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昨天鋤禾日當午,今天一餐三百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說起這首詩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教過我們,跟多三四歲的小孩都能背誦,可謂是婦孺皆知。而且這首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即便是不識字的老農恐怕也是一聽就懂,這首詩也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詩!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的李紳。其實憫農共有兩首,另外一首也很出名:春種一記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兩首詩相得益彰,可以說即使放在詩詞非常璀璨的唐朝,這兩首詩也應該屬於上乘之作。小編我四歲的時候,父親教我讀了這首詩,而我的父親是一個農民,他就在田間地頭教會我的,父親在田間撒下的汗水讓我歷歷在目,再想想這首詩確實是寫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昨天鋤禾日當午,今天一餐三百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應該說這首詩的作者李紳,如果沒有對農民辛勤勞作的深刻體會和感同身受,沒有那種寒門學子憐農憫農的初心,沒有那種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是絕對寫不出這首詩,詩詞字裡行間透露出作者的深情,應該說當時的李紳是充滿正能量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見賢思齊的標杆!但是李紳當官之後,逐漸變得驕奢淫逸,一餐耗費幾百貫甚至上千貫。據傳,他還特別喜歡吃雞舌,一盤雞舌耗費三百多隻雞,院子後面宰殺的雞堆積如山!當時很多知名人士都對李紳的行為感到不齒。誰能想到同樣的李紳,差別竟然這麼大,昨天還是憫農詩人,今天竟然如此奢侈浪費,哪裡還有一點憫農詩人的樣子,哪裡還有一點憐農憫農的初心。

昨天鋤禾日當午,今天一餐三百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一般來說,人在寒微時能夠保持好初心,心靈比較純淨,內心比較乾淨,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有錢了有權了,有的就開始忘記了初心。小編我也是出身寒門,小時候過著清貧的生活,大學時過得還是比較簡樸,但是畢業後隨著收入的提高,不由得開始攀比,看到身邊的姐妹化妝品用的很高檔,衣服穿的都是名牌,手機用的很高級,奢侈品的包包好幾個,我的內心也開始躁動,認為花自己賺的錢過得好一點沒有什麼關係,這種心理驅使下讓我也養成了一擲千金的毛病,有時候明明錢不多卻要打腫臉充胖子,外表看著光鮮,其實回家就得吃方便麵。但是看到父母依然穿著樸素的衣服,吃著簡單的飯菜,我又感到很慚愧,畢竟我是農民的孩子,不管賺多少錢不能奢侈浪費,否則只會漸行漸遠。

昨天鋤禾日當午,今天一餐三百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有時候真的會容易忘記初心,容易迷失方向,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讓自己清醒一點,千萬不要在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找不到自己,認不清自己,人有多大膽能耐暫且不說,關鍵是要用恆心守住初心,不用迷失自我。我是才妞有顏,一個學識還湊合,長得還湊合的東北大妞,如果覺得我的文章還可以請為我點贊,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還湊合請關注我,如果你願意和我交流請私信我,或許我們能成為好朋友!在此謝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