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每個人對自身利益的關注自然且必定會使他青睞最利於社會的用途。這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引導著他去盡力達到一個他並不想要達到的目的。


將近三百年前,亞當斯密便注意到每個個體的“自私”反而會引導市場配置資源。某個物資緊缺,資本窪地就形成,當源源不斷流入之時,價格也不斷高抬;全社會某個物資過剩,資本高地形成,資本會選擇出逃,導致價格不斷下跌。


2020年,個體與資本處在冰火兩重天的情況。新冠來襲,每個人有了切膚危機感,口罩、酒精、測試儀等等平常物資瞬間緊缺,人人談“疫”色變,為求得安全只得宅在家中。


資本市場卻十分熱鬧,生產相關物資的上市公司迎來大漲,一路扶搖直上,帶著指數直奔年前高點。例如生產口罩原材料橡膠和塑料製品行業的道恩股份,2月3日開盤連續一字漲停,21日收盤股價已經翻番。


先覺者嚐到甜頭,後覺者希望找到新風口。


事情正在起變化,實體經濟在危機之下許多企業乞求一活,有騰籠換鳥者,有追逐風口者;資本市場眼見底部明確,更多風口逐漸到來,又會多不少碰熱點“瓷”的公司。


風吹草木生,資本先熱起來,可能預示著生機。


企業求生之路


疫情到來嚴重衝擊絕大部分行業,唯有醫療、消殺以及口罩相關產業鏈能夠倖免。


需求端普通人一“罩”難求,透過社交媒體可以看到,有把桶裝水外包裝扣在頭上者,有用一半胸罩罩杯替代者,如果心靈手巧,還有不少小視頻提供自制口罩教程。


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急的不僅是個體,疫情爆發初期,中石化官方微博發佈一則消息引來一片驚訝。“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製作口罩原材料熔噴布的主要化合物是聚丙烯,該物質主要由石化提煉而成。


自家就有原材料,只要有設備很快就能搖身一變為口罩生產廠家,經過網友牽線,順利聯繫到口罩機生產商。去年嚷著要賣咖啡,今年緊跟風口打起了口罩的買賣,這家國企越來越有網紅味兒。


同樣是上游產業,道恩集團下屬道恩模具公司緊鑼密鼓上線醫用口罩生產線。


大量企業生產口罩刺激全國聚丙烯纖維產量,中石化、中石油、中國神華、延長石油、中煤、東華能源等高熔纖維排產量創下歷史新高。


上游廠家加入,八竿子打不著的中游企業聞風而動,比亞迪、廣汽集團、上海通用五菱等一眾製造業企業宣佈進軍口罩業。


它們擁有大量熟練技術工人和容易改裝的流水線,稍加調整就能練就新行業既能。不同於上游廠家有原材料,中游製造業“跨界”多一些無奈,製造業大多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橫亙在復工面前的也是口罩。


最早聞到口罩生意的是上海通用五菱,管理層果斷下達命令搶設備、搶原料、建立整套生產線,最近100萬隻口罩在現場交付。


“我們也都缺口罩啊”整車製造商比亞迪同樣希望“罩”住員工,現在想復工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汽車行業本來就處在寒冬之中,疫情來襲更是雪上加霜,企業大部分自產口罩除了供應自己,大部分產品主要供應政府、醫院、疫情嚴重地區以及戰略合作伙伴。


這條銷售路線說明比亞迪是一家有覺悟的企業,能有限分配物資產生最大效用。到月底,比亞迪口罩日產量將達到500萬隻,直逼原來的口罩廠家。


另一家車業巨頭廣汽集團擁有12萬僱員,口罩同樣是復工一大難題。2月11日,整條生產線完成設備安裝,兩天之後便開始生產,5條生產線日產能達25萬個。


最近幾年,汽車行業舉步維艱,靠著新能源打的激素苟活,有4S店員工說他們年後就賣了兩部車。乘聯會發布二月上旬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92%,全行業幾乎冰封此時發揮流水線、人力、上游供應商優勢投身口罩,或許有更多自救的意味。


