伯禮團隊的醫療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