除車企有拓展新業務之外,富士康和美的這類家電、元器件巨頭也為口罩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產業資本,口罩危機會在市場調節下逐漸過去。


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原本是醫藥器械廠家自留地,如今被一群巨頭盯上,它們很著急。


“過去我們和一家醫藥企業合作,生產紙尿褲”廣東省奧康泰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文斌向記者聊起經歷,雖然自己沒有生產口罩的經驗,但紙尿褲和口罩有許多指標類似,過往經驗是他們的“跨界法寶”。


紙尿褲阻止液體出去,口罩阻隔飛沫進來,如果成功,那麼省澳康泰等於完成產業閉環,“進出自如”了。


“突然發現過年期間自己的恩格爾係數是100%”,有微博大V驚呼,一個月以來深居簡出,過得就像剛入宮的李蓮英同志。個體消費遭受打擊,最受傷的還是餐飲、電影、快消品行業,這些行業要麼寄希望於外賣升級,要麼只能繼續蟄伏。


總體上看,實體經濟會被疫情重挫,不少海外機構預估中國一季度GDP增長不會高於3.5%左右。今年全年GDP增速多少,還得看接下來兩會上那個關鍵人物嘴裡說多少,英明的人總能精準給出數字,制度性優勢就在於別國GDP得靠算,我們只需要拍腦袋。


實體經濟觸底,資本市場卻會迎來爆發,疫情之下風口不止一處,到處都有飛豬。


資本市場的狂歡


用冰火兩重天形容企業與資本市場並不為過,節後A股行情上演了一出大洗盤。


經歷過2016年熔斷,就連去年美帝怎麼恐嚇威逼指數都沒怕過,這次上證指數卻出現暴跌,嚇得趴在地上。


2月3日,A股來了一個堪稱教科書般的大洗盤,應證了那句“利空出盡是利”好的股市俗語。當日三大指數大幅低開,滬指下跌7.72%,深成指下跌9.13%,創業板下跌8.23%,超3000餘隻股票跌停開盤。


定睛一看,唯有醫藥板塊扛住頹勢,帶領大盤逐漸收復失地。次日三大股指再次大幅低開,然後迅速拉昇反彈,一根放量陽線開啟了一波凌厲的上漲。反彈力度最強的當屬醫藥與口罩防護概念股,不僅迅速收復失地,還連連創出歷史新高。


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市場情緒只一天便恢復正常,加上央行釋放流動性,隨後鬆綁定增等一系列措施,大量資本開始湧入市場。


前文提到的道恩股份上市三年以來一直在10-16元附近寬幅震盪,誰也沒有想到竟會在這次疫情當中成為明星股。A股290只化工股,照理來說應該吹起萬華化學、寶豐能源、天茂集團這類聚乙烯概念股,為何資本偏偏獨愛這家?


上市之後沒有被爆炒過,當次新股光環消失後一直維持在區間震盪。資金方面,社保與基金持股眾多,流通市值在大漲之前不過20多億元。業績方面,上市以後淨利潤與ROE(淨資產收益率)連續兩位數增加。


可惜道恩股份沒有任何前兆,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連續一字板絲毫不給投資者上車機會。買不到口罩,錯過相關概念股還有消殺產品上游的相關化工行業和醫藥板塊等著人們。


老資格上市公司氯鹼化工從1月21日開始連續放量拉昇,一度觸及兩年以來新高。最受資金追捧的還是醫藥板塊,畢竟消殺只是被動,真正戰勝病毒還是得靠藥物。


不止是那句“你有病,我有藥”,究竟什麼能治病,誰又能生產目前並不明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說自己開始研發,或者沾邊兒掛靠都能得到資金關注。


1月下旬官方帶貨雙黃連,代表產品雙黃連口服液背後的四家A股上市公司股價應聲大漲。哈藥股份、太龍藥業股價翻倍,珍寶島與天力士走勢尚可。不過有趣的是,四家上市公司近年業績都不太好。


哈藥股份、珍寶島與天士力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無一不是下滑,而福森藥業的雙黃連口服液2019年上半年佔總營收50.9%,比同期下降29.6%,銷量更是下滑37.4%。好不容易天降甘霖,幾家業績不佳的藥企算是得了那幾個媒體恩澤。


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雙黃連的藥效不得而知,解藥難尋,據“南方財富網”統計,新冠病毒疫苗概念股牽扯8家上市公司,有7只為A股。


比如兩年前飽受長生疫苗事件影響的康泰生物終於有了出頭之日,除母公司之外,其控股的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都宣稱自己已經開始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的研發。好消息推動之下,康泰生物連續創出歷史新高,短時間再攻高點是大概率事件。


2015年上市的賽升藥業近年業績並不亮眼,當年年末創出新高之後股價傾瀉直下。公司不斷把資金砸到推廣上,冷不丁的在2月20日在互動平臺放出一則消息,股價迅速拉板。


賽升作為藥業公司卻投了大量資本到併購基金,之前所投的北京康樂衛士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團隊正開發一種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COVID-19重組蛋白遞呈多肽疫苗,目前已完成了疫苗的設計,正在動物體內進行測試,評價免疫效果。


除了疫苗,國內仿製藥、原料藥股票被資本活生生玩兒成了薛定諤的解藥。海正藥業第一個拿到新冠肺炎具有潛在療效藥品的上市批文,四年前公司拿到法匹拉韋的中國獨家專利授權。今年上市正值風口,股價一掃幾年頹勢,大有掀翻2015年牛市頂部的氣勢。


風口從來不缺乏ST股,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在發佈會上提到老藥治新病,磷酸氯喹被吹了起來。最受益的公司是*ST河化,旗下子公司生產磷酸氯喹原料,這下連續一字板上揚,漲超逾50%。


光看股市,好像每家藥企都是神醫一樣。


結語


疫情加劇行業滌盪,不少難以為繼、危機四伏的企業陸續退出市場。但資本終究需要找到新的寓居之所,自然會尋找新的方向。


像製造業、化工業、紡織業等傳統行業公司開闢第二戰場,其實根本目的還是自救以求自活,宏觀看這些公司其實有意無意間都有橫向拓展主業的想法,這次疫情剛好給了他們機會。


例如造車業,鋰電引發的行業洗牌效應顯著,大量石化能源造車企業紛紛轉型。下個風口已在路上,不日之後更環保、高效的氫能源也許會再來一次行業洗牌。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保證自己能吃到下個螃蟹,不如積極運用自身優勢,如熟練勞工、成熟流水線、大量資本積累緊抓每一個風口。


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冰火兩重天


化工業的境況稍差,最近幾年環境治理抬升該行業成本,迫使這類企業轉型。此前有分析人道出一個非常有意味的觀點:像閏土股份這類化工原材料企業,行業已經相當成熟,要麼找到新立足點,要麼就是等競爭對手垮掉。


實體經濟遇冷與資本市場升溫,其實是資本無處可去,只能到金融市場尋找機會。“炒”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整體經濟動能失速,歸根結底還是需要產業資本重新流入產業。


產業資本流入通常關注國家政策與經濟指標,時下各地紛紛出臺減負政策,如果未來能有長期、連貫政策出臺,整個經濟才能逐漸走回正軌。


而經濟指標不能單看GDP,必須分清滯後、當前與先前三種指標,GDP增速並不是最緊要的,畢竟屬於滯後指標。相反,在危機之下更應關注先前指標,提前發現新風向。比如PMI(經理人採購指數)、PPI(生產價格指數)以及股指。


2020年1月份,PMI、PPI、股指都出現向上拐點,即便沒有走出低谷,但至少止住下跌,預示著今年不會特別難熬。再過一個月一季度GDP雖然並不樂觀,但兩市成交量連續過萬億預示著資金正在看好整個經濟起底復甦。


疫情像是給實體經濟來了一次“刀耕火種”,此時正是資本播種期,當風口來臨之際,萬木之春定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